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西
一
多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有没有文艺青年”是我好奇了很久的一个问题。英文里似乎找不到一个能够对应文艺青年的词,甚至连稍微有点类似的词都没有。不管是我们推崇的那种真正“热爱文艺的青年”,还是我反感的“伪文艺青年”,都没有专门的词来形容。
前几年《大西洋月刊》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中国的文艺青年类比为美国的hipster,这是最近十几年才在美国流行的一个词,指的是那些不爱循规蹈矩、走在大众前头引领潮流的人。这个词和文艺青年虽然有一些其通性,但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我向美国朋友请教,给他们解释了半天他们也没有明白,反而觉得费解。喜欢看书的可以叫bookworm;喜欢艺术的可以叫art-lover,喜欢看戏看电影的可以叫theatregoer。为什么要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热爱文艺的青年呢?
甚至连文艺这个词都不太好翻译,得分开翻译成literature and art,但是这样—来就失去了文艺这个词本身自带的文艺气息了。
二
没办法从美国人那里得到帮助,我只能自己去观察。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关于中国纪录片的小研讨会,休息的时候和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年轻白人聊了起来。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电影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和我说起了贾樟柯,说起了《站台》,说起了他对中国县城的理解。我在心里暗暗想,这应该算是一个文艺青年。
还有一次,一个平时看上去其貌不扬的白人同事跑过来给我看他在Facebook上的粉丝页面。原来,他在工作之余还是一个喜剧脱口秀演员,经常在晚上去酒吧表演,纽约有很多这样的脱口秀酒吧。于是我又在心里记了下来,这也是一个文艺青年。
另外一次,我去一个独立书店买土耳其作家帕穆克的书,一个店员看我对着几本书沉思,主动跑过来给我介绍,这本是他刚刚读过的,极力推荐,那本也不错,也值得买,还有一本他正在看……看來这个店员也算是文艺青年。
有一年12月31日,一个朋友邀请我去她家迎接新年。那天晚上一共有8个人参加,全都是我那个朋友多年的好友。吃完饭以后我们围坐着餐桌聊天,内容是每个人介绍自己一年来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成长。我的朋友说,那是她们每年聚会的保留节目,所以,她们都是绝对的文艺青年。
纽约地铁以前是完全没有手机信号的,所以很多人会随身带着书拿出来看。坐地铁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在看莎士比亚,有人在看艾茵·兰德的《源泉》,有人在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于是我想,这些人也都是文艺青年,嗯,这节车厢里至少有7个。
在这个城市,每天晚上有几十场来自全美和全世界各地的演出在上演;有十几个艺术电影院,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几乎所有最新的文艺片和纪录片,很多在国内看不到的中国电影我都是在纽约看的;你还可以吃到来自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菜系,从阿富汗到格鲁吉亚到藏餐,一年365天换着吃不重样……
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是文艺青年,恐怕支撑不了这么丰富的文艺供应市场。
三
那么,为什么没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文艺青年呢?
我想原因可能是,文艺不再是某一群人高高在上的特权,也不是一条把人和人区分开来的红线,更不是一种用来拿腔拿调的资格。
当文艺成为所有普通人的兴趣爱好,成为每一个人随手可及的生活的一部分,是大众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世界观的—部分,是人们用来调剂生活、陶冶性情、自我表达的一个手段,人人皆文艺,那就没有必要再专门去区分哪些是文艺青年、哪些不是文艺青年了,更不会有人为了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而去假装成为文艺青年。
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的纽约文艺青年,并没有大多数中国伪文艺青年的毛病。他们不忧郁,不悲观,不矫情,不情绪泛滥,不毒舌,不刻薄,不自视清高。
他们热烈用力地生,因为有更高的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素养,他们更加有理想主义,更加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拘泥于小我,而是有更大的格局。
真正的文艺青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对人生看得更加豁达透彻,关心自己的内心,也关心更广阔的世界里其他人的命运。
把坚持写在脸上,让梦想沉于内心,返璞归真,对复杂的世界说再见。
(来自公众号:腾讯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