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

2017-05-12 02:07王秀铃倪锦诚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英译

王秀铃+倪锦诚

【摘 要】中国菜名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何翻译中国菜名并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将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为了使中国餐饮文化在不失其内涵和本意的情况下更加为世人所知,本文以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为切入点探究中国菜名的英译特征,着重对几种重要的中国菜名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和归纳,希望能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菜名;英译;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66-03

一、引言

中国菜作为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美食传播与发扬光大的工具之一,是中华数千年悠久餐饮文化的结晶。每一道菜肴背后都隐藏了中华儿女对于中华文化的特定寓意和内涵,中国菜名的翻译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影响。Catford(1965)将菜谱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的菜单和饮食文化语义等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1]即要求译者要准确无误传达中国菜名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同时又不失翻译的顺畅和雅致,从而达到翻译所提倡的“信、达、雅”标准,同时考虑中西方餐饮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使国外游客更好地理解菜肴背后所蕴含的餐饮文化,是译者翻译任务的核心。

中国历史悠久,缔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而西方国家由于殖民、人口迁移等各种原因,吸收各种餐饮文化之长,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餐饮文化。正由于中西方餐饮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影响到了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本文着眼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下中国菜名英译问题研究,尝试归纳出如何更精确地翻译中国菜名,同时提供一些中国菜名英译的翻译策略供参考。中西方餐饮文化背景下中国菜名中译英翻译的研究具有很大价值,因为这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中国菜名翻译,使跨文化沟通以及文化传播交流更加简单。

二、前人研究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缔造了不同的餐饮文化,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烹饪方式、宴会礼仪、饮食习惯、饮食观念、菜式命名等方面。

首先,在烹饪方式和饮食观念方面。中国烹饪讲究色香味俱全,追求味觉与视觉的享受,注重各种食材间的搭配调和、调料配比、烹饪时间、主料原味加上配料和调味料的均衡调和等方方面面。除此之外,食材的加工更是多种多样:块、片、卷、丁、段、末、条、汁等交相辉映,无不体现出中国餐饮文化注重内在调和却不刻意修饰外表的特质,这也与宏观、直观和不可捉摸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西方飲食文化更加理性,强调科学与营养的搭配,对每天摄取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极为讲究,在原材料处理方面较为单一。例如,在西餐厅中,精致的餐具、高品质的原材料和贴心的服务都无法掩盖其千篇一律的菜式及固有的土豆、西兰花、青豆等搭配。

其次,在餐饮对象方面。在中国,俗语云:“民以食为天”,这充分体现出餐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餐饮体现出的用料极大随意性及大胆性是西方餐饮所无法比拟的。根据西方植物学家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人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600多种,远超西方六倍之多。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菜食”之说,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重视荤素搭配。而西方国家快速的生活节奏也催生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如罐头、快餐等,口味虽然单调,但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补充营养。

最后,在餐饮方式和菜式命名方面。在中国,日常百姓家中最常见的便是“四方桌”与“圆桌”,前者体现出了长幼尊卑,谦卑礼让,后者体现出了平等团结,和睦共享的思想。桌上的菜肴不仅是品尝之物,更是情感交流的桥梁。而在西方国家,两人桌与吧台等随处可见,另一种便是自助餐,菜肴只是一种陪衬,其核心在于表达情感、结交朋友,大家各取所需,这体现出了西方人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相互尊重的理念。同样,中国菜肴的命名注重高雅内涵,寓意吉祥,包含历史文化信息等,使得中国菜肴常常达到“仅见其名就垂涎三尺”的效果,如“老少平安”、“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等,而西方菜肴更注重以原料命名,直截了当,如“煎牛排”、“炸鸡”、“汉堡”等。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菜名英译也逐步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刘增羽(1990)提出成立中国菜英译名审定委员会。[2]1982年到2016年间,知网上关于中国菜名英译的研究论文高达1342条,各种权威和标准翻译也得到了大众认可。陈家基(1993)提出了中式菜肴翻译的几种不同方法类别:写实型(直译法)、写意型(意译为主,直译为辅)、半写实半写意型(直译加意译)、地方风味型、典故型(直译或意译加解释型翻译)和药膳型(简译加注释)。[3]吕尔欣(2013)全面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饮食方面的翻译。中央电视台于2014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推出了英文版《A Bite of China》,使中华饮食文化和中国各地菜肴为世界所知,而其中结合中国文化与各种翻译技巧的英文菜名,更是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好评。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名英译尚缺乏统一规范,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中餐菜名翻译规则还需进一步深入;对菜谱中菜名的翻译针对性不够强,对源自历史典故和具有文化意义的菜名翻译研究较少。[4]这些都为在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下中国菜名的英译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中国菜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由于缺乏翻译统一和规范化标准,中国菜名的英译现状很不令人满意。杨亚敏(2007)认为,中餐菜名的翻译问题表现在菜式空缺造成词汇空缺,如中国的“包子”、“饺子”等,以及中国菜命名的特殊性,在英语词汇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5]王宾传(2005)将菜名作为独立的“非文学类语篇”,认为中餐菜单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其预期功能是让海外人士在用餐时,能够明白菜单上各种菜式的原料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寓意。[6]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一个菜名存在多种译法。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人们对某道菜的理解产生混乱,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例如: “怪味鸡”有 “Multi-Flavored Chicken” 、“Wonderful-Taste Chicken等译法;“童子鸡”有“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Young Chicken”等译法;“红烧狮子头”的翻译包括:“Braised Meatballs with Brown sauce”、“Lion Head Braised in Brown Sauce”、“Stewed Minced Pork Balls with Brown Sauce”等。

