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栋+王哲+彭忠峰+王嘉+孟新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站在世界高度,具有宏观视野;立足中国实际,能够解决问题;面向未来发展,顺应发展潮流,遵循着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的大逻辑,深蕴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的大主题,凸显着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包容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合起来的大视野,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强大思想武器,具体集中体现在六大维度。
【关键词】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题和根本主线。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十八大前后,人们思想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许多干部群众迷失了方向。据调查,人们思想领域里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道路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倾向,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因此不适于中国的国情,所以马克思主义没用;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不完整,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等等。二是存在去中国特色的思潮。“左”的一部分人是夸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否定中国特色,试图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右”的一部分人也主张去中国特色,因为过去他们一直主张要照搬西方的发展之路。
面对道路问题及错误思潮和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及时地为人们指明了方向。习总书记强调道路问题关乎着党的命脉,关乎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结论是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同时明确,说一千道一万,党的十八大精神可以归纳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可以囊括在这一主题之下。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
习总书记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时代性课题,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既包括新一届党中央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包括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者有机统一,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包括最终奋斗目标和长远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包括中长期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40年的目标——到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近十年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十八大制定的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政策都是围绕这些目标来展开的,或者说把这些目标贯穿始终。
中国梦既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统一,又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个人梦的高度统一,也是时代的梦,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核心,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靈魂和本质和我党的根本价值追求。
“人民至上”始终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核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小康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党始终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更好实现人民的利益。
当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实际,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群众观”,过好“群众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根基、提供坚强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应该时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始终是我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总方略、总纲领,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形成,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时间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战略基础”,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三大战略举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可靠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即可打牢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方可打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主体。补钙强骨固根守魂,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要抓好思想建党这个根本,抓住信仰信念这个核心,拧紧思想这个总开关,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而让政治生态走向良治、善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全面展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设计。它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既着眼解决当下问题,又谋划未来发展大局;既有崇高的价值目标,又有鲜明的实践特征;既关注每个“全面”,又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思想的具体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
五、反腐倡廉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实施的切入点。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新形势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才能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也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将反腐作为改善国家治理的一大支柱,一直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反腐行动不断加码,铁腕反腐,坚持零容忍,做到“苍蝇老虎”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实现惩治腐败“无死角”。并不断构建和完善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笼子。习近平同志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然后自己以身作则,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率上垂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反腐败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腐是民心所向,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手段;反腐没有休止符,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已近四年,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一批高级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先后受到党纪国法严惩,全国省区市、中央部门、事业单位和央企等领域均揪出“老虎”,证明了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同時,党中央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紧抓不放,4年来共查处相关问题13.9万起,处理18.7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万人,无数“苍蝇”也纷纷落地。这一方面反映了十八大来,我们党反腐的力度和效果,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内权力腐败的普遍性与严重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玷污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严重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故以习近平为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持之以恒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坚决防止反弹。4年来,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一个清朗、清明、清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强力反腐,从严治党,人民群众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赢得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使人民群众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和支持,重塑了党的形象,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了深层次治国理政。
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的继承和发扬,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后的重大理论结晶。
【作者简介】
张志栋(1964—),男,中共党员,中共巨野县委党校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