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荣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激发自主阅读兴趣,提高自主阅读效率。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内外阅读教学,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推进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自主阅读 兴趣 创造力 积极性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33-01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也是学习工具。它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全面走进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无论年龄长幼,无论你接不接受,有没有能力接受,作为教师都要与时俱进。我们学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教育大环境的变革,促进了我对信息技术教育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探索,我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应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设备和软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学生提供直观阅读信息,让学生阅读理解的兴趣更浓厚,阅读效率更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收效甚佳。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的作用是多么大。对于阅读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动力之一。阅读兴趣的形成是自主阅读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阅读心理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在这种转化过程中,需要老师施以适当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直接阅读素材,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创造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奠定了兴趣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根据文本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制成动画让学生观看,就能很容易的明白文本所要表达的道理。例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学生很难通过阅读和想象理解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淤泥里的铁牛捞上来的过程,如果学生观看了用动画制作的打捞的过程,就轻松理解了捞铁牛的原理。更能体会怀丙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才能,学习他善于动脑解决问题的精神。有了阅读兴趣,阅读的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自主阅读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感悟、理解和想象力,使阅读达到最佳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
自主阅读是学生感知、理解文章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是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自主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用计算机把知识点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學习的内因。让学生带着明确目标并主动为目标的完成而自主阅读,促使学生以积极、饱满、活跃、清晰的阅读情绪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能力,围绕中心和核心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在《病房里的故事》教学中,引入时我利用电子白板放映了幻灯片:两张铺着洁白床单的病床,挂着白色窗帘的窗子,两扇不同情境的窗子(一扇窗里是美丽的春日景色,另一扇是灰黑色的水泥墙)目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疑问。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同一扇窗子不一样的景色?我适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了目标之后都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这一节课由于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仅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阅读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某些教学程序,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简化,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