何立
【摘 要】从古至今,我们对小孩子的定义就是其生来好动,游戏几乎是儿童时代的全部。在游戏中,幼儿会根据游戏中的人物、事物、动物等进行模仿,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小孩子的兴趣,如此看来,游戏是他们参加一切活动的准则。音乐游戏教学即为音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在音乐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锻炼幼儿的一些能力,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初步的成长。本文首先列举了音乐游戏在幼师教学中应用的几个例子,后探讨其应用的价值,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师教学;应用探索
音乐游戏顾名思义即音乐与游戏的结合,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不同,它是指在游戏方式的基础上,主要突出音乐的美感、体会、感受等感知情感,也可以称作对服从音乐的指导。音乐游戏过程中,幼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抒发的情感、音乐的魅力等[1]。虽说音乐游戏表达的情感丰富多彩,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生活经验方面很欠缺,需要幼师们的正确引导,才能完整的体验到“音乐游戏”是和玩一样,在一个轻轻松松的游戏状态下去感知音乐、感知教育。
一、音乐游戏锻炼幼儿协调能力的探索
现如今的幼儿往往都在高楼大厦里学习,没有了传统的丢沙包、跳皮筋、打仗等娱乐活动,很少有机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更少机会参与劳动实践,久而久之,许多小孩子失去了一定的协调能力。我国有数据显示,现如今的幼儿碰到新的事物会出现迟钝、情感冷漠、动作迟缓等现象,都是由于幼儿的协调能力较弱所致,但随着音乐游戏在幼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协调力。
为了更深一步的探究其应用价值,我们列举捉小鱼的故事,幼师与幼儿共同参加游戏,游戏规则:参赛者必须在制定的范围内进行游戏,音乐节拍未响起时我们要蹲在地上装成“石头”,一旦出现任何的节拍,幼儿要根据之前选定的两个角色(贝壳、小鱼)开始游戏,贝壳需要在出现节拍过程中抓到小鱼,小鱼要在此时间内避免被抓到,当音乐节拍结束后,全体幼儿必须蹲下继续装“石头”,直到下一个节拍响起[2]。游戏的过程中,被抓到的小鱼被淘汰,没有抓到小鱼的贝壳被淘汰,进行几轮游戏后,统计小鱼与贝壳剩余的数量,如此一来,幼儿们在锻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开发了智力。游戏音乐与运动结合在一起,刺激好玩的同时能够将幼儿的手脚与脑子协调在一起,避免了在建筑物内枯燥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创造幼儿的协调能力。
二、音乐游戏锻炼幼儿表达能力的探索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在现如今被保护很好的幼儿很少有表达的机会,如果长期幼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容易会出现性格内向、不愿意甚至很难与人沟通。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现在有些女孩子很喜欢所有人顺从她们,如果别人违背了她们的想法或是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哭闹撒娇;而有些男孩子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多心里研究人员表明出现此问题是因为幼儿不会很好的与人沟通,表达能力较弱所致,只会单纯的把自己的情绪化暴露出来。幼师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如何与别人沟通,应用音乐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这样幼儿就愿意更多的与别人接触或向别人学习[3]。
为了更深一步的探究其应用价值,我们列举小兔和狼的音乐游戏例子,幼儿在玩此游戏时,不但要掌握自己的节拍同时还要完成自己担任的角色,此游戏中最重要的核心是需要幼儿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要懂得与别人沟通,合作是最重要的。幼儿通过不断的进行音乐游戏,他们的表达能力会得到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游戏,不但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孤僻、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与人沟通、与人为善、不断的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格品质[4]。
三、音乐游戏锻炼幼儿审美能力的探索
审美能力很重要,决定了人的生活品味。审美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人分辨什么事物是美的,什么事物是不美的,审美能力的强弱也可以体现在精神层面的美与否。幼儿很少与人沟通,能够得到审美的机会较少,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加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师可以通过布置景观与道具,引导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准备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幼儿们可以参与景观与道具的选择,根据自己眼中的美与否来布置游戏。音乐游戏有他自己的规则,在游戏前幼师应对幼儿讲解游戏的规则,有些幼儿不遵守规则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玩游戏,此时需要幼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導幼儿,对于违反游戏规则的人,幼师会给予改正,让幼儿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什么行为是美的,什么行为是不美的。
为了更深一步的探究其应用价值,我们列举小糖梅仙子游戏的例子,首先需要幼师对幼儿讲述游戏内容及游戏规则,先让幼儿们自己思考如何布置背景,如何准备道具、准备什么样的道具等问题,幼儿会通过在音乐游戏准备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打开幼儿们的初步审美意识。布置完景观与道具后,幼师引导幼儿一同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幼师会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在音乐游戏中哪位小朋友表现的最好,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表现最好,哪个方面做得最出色,慢慢的建立幼儿的初步审美观点,只有通过不断的进行音乐游戏,才能使幼儿在长大后又个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别人交流有正确的三观。
四、多媒体教学服务与音乐游戏相结合的应用
音乐游戏在原则上是不能单单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的过程往往较为枯燥且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们应采用最直观的形象视觉来展示音乐游戏的优点,如此一来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使他们迅速产生兴趣,在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段段的故事情节或是片段加深幼儿的印象,或者通过一些动画片来使幼儿的印象更深刻,同时还会学习动画中生动的儿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运动,在积极的氛围中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就是在玩一样,在音乐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等[5]。
音乐游戏可以与幼儿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结合幼儿生活中的事物与词语,将其形象的表达,不断的引导幼儿全身心的投入至音乐游戏中,日常的歌曲、诗歌、古诗词都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将其表达,可以时幼儿更深刻、更快乐的去接受他们,同时还会加快幼儿学习知识的步伐,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五、小结
本文列举了三个音乐游戏在幼师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幼儿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音乐游戏既有音乐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游戏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讲,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听说读写、手脑协调,且在精神、能力、人格上也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承接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姝妤.浅谈中小学音乐游戏教学[J].北方音乐,2015,35(22):84-85.
[2]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3(13):127-128.
[3]陈继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7):75-76.
[4]徐美琦.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北方音乐,2014,7(16):132-132.
[5]张莉,夏艳萍.0-3岁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9(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