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虹 陈菊
摘要:特色栏目的设立已成为高校学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目前许多学报均在谋求设立自身的特色栏目,但特色栏目不能凭空设立,具体而言,高校学报应当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动向、拥有的校内外学术资源,以及自身编辑队伍的专业情况等来因地制宜地创设自身的特色栏目。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tinctive column has become the way which university journal promotes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If the university journal wants in the numerous journals blooming, it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tinctive column. The university journal establishs distinctive colum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the time,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trend, the school's resources and the editor's own specialty.
关键词:学报;特色栏目;核心竞争力;学科优势
Key words: university journal;distinctive column;core competitiveness;discipline 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22-02
0 引言
据统计,到2014年我国已出版期刊9966种,30多年间期刊数量增长了10余倍。随着刊物的不断增多与蓬勃发展,刊物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其中高校学报由于赢利能力弱,其生存尤其令人担忧,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为了生存和发展,现各高校学报被迫纷纷走上特色化发展之路,诚如邹韬奋先生所言:“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1]目前学术期刊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办刊特色的竞争,高校学报当然也概莫能外。袁贵仁同志曾在全国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新时期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发展的思路:“一是走学报整合之路,办高校社科学报各专业专刊;二是走学报联合之路,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合作,进行相对集中的学科专业分工,形成相对优势和特色;三是走专题化的发展之路,力争每家学报都有自己的特色栏目、名牌栏目”。[2]特色栏目的创建也被看成是高校文科学报走“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2004年10月,教育部即启动了“名栏建设”工程,致力于铸造一批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的学报品牌栏目。[3]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生存和发展之本业已成为众多办刊人的共识,而刊物特色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创办特色栏目,[4]在当下创办特色栏目已被公认为是高校学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富有特色的栏目是期刊吸引稿件的窗口,因此,必须重视栏目的优化设置。故如何设立自身的特色栏目,使其在林林总总的其他学术刊物的激烈竞争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就成为当今各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课题,对此学者们已多有讨论,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诸如学科依托与地域依托等特色栏目建设的具体原则,[5]也有学报编辑老师结合自身特色栏目建设的具体实践谈了一些体会,相关讨论均有一定新意,但整体上仍然显得不全面,理论提炼也不够,在笔者看来,高校学报创设特色栏目应当考量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特色栏目的确立和社会发展、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相关因素都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发生重大转变,使学术发展的路向也随之改变,所以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刊物特色栏目之“特”说穿了是由社会和时代决定的。一个好的刊物,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做时代的落伍者。只有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了解社会的最新发展状况,才能使特色栏目确立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设立特色栏目必须考虑社会时代大背景,要反映和传播代表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
2 学术发展动向
刊物确立特色栏目,必须要以坚定的学术品格为基础。我们身处思想多元化、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做学报,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对社会的文化趣味和审美取向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学报是发表学术思想的平台,要有一定的学术担当。学术期刊,应站在理论学术前沿,反映学术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思路。编辑一方面要关注学术的变化与趋势,自觉养成事事都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时刻关注学术发展趋势,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及时收集学术前沿科研动态,认真关注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信息,并依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运用职业敏感和创新思维,努力捕捉其中的亮点。在深入分析学术领域现状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代表学术发展方向的信息,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迅速作出反应。另一方面,编辑也要在此基础上跟进学术研究前沿,以灵敏的嗅觉去对待收集到的各种学术动态,具有前瞻性,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术引领工作,从而确立起代表学术发展趋向的特色栏目。在编辑工作中,编辑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学术本位,引领学术潮流,使社会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也许现今一些重要的学术动向并未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编辑去引领。而这些重要的学术发展动向,正是确立特色栏目的重要依据。例如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欧洲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当全国刚刚兴起生命伦理学研究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就迅速捕捉住了这一学术信息,在全国高校学报中率先开创了“生命伦理学研究”这一特色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第三届云南省优秀期刊评奖中“生命伦理学研究”荣获“优秀栏目”奖,该栏目发挥了学术先锋作用,对提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学术发展动向确立特色,这是编辑主动引领学术潮流的表现,体现了编辑独到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学术修养。
3 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
自身拥有的学术资源优势是学报确定特色栏目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学术资源优势包括两个方面:
3.1 地缘优势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区域学术特色,这些特色正是我们确立特色栏目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应“针对某一地方的经济或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挖掘,做足‘特色文章,积极打造有影响的特色专栏。”[6]例如地处四川成都的《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些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依托四川这一巴蜀文明古国发源地的优势开设了“蜀学研究”专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使该学报逐渐成为巴蜀文化研究的重镇,独领风骚。而正是这一特色栏目的确立,使《西华大学学报》从名不见经传的学报而一跃成为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报。而《红河学院学院学报》利用学校地处“红河流域中心”这一优势,开设了“红河流域文化研究”这一特色栏目,该栏目利用红河流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有效地挖掘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3.2 学报所在高校的学科优势 学报可以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来设立特色栏目,这样便于及时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动态,争取到校内名家的优质稿件,以保证特色栏目长期拥有充足稿源,不致出现断稿现象,从而确保特色栏目的可持续性。在确定特色栏目时,编辑必须对这一栏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利用校内优势学科的学术感召力来保障稿源。
4 编辑专业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常常是相对固定的,一般而言学报不可能创设了特色栏目再去招聘相应专业的编辑,在此情况下学报在创设特色栏目时就必须以自身编辑的专业情况为参考依据。特色栏目的确立依托编辑自身的专业,方能发挥编辑的自身优势。高校学报应本着根据编辑专业分工的原则,逐步培育起与编辑专业紧密相连的学术资源。学报应依据编辑自身的专业设立特色栏目,如此方可克服“广种薄收”的现象,使特色栏目更加专业化,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长久。根据编辑的专业来设置特色栏目,有利于把特色栏目做深、做精、做细。如《思想战线》编辑部充分利用了编辑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辟出了“民族学和人类学”这一特色栏目,逐渐成为国内民族人类学研究的一块重要园地,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这个特色栏目也强化了《思想战线》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品牌地位。
综上所述,特色栏目的设立已成为高校学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高校学报设立特色栏目至关重要。每一个高校学报均应当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动向、拥有的校内外学术资源,以及编辑队伍的专业情况等来因地制宜地创设自身的特色栏目。同时,要注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今天的特色栏目在明天可能就毫无特色可言了。例如,当特色栏目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可能有些学报编辑部也相继推出了这方面的选题,因此,其特色便不再那么明显了。特色栏目是发展的,不能以静止的眼光去看待它。否则,等其他刊物也推出相关特色栏目时,以前的特色就没有了创新之处。所以要保持特色栏目的优势,还必须与时俱进地对其调整和深化,不断推出新的特色栏目,这是保持特色栏目的生命力,进行特色栏目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有不少学报编辑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办刊理念中,不能开创性地与时俱进。这种被动的办刊理念,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竞争策划理念和办刊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编辑的理念必须迅速跟进,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今工作低水平的重复上。
参考文献:
[1]邹韬奋.经历[M].北京:三联书店,1978:77.
[2]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学报的形势和任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3.
[3]何晓琦,李慧,颜帅.高校社科类期刊特色栏目建设[J].编辑之友,2009(10):77.
[4]杨永庆,任延刚.策划特色栏目 打造精品期刊[J].编辑学报,2009(4):346-347.
[5]郭帅,宫平.基于特色栏目建设的公安高校学报发展之路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5):124-128.
[6]李艳.高校学报栏目策划研究[J].中国出版,2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