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在传统问答式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教法,转变思想,将原来教师的满堂灌、堂堂讲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为主线的教育模式,开发思维,引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教师之间在谈论“高效课堂”的时候,有的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也有的认为:“高效课堂是在有效的时间里,采取恰当的方式、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等等。而我的理解是:“教师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里,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高效课堂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全身心投人到学习中去。倘若学生没有了兴趣,对学习索然无味,很容易就放弃学习。很显然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关键是要想办法引导学生,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打造出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课堂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课堂问题。让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有所进步的喜悦心情,从而慢慢树立学习的信心,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在备课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情境创设中,应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设疑问,进行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在检测训练上上,应注重基础练习,使得学生通过训练能够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在题目的设计上要多注意各个难度梯度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从而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教室布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一些生活场景,或组织学生进项一些有趣的制作。在校园内模拟商场、游乐场,也可以让学生走向街区,进行调查走访,获取所要的数学信息。这些措施都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如讨论交流式、小组合作式、自主学习式……还可以组织学生有计划地搞一些小发明、小创作之类的活动,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讲解思路,最后教师得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红两家相距500米。小红每分钟走20米。小明每分钟走30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同时,小明带的小狗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奔向小红,遇到小红后立即回头奔向小明。遇到小明后又立即奔向小红。如此往返,直至两人相遇。问:小狗一共跑了多远。我和学生研究这道题目的时候,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讨。学生的传统做法是把小狗所走的各段路程加起来。这样,好几个量都是变化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各个面露难色。这时,我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量是不变的,我们能不能从不变量入手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探讨。他们发现:小狗所用的时间和小红小明相遇的时间是相等的,那么小狗所走的路程就很容易算出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思维,又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4.精心设计练习,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要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创造、表现以及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改变教法,逐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