另一方面,翻译方法可能有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运用一个译法并不能得到最合适的译文。具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单纯直译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并且忠实于原语,但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麻婆豆腐”直译为“Bean Curd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麻脸奶奶的豆腐)。对中国文化背景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士会对此翻译感到莫名其妙,翻译也没有表现出该菜肴的真实含义而达到其应有的翻译目的。

第二,单纯采用意译。意译比直译清晰,但较为冗长,甚至会失去其原有意味(任京生,2001)。例如,“老少平安”是由豆腐、鱼肉等烹饪而成(Steamed Bean Curd and Minced Fish),其名称暗含了此菜对老人和年轻人身体有益,所以简单地翻译为豆腐和鱼将会使其表达的寓意丧失。

第三,音译是相对简单的翻译方式,但容易产生误解并且无法表达其深意。例如,“狗不理包子”被音译成 “gou bu li bao zi”,而“佛跳墙”被翻译成“fo tiao qiang”,如果这样外国人就能明白,那任何中国人都可以做英语翻译了。

因此,以上分析表明,一个单一翻译策略或方法并不一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为了产出最合适的翻译,译者应努力研究中国菜和食物的名字,然后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反映出中国菜肴的色香味形。

每一个问题都有其原因,菜名翻译也不例外。上述问题的起因至少有三个。首先,人们对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不够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因此出现许多误译。然而,菜名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意义重大,它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的旅游业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其次,一些译者缺乏菜名翻译所必要的技能,因此译文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出现较多的用词和句法错误;最后,许多菜名翻译对中西方餐饮文化意识理解不充分不透彻。由于菜名翻译包含了许多菜肴独特的地方意义特点,会涉及一定量的文化转换翻译。一些译员会使用两国语言但不了解两国文化,不能妥善处理中国和西方餐饮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反过来就会导致两种语言之间产生巨大的分歧,甚至文化冲击,从而无法准确表达和传播中国菜名背后隐藏的确切内涵。

翻译不仅意味着不同语言的传递,也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传递。中国菜名英译旨在介绍中国的美食、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和扩大中西方在各方面的交流。因此,译者应尽最大努力融入中國餐饮文化,并充分了解西方人的不同餐饮文化,从而使得中国餐饮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并得以名扬天下。

四、中国菜名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国菜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中国餐饮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使外国人跨越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菜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中国菜名英译的翻译策略主要有“避免抽象”、“简洁”、“避免文化冲突”等。

(一)避免抽象

某些由动物或植物名命名的菜,甚至和成语典故结合起来的菜,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是西方人不易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常见的做法是避免虚拟和抽象。以“百鸟归巢”为例。鸡爪、猪肉和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往往指“巢”。要想翻译出该菜名的精髓,最好的办法是与菜本身的材料以及隐含意相结合,即“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s”。再如,“百年好合”是中国婚宴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甜品,首尾两字取自“百合”,而“年”是广东话中的“莲”,因此译为“Sweet Soup with Lily and Lotus Seed”。

(二)简洁,避免陈词滥调

和西方菜名相比,中国式菜名显得冗长、复杂,这使得外国客人很难在第一时间理解该菜的内容和特色。因此,翻译应力求简明扼要,而不是字对字的翻译。以“莲子薏米炖鸭汤”为例。众所周知,汤的制作方法为炖,所以,我们翻译这道菜名时,可省略“炖”的翻译,即“duck soup with lotus seeds and barley”。再如,“冰糖炖银耳莲子汤”可译为“White Fungus and Lotus Seed with Rock Candy”。

