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鞍山新村为例

2017-05-14 08:24马曼·哈山,王唯渊,陈易
住宅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鞍山新村居民

0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张,大批新建住宅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既有居住区却逐步出现环境品质低下、交通系统混乱、空间活力下降、适老性功能缺失等问题,亟待提升。学者们普遍认为:针对城市中的大量既有居住区,应该引入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模式,减少大拆大建。这不仅仅是为了合理利用存量资产,同时是为了尊重城市现状,以尊重历史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1949年之后,受当时苏联规划思想的影响,各地建设了一批工人新村,在上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曹杨新村、鞍山新村等。20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前,工人新村(包括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独立建造的单位住宅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上海城市记忆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居住区已经出现了环境品质下降、活力减弱等问题,存在更新改造的需求。本文即以上海鞍山新村室外环境为例,研究其改造策略。

鞍山新村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西侧以大连路为界,北侧以四平路为界,南侧基本以控江路为界,东侧有彰武路、铁岭路等。鞍山新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后不断扩建,现在已有8个居住小区,曾经是上海市最大、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1]。 居住区采用行列式板式建筑,连续成片,占地面积约0.5km2。由于建设时间跨度大,建设主体和社会背景均不相同,导致鞍山新村8个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多样且混杂(图1)。

1 鞍山新村室外环境调研分析

从目前室外环境来看,鞍山新村空间布局总体合理,社区安全较为到位,出入口数量设置恰当。8个居住小区共同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居民生活区,周边生活设施比较方便,居民具有一定的社区认同感,邻里关系较为和谐。新村内绿化情况较好,公共空间占比尚可。新村外部交通便捷,设有轨道交通8号线的四平路站和鞍山新村站、10号线的四平路站和同济大学站,新村内部及周边公交车站较多,居民出行便利。

图1 鞍山新村组成及区位图

表1 鞍山新村社会层面的分析

图2 鞍山新村室外活动场地分布图

1.1 社会层面分析

从社会层面来看,鞍山新村大致特点见表1。

1.2 物质层面分析

从物质环境层面来看,鞍山新村原有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虽已较为合理,但仍有改善余地。社区管理用房、老年人活动室、图书室等资源缺乏,且档次较低。室外的绿化空间、公共交往空间、业态组成、适老性等方面都有值得改进之处(图2~6,表2)。

1.3 已有室外环境改造的成功经验

鞍山新村已有部分室外环境进行了改造,如:“上海市杨浦区鞍山四村旧住房改造项目”还获得了2007年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对其他几个小区的更新改造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改造后的苏家屯路和抚顺路两侧,步行化程度很高,公共空间充满活力。

图3 鞍山新村绿化分布图

图4 鞍山新村道路系统图

图5 鞍山新村各居住小区内的停车分布图

苏家屯路段的室外环境,改造之前也是人流车流混杂,公共设施不全,街道面貌不够整洁,缺乏休闲健身场所。在改造中,提出以“崇尚自然的线性社区公共开放空间”为设计理念,结合绿化精心设计了凉亭、座椅、健身步道等设施,使苏家屯路沿路的人行道成为可停留的活动空间,吸引了附近居民在此漫步休憩,成为一条集休闲、健身、娱乐、景观于一体的社区休闲景观道路(图7、8)。

图6 鞍山新村商业业态分布图

表2 鞍山新村物质环境层面的分析

抚顺路段的沿街改造也值得借鉴,破除围墙后,在人行道边侧和住宅楼的空地之间设立门斗架构,并通过铺地变化、绿化等方法,含蓄地限定了空间,建立了场所归属感,既保留了一定的领域感,又模糊了边界,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性(图9、10)。

图7 苏家屯路改造后的路边公共空间

图8 苏家屯路改造后的路边公共空间

图9 抚顺路段改造后的城市界面

图10 抚顺路段改造后的城市界面

2 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思路

调研发现:鞍山新村室外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目前既有居住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大部分可以通过空间改造、功能补充、提升管理等方法予以改善,给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氛围,以下则是一些改造思路。

2.1 改造重点:从常规性到适老性

既有居住区往往建成于20世纪,当时对老龄化问题没有预见,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导致目前普遍缺乏适老措施。表1的分析告诉我们:鞍山新村中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同时,居住区内的年轻居民白天大多在单位工作,很少出现在新村内。因此,白天在鞍山新村内活动的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所以改造中首先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应该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强调适老性,增添无障碍设施,为老人提供便于交往、休息的场所,维系他们的身心健康。

2.2 改造模式:从单一改造到协同改造

鞍山新村由8个小区组成,其中鞍山四村已经经过改造,成效颇好,得到普遍好评。相比之下,其他小区的室外环境不尽如人意,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未来的改造应该注重协同发展,在继续完善鞍山四村室外环境质量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其他几个小区的室外环境改造,使鞍山新村的整体室外环境得到普遍提升。未来的改造应统筹规划,协调各片区的需求,协调共享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居住区的健康全面发展。

2.3 改造机制: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

既有居住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十分谨慎。以往的改造,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不足。如今,在改造机制上可以引入公众参与的方式,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让居民对改造方案提出要求和意见,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广泛汇集民智,取得最大多数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参与,让居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到居住区的改造行动之中,并借此增强居民们的社区感和自治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2.4 改造手段:从硬件设施到“软硬结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既有居住区改造不仅应关注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改造,也应关注“软件”更新,目前正在提倡的“智慧社区”,其实就是“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的紧密结合。未来的居住区必然是互联网化的,因此,改造活动可以从室外环境的“软件”和“硬件”二方面来提升宜居性。加强居住区的“软件”建设不仅有利于居住区的管理,更可以介入新媒体,如成立属于自己住区的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社区app等,有助于展示居住区的文化,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还可以提供很多便民服务信息,这也是一种激发“室外环境”活力的改造措施。

3 鞍山新村室外环境的改造措施

在充分了解鞍山新村既有居住区现状的基础上,在保留居住区原有场所特征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以便采用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手段优化外部环境。具体建议见表3。

表3 鞍山新村室外环境改造措施建议一览表

4 结语

在“城市更新”的趋势下,应更多地关注既有居住区的改造。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是既有居住区改造的重要组成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容易操作,可以通过较少的投入而取得较明显的效果。在改造中,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让居住者表达诉求,加入到改善生活环境的行动之中,提升环境品质,延续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鞍山新村.http://baike.sogou.com/v72678563.htm?fromTitle=鞍山新村.

[2]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https://baike.so.com/doc/4281806-4485077.html.

猜你喜欢
鞍山新村居民
鞍山嘉阳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石器时代的居民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鞍山烈士纪念馆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高台居民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不分内外育人 建设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