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有一个农民,自学摄影三十多年如一日,以金山岭长城为题材,拍摄大量作品,不仅多次荣获国内外摄影大奖,作品挂进人民大会堂,还感动了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张艺谋向他请教拍片的相关问题,也让国际著名莱卡摄影大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自叹不如……
他叫周万萍。
他把长城当模特,长城回馈他魅力
在夕阳西坠的晚风里,在朝晖微熹的清晨中,人们常都会看到,被莽莽苍苍群山簇拥着的金山岭长城上,有一个身材瘦削、个子不高、腿脚不灵便的年轻人,手里端着一台褪色破旧的海鸥照相机,对着或远或近的长城瞄来瞄去,却又不按下快门,有时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
这是1985年时每每发生在一个20岁的农民身上的场景。这个农民就是周万萍,一个旁人眼中不知天高地厚,渴望异想天开的人。
周万萍1965年出生在河北省滦平县长城脚下的二道梁子村。他家乡所在的这段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非常壮美的一段。
儿时,长城遍地杂草,坍塌破败。除了放牧者,平常鲜有人涉足。但周万萍却对之充满了好奇心,时常利用打柴之机,走过一个个烽火台。
9岁那年,一场事故导致周万萍左腿及右手终生致残。因家境贫穷,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在长城上卖汽水维持生活。15岁时,赶上国家大规模修缮长城,他也积极参与———往山顶上背青砖。一块大青砖有20多斤重,背一块砖可以挣一毛钱。虽然这个活儿很辛苦,但一个月能挣16元钱,他还是觉得很满足。
就在为长城背砖的四年里,周万萍发现长城上游客常有拍照留念的需求,这激发了他对摄影的热情,觉得为旅客拍照肯定能挣钱。
1985年,周万萍花40元买了一台二手海鸥相机。要知道那时候40元钱足够一家人生活几个月呢!因而当周万萍捧着相机回到村里时,村人除了羡慕以外,也有的认为他是个傻子:花那么多钱买这么贵的玩意儿,值吗?何况得要会用才行呀,不会用,难道把它供起来?
周万萍当然不这么认为。周万萍支起自己的照相摊后,真能挣些钱,但他却很快发现,拍长城,令他更愉悦。于是他开始以长城为模特,拿着相机四处练习。
当然,多数时候他只能对着取景器找感觉,因为胶卷很贵,他不敢随意拍着玩,只有遇到至美景色才舍得拍一张。
长城那绵延万里的雄姿,那穿越千年的风霜,其魅力越来越吸引他,他把精力和挣来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长城拍摄中。有时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他还带上干粮和水,吃住在长城上,一呆就是好几天。
多少年里,周万萍的足迹遍布金山岭长城内外。
无心插柳柳成荫,“砖家”竟然成专家
周万萍没有任何摄影基础,但他却好学习,肯钻研,同时不停地自我摸索,若遇到来长城采風的专业摄影师,他就厚着脸皮凑上去,仔细观摩,虚心请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周万萍穿行在风霜雨雪中,与长城的影像和魅力结伴而行,矢志不渝地打探长城的秀美奇隽,并用相机及时地记录下来。
长城从不缺少摄影师的镜头,但周万萍所拍的照片,却既有雄壮威严,也有绮丽灵秀。
有一年的夏天,一个雨似瓢泼的日子里,大家都躲在屋里避雷躲雨,周万萍却背起摄影包出门,不顾雷电、暴雨的危险,耐心地等待时机,专注地期盼心中的奇迹。终于,傍晚临近时,暴雨始歇,天色放晴,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兴奋异常的他连忙选好角度按下快门。然后换了个角度,“咔嚓”一声又拍了一张。几分钟后,天上的彩虹渐渐消隐,可是《气贯长城》的亮丽风景,却永远地留在了周万萍的镜头里。
要拍一幅好作品,不仅要冒险,要坚守,还要有智慧。
有一次,周万萍和几位影友凌晨两点半便登长城。夜晚山间升起白雾,在空气中缓缓流动,他立刻架起三脚架,进行长达10分钟的延时摄影,捕捉到迷雾缭绕中“熟睡”的长城。而同行者拿着测光表拍了半天也没有拍出预期的效果。
周万萍的摄影技艺越来越高了。鲜明的时令与倾心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亲密接触,以及不舍昼夜地用心付出,让周万萍渐渐由背砖的“砖家”变成了摄影的专家。
农民拍照全当玩,获奖频频惊同行
一个雾霭缭绕的清晨,周万萍拍摄了一张雾岚中的长城照片,洗出来之后,看到长城仙雾弥漫的样子,他喜不自禁地给这幅照片起了个诗意的名字:《云雾锁长城》。
之后的一天,周万萍偶然看到《辽宁青年》稿约风光照片,便拿《云雾锁长城》投稿,并附信一封,望能得到编辑的指点。未曾想,他没收到编辑老师对他拍摄技法的点拨,却收到了新一期《辽宁青年》样刊———他的《云雾锁长城》,竟然发表了,而且还发表在当期封面上!
周万萍高兴得跳了起来,继而又哭了。他挨家挨户地告诉乡邻这个喜讯。然而,乡邻的眼光是漠然的,不知道他在高兴什么:在杂志上印一张照片能挣多少钱?挣不了钱那高兴个啥……
乡邻的话虽未影响他继续拍摄更好更多长城照片的决心,但还是让他有些扫兴。不过,令他颇为感动的是,他的媳妇李雅芬却抱着他亲了又亲。
“不就是发表一张照片吗?你咋这么高兴?你咋没像邻居们那般看我?”