(三)避免文化冲突

由于历史、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妨碍着人们之间的彼此理解,进而影响着不同语言间的翻译。为了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障碍,熟悉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时除考虑饮食文化差异外,还应尊重西方人的饮食观念,如将“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 Lion Head,便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不敬(狮子在西方被看作百兽之王)。再如,“龙凤呈祥”(Chinese lobster pieces atop garlic greens)(“龙”指虾,“凤”指鸡),“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人往往用其来形容美好的事物,而西方国家则认为其为充满攻击性的恶兽。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不是仅仅平译中国菜名,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一种交流。

受东西方餐饮文化影响,为了使中国菜名英译本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译者应采用适当的策略加以应对。中国菜的命名不仅取决于直观素材,如菜的原材料、形状、颜色、味道、刀工、制作方式,也取决于地名、人名、典故、比喻等复杂因素。以下为中国菜名的一般翻译方法:1.以主要原料翻译菜名,如“西红柿炒鸡蛋”(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牛肉炖豆腐”(Beef with Beancurd)等;2.以烹饪手法翻译菜名,如“荷叶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 Flour Wrapped in Lotus Leaves);3.以形状或口感翻译菜名。如“糟溜鱼片”(Stewed Sliced Fish in Wine Sauce)、“宫保鸡丁”(Fried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等;4.以人名或地名翻译菜名,如“北京烤鸭”( Roasted Beijing Duck)、“南京盐水鸭”(Nanjing Boiled Salted Duck)等;5.借用中国拼音翻译菜名,如“馄饨”(Wonton)、“棒棒鸡”(Bonbon Chicken)等。

以上为常见的几种主要翻译方法,总的来说,菜名的翻译方法顺序为“口感+制作方法+形状+主料+辅料”或“口感+制作方法+主料+形状+辅料”,如“鱼香肉丝”()Fragrant 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Sesame)或(Fragrant Fried Pork Shredded with Sesame)。

显然,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是灵活的,至于哪一种翻译方法最为适用,可根据自定义和具体条件来确定。只要掌握与该主要成分开头的第一个翻译方法,其他方法可以自然而然推敲出来。翻译过程中要善于虚心向有关专家和从事菜肴烹饪的厨师进行沟通,查阅和菜名有关的历史文献或餐饮书籍,从而翻译出恰当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且被外国友人接受理解的菜名

五、结语

中国菜的名字有着丰富的内涵、韵味和文化底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的餐饮文化,其英文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和吸引国外游客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研究了中西文化差異背景下中国菜名的英译问题,通过对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对比和原因探究,寻找适当的翻译方法,以避免频繁转换而产生文化上的误解。在中国菜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不能就某一方面简单地判断中西两种餐饮文化孰优孰劣,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包容借鉴,形成新的兼容并蓄的中西方餐饮文化体系,同时加强对菜名英译意义的认识和对菜名英译的统一与规范。笔者建议通过查找权威专家出版的有关词汇的词典,成立专业网站,开通研讨规范性专栏,以及在能力范围内配上统一图片供参考。译者应该做的是,尽我们最大努力通过保持其原有文化内涵,翻译出精致和优美的菜肴名字,帮助外国食客体会到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总之,译者必须在中国菜名的英译过程中保持谨慎态度,延伸其专业性翻译的广度,从而实现中国菜名翻译的专业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J.C.Ca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Oxford Universtity Press,1965.

[2]刘增羽.中式菜肴英译名亟待审定[J].中国翻译,1990,(5):11-13.

[3]陈家基.中式菜肴英译方法初探[J].中国翻译,1993,(2):34-36.

[4]胡红云.中餐菜名翻译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8,(3):56-59.

[5]杨亚敏.中餐菜单的翻译障碍及翻译方法[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8-40.

[6]王宾传.浅谈中餐菜单英译[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6-48.

[7]黄蔷,王巍萍.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1-114.

[8]李郁青,中国菜式命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02-104.

[9]刘宏义.中国菜肴名称中的文化要素分析及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6(6).

[10]王宇.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对比研究—兼谈英汉饮食文化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18-20.

[11]熊四智.中国人的饮食奥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30.

[12]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李梦.中式菜肴的英译方法和中国饮食文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94-96.

[14]刘萍.中式菜肴名称的口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65-67.

[15]刘永华.中国菜名英译的原则与具体方法探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68-16.

[16]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4,(3):87-88.

[17]周峰.中式菜谱英译规律解析[J].商业现代化,2008(22).

[18]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19]魏晓冰.莆田地方美食的英译研究[N].海外英语,2011-07-15.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