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勇
摘 要:马铃薯田连作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后果,对土壤和作物生长都是很不利的,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质量下降,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该文总结了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原因;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040-02
Abstract:There are many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in potato field,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to soil and crop growth.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were changed,and the quality of the soil decreased.Crop yield and quality were reduc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ase the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Key words:Potato;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Causes;Control measures
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同种或者同科的作物,被称之为连作。连作之后,即使田间管理正常,植株也可能会出现长势弱、减产、低质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连作障碍[1-2]。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近年来马铃薯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引起土壤恶化,病害积累,从而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最严重时甚至会绝产。
1 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
1.1 根际微生态平衡被打破 根际是作物根系周围与土壤接触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它的微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以及其自身对某些物质的分泌。一是土壤中酶的活性受到影响。马铃薯多年连作,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会下降,从而影响马铃薯对土壤中碳素的吸收。二是土壤中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连作之后土壤中对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的有益菌减少,使土传病害难以控制。
1.2 土壤养分比例发生变化 不同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连作之后会导致一些营养元素匮乏,如果长期缺乏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另外,作物不需要的元素会大量的在土壤中积累,易发生次生盐渍化。不管营养元素的缺乏还是积累,都会引起连作障碍。
1.3 土壤理化性状改变 作物长期连作,土壤会发生板结,透气性变差,物理性状恶化[3]。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若施肥不科学、化肥施用太多,会导致土壤含盐量增加,渗透势增大,对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此外,连作还影响表层土壤的酸碱度,连作时间越长,土壤的pH值越大[4]。
1.4 光合效率降低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正茬马铃薯的光合效率比连作4年的马铃薯增幅超过50%,蒸腾作用也提高25%左右。
2 调控措施
2.1 有计划的实施轮作 解决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轮作。有计划的实施轮作,可以对土壤中的各种养分进行利用,防止养分失衡;轮作还可以改变土壤环境,降低土传病害发生几率。马铃薯可以与玉米、油菜等非茄科作物轮作,不仅可以减轻病害,还可以减少生产田杂草的数量。豆科作物的轮作,不仅可以增加马铃薯田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并且能防治马铃薯田盐渍化[5],提高土壤中多种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产量[6]。
2.2 合理施肥 减轻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就是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科学施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氮磷肥的投入,增加钾肥和微肥的用量,提高土壤本身的调节能力。
2.3 选择抗性品种 种植耐连作的马铃薯品种,也是克服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措施。马铃薯品种选育时,可以注重选择耐连作的品种(如耐盐害、耐病虫害)。
2.4 土壤消毒 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对土壤进行灭菌可以减轻连作障碍。马鈴薯出苗后,将多菌灵等药剂溶解后灌到植株根部,对土传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马铃薯生产田喷施抗重茬药剂也能减轻连作的危害,增加产量[7]。
参考文献
[1]陈晓华,陈晓瑞.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C]//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北京: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5:86-92.
[2]朱英,孙权,李建设,等.宁夏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及防治途径[J].农业科学研究,2013,34(2):85-88.
[3]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等.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9):714-717.
[4]王淑兰,丁虎银,柴忠良.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与防治措施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38-39.
[5]秦舒浩,曹莉,张俊莲,等.轮作豆科植物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速效养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40(8):1452-1458.
[6]曹莉,秦舒浩,张俊莲,等.轮作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3,22(3):139-145.
[7]彭绍峰,赵爱菊,张春强,等.应用抗重茬药剂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0(1):44-45.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