“这当然只是一张照片!可是,它又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是一件艺术作品!”李雅芬满面红光地说:“别人不懂,我懂!我懂,当然我开心!”
令周万萍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发生之后,前来金山岭长城旅游的人骤然多起来,一问才知,正是这幅《云雾锁长城》感动了万千读者,将他们吸引了过来,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是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甚至摄影家,他们纷纷找到周万萍,向他打听拍摄点的位置。
周万萍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寻觅到的拍摄点提供给了这些摄影同行,甚至还一瘸一跛地当向导,带着影友去拍摄点拍摄,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周万萍的真诚,感动了一拨又一拨摄影人,其中有一位,还是颇有成就的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先生。
投桃报李,影友们不仅由衷地夸赞周万萍的摄影作品,还为他提供摄影大赛信息,鼓励他将作品拿去参赛。
几个月后,一封发给周万萍的电报送到了二道梁子村。周万萍拆开电报,几行电文让他欣喜若狂:“您的作品《气贯长虹》荣获金牌,特致祝贺!”落款是“第1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
这是1994年的事。
事实上,早在1992年,周万萍的《金山岭晨雾》,便获《摄影世界》杂志举办的第六届尼康摄影比赛三等奖,从而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摄影获奖模式”;
1993年《长城组照》获《大众摄影》举办的“宝丰杯”全国摄影大赛金牌奖;
1993年《华夏风采》获中日大自然摄影比赛佳作奖;
1994年《金山岭长城朝雾》获得“中国山水风光游”中日风光摄影大赛金奖;
1997年《今夜雄关》获97中国旅游年“万事达长城杯”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
……
1998年,周万萍还收到来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封信,他的一幅名叫《晨曦中的中国长城》的照片,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摄影”第二名。
长城形象代言人,摄影画册很畅销
获奖多了,名气大了,周万萍却不改其农民的朴实本色。有人请他带路去拍摄点,他依然热忱相帮,毫无怨言。
为周万萍的真诚所打动,这些摄影家两次帮他联系北京的医院,手术治疗他的残疾,使他的残疾大有改善。
转眼好些年过去了,周万萍拍了不少精彩照片,2000年,有影友建议他出版一本摄影作品画册。周万萍觉得建议很好,因为许多去金山岭游玩的游客都喜欢买本画册作纪念,但那些画册里的照片却是各地长城的照片,而非金山岭长城独有的照片,他想,如果自己出版一本专属家乡的画册,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能有比较好的市场。
周万萍的想法得到了妻子李雅芬的支持,于是他行动起来。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周万萍四处借钱:养蜂的爹、种地的娘,还有哥嫂们也都积极支持,拿出了全部积蓄,凑了2万多块钱给他。朋友们也你三千他五千地支持他,很快就攒够了10多万块钱。
得知他要出版摄影画册的消息后,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先生还欣然作序。
《我的家乡》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周万萍所拍的近百幅长城摄影佳作,图片说明还采用中、英、日三种文字。
那天,当一辆大卡车送来《我的家乡》画册时,小山村沸腾了,几乎全村人都来帮他卸货搬书。
如影友所料,周万萍的画册果然成了景区的畅销品。对游客来说,一幅幅视角独特的彩色照片,尽现了金山岭长城的雄伟、险峻、奇秀;而对影友来说,定格于镜头中的金山岭长城在不同季节、不同瞬间的变幻和魅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甚至有媒体记者认为《我的家乡》是关于长城的最精美的摄影画册之一,是长城摄影艺术领域的又一新收获。
出版《我的家乡》画册之后不久,周万萍又出版了《金山岭长城》画册,也很畅销,每两年就要重新印一次。
长城形象代言人,名人明星成朋友
时间在推移,造诣在叠加,周万萍不断地将长城的魅力通过镜头记载下来,不断地将长城之美传播出去,他在频频获奖的同时,还收到美国、德国等一些大学办展的邀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摄影大师看过周万萍作品后,也被他的技艺所折服。
有一年夏天,摄影出身的著名导演张艺谋到金山岭长城拍片。好“摄”的张艺谋对光影的要求很高。那天,张艺谋打算下午拍片,但中午一直下雨,他不由得着急了。焦躁之时,张艺谋想到了周万萍,便让助手去请。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其间,张艺谋玩笑地问周万萍,瓢泼大雨什么时候能停。周万萍十分认真地用自己的小眯眯眼看了看天说:“这雨下不长,40分钟后准是晴天!”
“真的?”张艺谋认真地问。
“当然!这可不是天气乱报!”周万萍幽默地回答。
40分钟后,天空果然放晴,光线十分适合拍摄。见此情景,张艺谋由衷地向周万萍竖起了大拇指。
摄影不仅让周万萍结识了中国名人,也让他结识了不少外国名人。莱卡摄影大师、美国职业摄影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就是其中一位。
路易斯·卡斯特涅达去过几次长城,每次都邀请周万萍陪摄。不仅如此,他还指着周万萍对翻译说:“拍长城,我拍不过他。”
《国家地理》杂志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来到中国采风,也专程去金山岭长城拜访周万萍。
周万萍还成了宣传长城文化的使者。2012年,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在众多中国摄影师中选中了周万萍,专门在该大学为周万萍举办了长城摄影展,并向他颁发了“海外推广中国文化”特别贡献奖。
由于岁月的侵蚀,长城变得越来越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长城最终或许会消失。周万萍觉得自己是长城脚下出生长大的人,最该做的,就是要无怨无悔地将长城现存的景况好好记录下来。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