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摘要】景德镇被称作都昌人的码头,明清时期伴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昌盛,主要由都昌人组成的都昌帮也在景德镇的陶瓷行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致后来在景德镇形成了都昌帮、徽帮、及杂帮鼎足而立把持景德镇制瓷行业的格局。可以说都昌帮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既有历史的机遇,也跟都昌人的自身的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景德镇;制瓷业;都昌帮;崛起
一、景德镇的制瓷史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晋开始建镇,因位于昌江之南,故最早称为“昌南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镇的陶瓷业始于汉代。但那时制作出来的陶瓷品质不高。直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景德镇的陶瓷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喜爱。直到宋代,景德镇才开始成为全国型的青白瓷生产地,宋真宗还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这个产瓷区,所以《景德镇陶系》说“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陶瓷,而昌南之名遂微。”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飞速发展,这一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在胎质、造型、釉色上都趋于完美,被西方人称为“瓷器的成功时代”。因此在明清两朝,景德镇一直是享誉海内外的“瓷都”,所谓“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二、都昌人进入景德镇
有这样两句民谣流传甚广:“十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景德镇人的方言和都昌话更为相似,反而与浮梁语音相差甚大,这也可看出都昌人对景德镇的影响力何其深远。那么都昌人是从什么历史机缘下走向景德镇的呢,并最终占据一席之地的呢?
据石奎济先生的研究:“元代以前,景德镇生产规模有限,吸引外来劳动力的可能性不大。农民只要在农村还有生存一线希望就不会背井离乡。元朝景德镇制瓷技术有进步,但是‘陶民食工,不受艺拥,所以都昌人也不会大量来到景德镇。”但是到了明朝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为都昌人进入景德镇创造了机遇。在这里不得不提明朝的开国功臣“怀远大将军”——于光。于光,都昌人,生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八月,幼读诗书,胸怀大志,当时战乱四起,他为了保卫乡里,组织乡民武装,抵御外敌。当红巾军徐寿辉部攻下饶州时,他亦率部归附了红巾军,封为院判,镇守利阳镇(今景德镇市丽阳镇),据有鄱东和浮南十几个乡。于光部“曲横恣每裁抑之民赖以安。元末明初都昌人于光的部队驻守浮梁境内,保卫了一方的安宁,等到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光的余部就继续留在了景德镇,换句话说于光及其部队为都昌人走向景德镇提供了楔子。为此后越来越多的都昌人涌入到景德镇和都昌帮的崛起创造了机遇。
三、都昌帮在景德镇的崛起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以及国内外对景德镇瓷器需求量的增大。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加入到瓷器生产的行业当中。又因为景德镇地区自身劳动力的缺乏,因此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劳动力及都昌人来到景德镇谋求生计,并与当地居民杂聚。到明朝中期时使得景德镇的人口己增至“主客无虑十余万人”嘉靖年间随着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到了万历后期,景德镇出现了“每日不下数万人”的热闹景象。明后期,景德镇成为“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制瓷中心了。清代,统治者继续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但清初,由于三藩之乱,土著窑户受到重创,这为外籍人涉及景德镇制瓷行业提供了机会。因此不久就出现了“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的局面了。景德镇此时的民窑业大部分被“都昌,鄱阳等客籍所把持了。”
四、都昌帮崛起的原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如果说元末明初的于光及其部曲驻扎在景德镇为都昌人进入当地提供了机遇,那么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明末清初是“都昌帮”位居景德镇三大帮派之首。成功地称霸景德镇制瓷业,几乎垄断了清朝时景德镇的整个烧窑业与圆器业。然而,与景德镇本地人相比“都昌帮”毕竟是是外乡人,刚进入景德镇时,他们对于制瓷业只是门外汉,只能从事一些与瓷业技术关联不大的力气活。他们纵然具有种种优良品质,可是要想击败有着上千年制瓷历史与丰富经验的景德镇土著窑工,谈何容易?历史究竟为“都昌帮”提供了哪些主客观的机遇?
据《清至民国时期都昌帮与景德镇瓷业》的说法:“都昌人之所以能掌握制瓷技术并且在制瓷业占支配地位。是因为明初都昌人就因军窑而立足景德镇瓷业。而这也军窑的窑工恰恰是于光的部曲。这为都昌人在参与瓷业的较量中比其它各县人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明初,以都昌籍为主的军窑,在景德镇还是占据一定地位的。虽然与御窑、民窑无法相抗衡,但是由于老乡的存在,都昌人在学习制瓷技术、争取参与瓷器生产方面,还是具备了其它外族人所没有的便利条件。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外籍人中,都昌人正是因为有了以同乡为主要工匠的军窑的存在,才一路领先的走在了其它外族人的前面。其他人则输在起跑线上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都昌人和其他地区进入到景德镇的人毕竟是外人,和景德镇土著相比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只要不出意外景德镇的制瓷业依旧由当地人所掌控。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中后期景德镇制瓷所采取的“官搭民烧”政策了。到明中后期,御窑厂除了供应御用瓷外,御窑还要满足王侯将相与对外礼节用瓷,用瓷量大大增加。明朝后期时,官窑逐渐难以承担繁重的烧造任务了,为了完成任务防止误期,御窑被迫改革,由独立烧制改为“官搭民烧”。在此机会下以都昌人和其他地区为主的民窑参与到景德镇制瓷的关键技术环节中来。因此在景德镇形成了土著和外籍人相互把持制瓷业格局现象了。但是为什么到后来却成了都昌帮一枝独秀的局面了呢?这与后来发生的三藩之乱有密切的关系。
据石奎济研究,至康熙年间都昌人已掌控了挛窑、满窑等关键行业。因此,仅就技术层面上,“都昌帮”已不逊于土著窑户。笔者认为,真正阻碍他们称霸景德镇的原因是土著窑户因拥有地域优势而世代所积累起来的各种固定资产与各种人际关系,这是硬件。如果没有一场摧毁这些硬件的大规模突发事件,“都昌帮”恐怕是无法取代当地人而称霸景德镇的。在技术上,外地人已与本地人差距不大;瓷窑等拥有的固定资产与长期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当地人阻抗外地人“入侵”一个重要堡垒。而今瓷窑、人际关系尽毁,意味着大家都处在于同一起跑线了。再加上瓷窑等固定资产的拥有者多是土著窑户,他们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相应的,“都昌帮”等外籍人由于沒有太多固定资产而相对损失轻微。至此,景德镇土著与外地人相比或许已处于劣势。所以到康熙十九年叛乱结束后重建的景德镇出现“而今尽是都昌籍,本地窑户有几家”的景象了。
五、总结
都昌帮正因为有着比其他外籍帮更早进入和接触景德镇制瓷行业先天的优势,又因为明朝中后期御窑厂采取“官搭民烧”政策的机遇开始接触并掌握了制瓷关键技术和行业的。以及后来发生的打乱景德镇制瓷格局的“三藩之乱”之故。最终使得都昌帮成为景德镇制瓷行业的第一大帮派。为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贡献者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云龙. 浮梁县志[M].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2] [清]蓝 浦. 景德镇陶录[M].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3] 乾 隆. 浮梁县志卷一·风俗[M]. 方志出版社, 1999.
[4] 石奎济. 都帮在景德镇德崛起[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景德镇市委员会文史资: 第10辑, 1994.
[5] 乾 隆. 浮梁县志卷五·陶政[M]. 方志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