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成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21-02
大班额的最大特点,人数过多,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关注面广、作业量大、个体交流相对少、调控难度增大。在大班额的班级管理中,单纯让教师和部分班队委来管理学生不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过于忙”与“特别闲”对立的状况,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要使超大班额的班级管理科学到位,必须改变“过于忙”与“特别闲”相对立的状况,重新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式管理模式。即改变过去仅仅教师统领学生、部分“优生”管理其他学生的单一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者之间多向的全方位立体式管理。
一、做好学校管理,控制好源头,统筹调配各类资源,加强宏观调控
学校层面是大班额是否存在的根本源头,对大班额的班级管理具体措施有:
1.合理分班,尤其是新入学阶段,尽力平均班额,避免大班额出现。对中途转进学生安排班级时也要仔细考虑班额和师资力量合理性。
2.优化师资配备,特别关注起始年级的教师配备。起始年级的行为习惯,班纪班规意识对小学阶段,甚至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安排低段适应性强的教师在大班额班级,有利于抓好教学常规,行为习惯,促进养成教育。在教师跟班上,减少教師更换频率有利于学生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利于班级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和保持。
3.不许留级,严控学生流动,避免大面积异动:一是决不收非适龄儿童;二是杜绝非学区和非必收学生转入。
4.以德育人,开展各类合理的校园活动,培养大班额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班级体的发展。
二、班主任主导,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全员育人
班主任是教学骨干,更是班级管理的领头人,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全面协调教师、学生、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种种复杂的关系,形成管理合力。大班额的班主任必须运用恰当方法建构班级管理模式,健全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评价班级每位学生,制定制度,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任课教师必须熟悉大班额的管理制度,经常与班主任、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班级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日常教学有成效、有生命力、落到实处。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发挥自已的魅力、魄力,注意平时的言行,时刻为学生做出表率,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组织分层,学生”自治”,解放老师,自我管理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强调如何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班额管理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学生多的优势,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学生管理学生”来化解大班额的矛盾。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即班委会、执勤队、科代表、小组长。班主任将学生组织分层,自上而上形成班级——大组——小组——组员四个层次,然后进行行任务分管,培养自治管理能力,建立及时反馈渠道,经常鼓励调动积极性,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从而腾出相对多的时间与精力潜心教学。尤其是小组管理,要实行组长轮值,责任到人,使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他们既团结与合作,又有竞争与促进,形成自我约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模式,将一个大班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从而做到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四、调动家长力量齐抓共管,大班额管理更需家长支持
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个性,做好家校联系,取得家长支持,班级管理自然成功了一半。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群、校讯通、班级博客等平台,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和教师彼此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便于掌握学生动态。教师、家长们相互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群言群策,班级管理自然形成合力。
五、向外拓展,班级管理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帮助
社会上的一切因素无时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间接的影响着班级管理。大班额班级管理尤其不能忽视其中的影响,必须充分利用和调配,借力用力,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帮助。
社会道德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着个人的行为。社会文化如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种类的艺术作品,电影、互联网、书包刊物、音像制品等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活动中心、影剧院、游戏场、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班级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和场所,善于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公益活动和社区活动如:植树、清明节扫墓、敬老院义工活动、社区艺术节等,让学生有机融入社会,塑造完美人格和良好班级形象,有利于学生心智成熟和管理。
在大班额的班级管理中,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它们是五位一体的关系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五者有机结合起来,立体化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会调动班集体中每个成员(包括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充分利用身边的班级管理资源(学校、家长、社会),集思广益,一定会达到多向的、全方位立体式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