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永柱
摘 要:在全新的理念和多元的主题指导下,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现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以及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日常事务;普遍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班主任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因此他们作为学校教育中关键的组织者、实施者,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全新的理念和多元的主题指导下,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现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中小学班主任掌握的班级管理新理念少,管理缺乏理论依据
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这些事情已足以使他们应接不暇,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分数第一,况且有些地区,教学质量还和老师的切实利益相关,这样就使得一些班主任无暇再去学习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一味地教导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学生的个性差异被忽视了,只会培养出一批循规蹈矩、毫无创新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中小学班主任教育方式单一,没有创造性
首先,有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大多数班主任习惯用批评或体罚来对待犯错的学生。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可能越是爱之深越会责之切,但是大多时候学生表面上认错,实则会影响师生良好的关系。
其次,班主任在一些班级事务的处理上缺乏民主性。比如一些班级日常计划的制订,期末的评优选先,为了不使学生分心,很少让学生参与,在学生心里教师的这一举动让人费解,无形中会对老师不满意。
最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再加上一些媒体报道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而出现的恶性事件,更让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心有余悸,固步自封,不肯多走一步。
(三)社会、学校和家庭联系少,难以形成合力
社会大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家打工,而孩子就被托付给了老人,或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长辈总在为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操心,而忽视了孩子心理的成长,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和家长沟通时,总是很难找到监护人。即使学校一再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可面对溺爱孩子的长辈,班主任也只能是无能为力、无功而返了。
二、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中小学班主任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当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时,确立一个能引导全班同学积极向上的治班理念非常重要。班主任要制定近期班级要实现的目标,培养精明干练的学生干部,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要有自己班级的规则,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还得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适当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日常行为都有理论依据。
(二)中小学班主任要对班级实行科学管理,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1.力求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多样化
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两大要素。只有班级产生凝聚力,师生才能同心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学生产生荣誉感,才能为这个团队而努力,在努力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提高。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比赛、趣味体育活动、学科竞赛等,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荣誉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上、卫生上的评比,使得学生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2.班级事务公开化,让学生自己评选产生
比如选班干部,班主任自己不要指定,而要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得票最多者肯定最让学生信服,也便于以后班务的开展。班干部还要定期轮换,只要这段时间的表现突出,就可以竞争上岗。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无形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
(三)多方合力,使学生找到归属感,感受到爱
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了解学生,真正地走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生活的指路人。多和各个任课教师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的表现,走访同学,实施家访,综合各个方面,找出学生思想波动的原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整个过程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诚心让学生找到归属感。
中小学班级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引起各个方面足够的重视,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会越来越完善。作为班主任,我们也会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找到一种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韩金凤.呼伦贝尔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