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光
摘要: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困难等情况,教师的点拔和学生的展示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很好的吸收和内化。出现此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学生不能很好的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展示,而不能合理倾听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倾听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度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倾听能力;技巧
课堂教学的落实依靠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对语文课堂来讲,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的精彩生成都能够对学生自己的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更好的听懂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展示,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中非常关键的能力之一就是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困难等情况,让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展示有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很好的吸收和内化。出现此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学生不能很好的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展示,而不能合理倾听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倾听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度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适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对倾听的专注度
小学生由于其认知和年龄特点,在学习之中并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听别人说和看别人做时更为突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让学生的倾听被不自觉的打断,降低了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文课堂中学生的倾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解和点拨时学生的倾听,二是学生发言、展示时的倾听,首先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教师的点拨和讲解往往是抓住教学重难点和学生不能够彻底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听起来也比较枯燥,因此容易走神;其次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学生的展示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学生认为缺乏权威性,倾听不够认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点拨指导之前,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解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很好的集中于倾听上。教师点拨和解析的方式也要适当的创新,单纯的口头分析也会增加学生的倾听疲劳度,如果搭配图片、视频、表演等方式,效果会更好。当然有些内容必须通过语言分析完成,只要教师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趣味性,同样也能让学生专注于倾听。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就要承担起提醒学生认真倾听、个别指导学生倾听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回到倾听之中,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多方面提醒学生专注于倾听,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建立倾听—反馈—评价的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
倾听能力必须要通过反馈和评价之后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倾听—反馈—评价机制就非常有必要。首先要做好反馈环节,对倾听的反馈形式多样,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对思维的启迪、思维的拓展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课堂生成精彩与否。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已有思考更进一步思考和理解的结果,十分直观的显示出学生对倾听的内化程度,教师分析学生的反馈时抓住课堂生成,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在倾听过程当中投入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让接下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能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其次是评价要及时跟进,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对学生倾听效果的中肯评价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倾听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其调整倾听策略、改进倾听方式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对倾听的自我修正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在学生倾听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个体掌握倾听的技巧
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强化和恰当的方法,小学语文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也要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对学生倾听方法的指导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纯粹的方法指导,通过案例、教师的分析、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另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个体进行倾听方法指导,这种指导方式灵活多样,时机也比较分散,而且效果更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講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眼神、手势、巡视等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倾听之中,同时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学会批注、思维跳跃、知识迁移等;在学生进行展示发言时,教师可以就个别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如如何速记发言的关键词、如何快速回归文本进行二次理解、如何融合文本与发言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倾听过程中也就能轻松的进行知识迁移,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四、学生之间要有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以“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和“冬天组”命名,各组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自学后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春天组的同学汇报完后,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评价,有的同学说:“他们没把春天的景物都找出来。”有的同学说:“春天组的同学朗读没有感情,应该用轻而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生机的感情。”……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需要学生全情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倾听状态,及时的提醒和点拨,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真正的思考、精彩的生成,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质的提高,才能突破学生倾听能力不强的瓶颈。
参考文献:
[1]龙晓丹.语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学刊,2010(16)。
[2]简迎春.课堂提问艺术浅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