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庆贺
【摘要】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充分论证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及其中国化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本真精神,进而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背景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为代表,吹响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号角。1785年,经瓦特改良制成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并很快得到了广泛运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而这一事实又昭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在此期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次技术革命几乎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中同时起步,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2、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
第一次科技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革。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的国家得以广泛建立,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同时又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技观,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与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的内涵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含义,也没有专门从事科技创新的研究和专著,但在他们许多论述中曾用“发明”、“发现”、“创造”、“创立”、“革命”、“变革”等词语从多种角度说明科技创新的内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创新内涵中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统一。科学创新主要表现为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发明。
2、科技创新的作用
(1)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以此来说明科技创新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段所属的生产力逐步提高,都源于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逐步掌握、运用和创新科学技术,将基本的科学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物化为可以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和设备,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
(2)科技创新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指出:“从1777年发明了网布机那时起,花边的生产也成了重要的部门……印花业由于机械方面的一系列极其辉煌的发明,又有了新的高涨……这些行业空前地繁荣起来了。”所以科技创新对当时那个阶段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人数则大幅度上升。”
(3)科技创新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运动本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资本家竞相使用新的机器设备、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了资本家榨取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手段和方法,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必然会启发和教育工人并激起他们的革命斗志。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
1、毛泽东科技发展思想
1956年1月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革技术落后的命,号召全国人民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1957年月毛泽东赴莫斯科访苏期间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充分表达了对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重视。
2、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他又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激发全社会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齐心协力搞科技的热情,尽快实现我国生产力的现代化。
3、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战略思想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江泽民强调: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他还强调,无论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还是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教育都具有独特的举足轻重的意义。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这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自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5、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
作为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习近平在2014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这里,他强调:“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习近平认为,我们要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增强科技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抢占科技发展的先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习近平对年轻人寄予了厚望,他说:“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
总之,各位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是我国自建国60多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合理探讨、深度领悟这些思想对我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6-04(2).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5.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26:672.
【作者简介】
原慶贺(1994—),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