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商榷

2017-05-15 22:35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重力势能人民教育出版社波浪

毕++亮

摘 要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课标”修订后,我国将使用新版高中物理教材。若再不指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存在的一些瑕疵,部分瑕疵可能会延续到新版教材中。为此,特别撰写此文,以期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

签于有的瑕疵历史悠久,因此,在商榷具体问题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曾出版过的物理教材。据人教社教材建设史记载,在2004年之前,人教社一共出版过十套物理教材。第四套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夭折,第七套是义务教育课本,第九套只在少数重点高中试用[1]。在核对教材中的小瑕疵是否长期存在时,这三套教材将剔除在外。

一、加速度的数据须要修正

现行的必修1[2]第一章第5节,即“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一节,在引入加速度概念时展示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普通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km/h。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一辆小汽车起步时在20s内速度达到了100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s。谁的加速度比较快?它们的速度平均1s各增加多少?”通过计算可以求出,小汽车的加速度约为1.39m/s2,旅客列车(火车)的加速度约为0.06m/s2。

教材在这一节的课文中列出了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所示:

由表1可知,汽車起步的加速度约为2m/s2,旅客列车起步的加速度约为0.35m/s2。对比课文中的前后两种数据,可以发现小汽车的加速度1.39m/s2不能约等于2m/s2;旅客列车(火车)的加速度0.06m/s2远远小于0.35m/s2。

表1也曾出现在第八套教材[3]和第十套教材[4]中。只不过有细微差别,在第八套教材中,上表的“起步”一词为“加速”,“约”一字为“可达”,“可达”这个词我们可解读为最大加速度。在第十套教材中,上表中的“起步”一词依旧为“加速”,但是没有“约”这个字或“可达”这个词。

一位同行曾对汽车、无轨电车、旅客列车起步的加速度进行了实测,表1中的数据与他测出的数据出入非常大。据此,他认为表1中的数据是伪造的。这些数据到底是不是伪造的,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是,从现行教材中,小汽车和旅客列车(火车)起步加速度的前后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来看,上表中的数据摆脱不了伪造的嫌疑。此外,表1中的数据最早出自90年代的课本,20多年过去,像汽车、电车、列车等这样的交通工具,性能没有得到提升吗?起步时的加速度依旧没变吗?还有,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型号)的同一种交通工具,起步时加速度的大小难道也都没有差异吗?即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交通工具,在路面状况、所载质量(或人数)、老化程度等等各种因素都不相同时,加速度的大小也没有差别吗?

可以说,表1中的数据只能让学生对不同的运动物体速度改变快慢不同,以及哪种物体速度改变更快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是难以让人信服的。物理是一门科学,编者应该求真务实。建议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咨询一些行业专家或生产厂家,将课文内的“思考与讨论”中和表格中的交通工具加上品牌名称和型号,加速度的数据也作相应修订,并且将表格中的“约”改为“可达”(毕竟各种机械、机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等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性能要比出厂时的性能差)。

二、力的表达须要完善

现行的必修1在第三章第1节,即“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一节,讲到“力和力的图示”时写道:“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它的作用效果不一样。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将加快物体的运动;如果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见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除了力的大小外,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教材接着写道:“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是按一定比例画出的,它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有时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上面划波浪线这一句话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首先,一般的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但是力矢量与一般的矢量不同,它还包含力的作用点——指明了力施加在物体的哪个部位。因此,要完全表达一个力,必须同时指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其次,即便把划波浪线这句话当作是正确的,它也有逻辑缺陷。既然教材说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完全表达一个力,为何在讲解如何表达一个力时(用有向线段表示),又说要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呢?这在逻辑上造成前后矛盾。

划波浪线的这句话,在第五套[5]、第六套[6]、第八套、第十套教科书中也曾出现,可谓历史悠久。实际上,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力有三个要素,三个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并且也会画力的示意图,只是没有学过力的图示。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含有波浪线的那一整段文字修改为:“力是矢量,它与其他的矢量不同,它不但有大小、方向、还有作用点。因此,要完全表达一个力,必须指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样修改后,不仅变得非常严谨,而且与下一段文字衔接较好,且不存在逻辑冲突。

三、物理现象描述需要严谨

现行的必修1在第三章第1节还存在另一个错误。教材在讲“重力”时提到:“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例如,空中的物体落向地面,是因为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尽管地球不停地自转,但海水不会洒向太空,也是因为地球与海水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

首先,划了波浪线的这一句话明显是错误的。教材在这一篇课文的后半部分明确介绍,自然界中只有四种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难不成相距一米远的两颗苹果之间,除了微乎其微的万有引力之外,还存在着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或两种抑或三种?

其次,即便认为划波浪线的这句话是正确的,波浪线与下划线对应的这两句话之间也存在逻辑谬误。这里犯了跑题谬误。前一部分说各种物体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后一部分举出的两个例子,谈的都是同一种相互作用。后面的两个例子作为前提,仅仅支持“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这一结论,并不支持“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这个被前置的结论。

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波浪线这句话改为:“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这样,举出的例子就不与结论矛盾,且后面接着讲“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插图注释要准确

现行的必修1第四章第2节,即“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课文中的实验参考案例一中的插图存在一个错误。教材插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真的是侧视图吗?在做出判断之前,笔者先对三视图(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就曾讲过三视图)做一个简要介绍。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左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由物体的上面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俯视图,由物体的前面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主视图(也叫正视图),由物体的左面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左视图(也叫侧视图)。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几何体有长、宽、高)。

