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凤侠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4)
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修凤侠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4)
目的 针对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0%、82.00%,统计比较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后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14.00%,经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对其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比较无显著增加,安全性较高,为此可以将联合用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反流性食管炎;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反流性食管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胃肠动力障碍而产生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1]。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饮食的不加控制,生活作息不合理等,造成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2]。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常用的是药物联合治疗,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联合治疗,其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1 研究对象:选择医院在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为(51.5 ±2.5)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为(51.4±2.3)岁。两组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本组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泮托拉唑(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93367,规格:40 mg)治疗,40毫克/天,1次/天,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本组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泮托拉唑治疗同对照组,并加用铝碳酸镁(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13410规格:0.5 g)治疗。1克/次,2次/天,早晚服用,连续治疗8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1.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1.4 评价标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采用的标准[4]为: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检查各项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胃镜检查食管炎症下降程度≥Ⅱ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食管炎症下降Ⅰ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者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采用SPSS17.5医学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0%、82.00%,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腹痛、皮疹等,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00%、14.00%,经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体见表2。
在临床治疗中,反流性食管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消化道动力障碍而发病,患者的食管下段功能失调等因素,造成胃部、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进行刺激,而产生黏膜损伤,造成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5-6]。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且轻重不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胸痛、烧心、吞咽困难、哮喘等,反流性食管炎还会诱发其他的并发症,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需要加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加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铝碳酸镁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认可。泮托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常用的药物,其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食管炎治愈,但是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等,患者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为此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采用药物联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
本文针对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以及单独泮托拉唑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0%、82.00%,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单独使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4.0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此可以得出,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铝碳酸镁的作用机制不同,铝碳酸镁其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黏膜上皮细胞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并提高黏膜上皮细胞的EGFR各种相关黏膜修复因素的表达。泮托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迅速的缓解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泮托拉唑的抑制胃酸作用中,强烈的胃酸抑制,会造成患者胃酸的缺乏而产生高胃泌素血症等[8]。所以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对其实施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以有效起到联合治疗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胃酸抑制度。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安全性相对较高,所以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得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1] 朱国兵,周贤刚,钟渠,等.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965-967.
[2] Korner T,Schutze K,Van Leendert RJ,et al.Comparable efficacy of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reflux esophagitis.Results of a multinational study[J].Digestion, 2003,67(1-2):6-13.
[3] 谭红.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5,3(21):60-61.
[4] Devault KR,Castell DO.The practice parar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Updated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1999,94(6):1434-1442.
[5] 闫霞,潘晓莉.泮托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9):789-791.
[6] Ladas SD,Tassios PS,Raptis SA.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successful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esophagitis with low-dose omeprazole: use of 24-hour gastric pH monitoring (see comments)[J]. Am J Gastroenterol,2000,95(2):374-380.
[7] 冯建东.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283-284.
[8] 王建刚,龙辉,刘群,等.反流性食管炎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324-325.
R571
B
1671-8194(2017)01-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