現在我们可以来判断图1到底是不是侧试图了。如果单独给出图1,我们可以叫主视图,也可以叫侧视图——因为这种情况下,观测者是从哪一个位置观测,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好在有一个图2,图2是俯视图,这是毫无争议的。图2与图1的长度是相等的,跟据投影规则“长对正”,既然图2是俯视图,那图1肯定是主视图。显然,教材把图1称为侧视图是错误的。

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图1原图中的“侧视图”改为“主视图”,并在图1中画上黑板擦,同时在图2中加入“俯视图”字样。

五、线速度是矢量须要明确

现行的必修2[7]第六章第1节,即“行星的运动”这一节。在课文快结束时,教材写道:“行星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按圆轨道处理。这样就可以说……对于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上一段引用的文字中划波浪线的文字“线速度不变”是错误的。这应该是编者的笔误,因为这个错误太明显了。教材早在第五章第4节“圆周运动”中明确讲到:“线速度是矢量……如果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应该注意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是在时刻变化的,因此它仍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速率不变。”

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波浪线对应的文字“线速度”改为“线速度大小”。

六、重力势能的描述须要更正

现行的必修2第七章第4节,即“重力势能”这一节。教材课文的开篇提到:“这一节,我们定量地研究重力势能,为此首先要确定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正如前述,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它的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上一段引用的文字中有2处错误,分别是划波浪线的部分和下划线的部分。第1个错误:“正如前述”,这说明教材在这一节课文之前,已经提到过“正如前述”四个字后面的这一句话。然而翻遍这一节课文之前的教材,找不到任何字段曾提过这一句话或相似表述。第2个错误:下划线对应的这句话是错误的。这句话与初中老教材中重力势能的定性定义相同[8]。早前曾有学者从逻辑上对初中教材中的“重力势能”的定性定义提出质疑:什么叫被举高?按通常的理解,放置于地面的物体没有“被举高”,难道放置于地面的物体没有重力势能吗?初中教材的编者也认为初中教材的表述确实有问题,现行的初中教材已经将重力势能的定性定义修改为:“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9]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的多个编者同时也是人教版初中教材的编者。他们对这个事情应该比我们大家都清楚。

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波浪线对应的文字改为“初中时我们已经知道”,将下划线对应的文字改为“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

七、重力势能表述应准确

现行的必修2第七章第4节还存在一个问题。教材在引入重力势能的定量定义之前先讲重力做的功。

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是h1的A位置运动到高度为h2的B位置。第一次竖直向下运动,如图3,重力做功WG=mgh=mgh1-mgh2;第二次沿斜线向下运动,如图4,重力做功:WG=mgcos?兹·l=mgh1-mgh2;第三次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如图5,将路径分成许多小段,AA1,A1A2,A2A3,…,每小段都可看作斜线,设其对应的高度差为△h1,△h2,△h3,…,物体通过每段斜线重力做功分别为mg△h1,mg△h2,mg△h3…,物体通过整个路径,重力做功:

WG=mg△h1+mg△h2+mg△h3+…

=mg(△h1+△h2+△h3+…)

=mgh

=mgh1-mgh2

分析表明,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功的大小等于物重跟起点高度的乘积mgh1与物重跟终点高度的乘积mgh2两者之差。

看起来,物体所受的重力mg与它所处的高度h的乘积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我们把物理量mgh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用Ep表示,即Ep=mgh。此式表明,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仔细分析以上引用的编写内容和插图,可以发现存在3个错误。第1个错误:图3和图4中物体的重力示意图没有画正确,因为重力作用点没画在重心上。第2个错误:下划线的部分提到“重力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查阅语文工具书可知,“只”在此处是仅仅、唯一的意思,表示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难道重力做的功只与h1和h2有关,而与物体的重力mg的大小无关吗?第3个错误:波浪线这一段文字之前的编写内容和相关插图中的h是h1和h2的高度差,并不是小球所处的高度,然而波浪线对应的这段文字却把h称为高度——此处的错误不容小觑。

有意思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编写内容也曾呈现在前几套教材中。第五套教材没有出现第1但出现了第2、第3个错误。第六套教材只出现了第2个错误。第八套教材改变了以往的編写思路,直接给出重力势能的定义和公式,因此3个错误一个都没犯。第十套教材不存在第3个错误(只用了图4及相应的重力做功的表达式),但存在第1、第2个错误。

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新教材时将图3、图4中物体的重力示意图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将下划线部分中的“只”字删去;将图3和图4及相关表述中的高度差h改为△h,并将波浪线部分改为:“我们看到WG等于mgh这个量的变化,看来,mgh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此表述是第十套教材的表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还有部分内容可以商榷。限于篇幅关系,只能就此打住。古语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笔者指出的这些“小瑕疵”,只是一些小失误。如果教材执笔人员在编写教材时再细致一些,编辑人员和审读人员更细心一些,这些小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时,每一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教师,都有义务对教材的编写内容提出合理建议,如果各位同仁在发现教材存在失误时,及时将自己的建议反馈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相信教材中的一些小失误是可以及时纠正的。

物理是一门科学,科学应该是严谨的。物理教材作为传递科学知识的载体,不仅要向广大师生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还要传递严谨、求真的治学风气。目前,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各版本物理教材所属的出版社也在广泛征求意见,编写新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不久,我们大家就可以使用新版的高中物理教材。在此,期待人民教育出版社能编写出一套更加完美、更受广大师生喜爱的高中物理新教材。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物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本(必修)物理第一册[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物理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 高级中学课本(试用)物理(甲种本)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重力势能人民教育出版社波浪
波浪谷和波浪岩
小鱼和波浪的故事
孤独的人
《重力势能》教学案例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势能变化不用愁重心变化来解忧
力学中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应用
关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理解与运用的几个典型错误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