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静
[提要] 基于吉林省200位创业农民样本,构建创业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与“人文社会”对于农民创业绩效有最明显的影响;“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影响居中;“政策支持”与“创业教育”的影响最弱。为此,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扶植政策、注重打造典型、借助社会力量等方式,提升农民创业环境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吉林;创业环境;创业绩效;农民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吉林省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阶段性成果(吉林省教育厅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55号)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3日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战略焦点,而农民作为“三农”体系中的关键维度,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国家致力于构建创业型经济体系,农民自然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创业主体,但农民限于资源禀赋、商业认知等方面能力的欠缺,其创业绩效一直并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农民自身发展特点,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创业环境成为了提升农民创业绩效的重要一步。学术界关于农民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影响两个方面。例如,朱红根、刘磊、康兰媛(201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包括政策支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创业氛围环境、科学文化环境等拥有七个外源潜在变量的评价模型,并基于江西省35个县的创业农民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而政策支持环境则是通过金融服务环境对农民绩效产生影响;周菁华(2013)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男性劳动力人数、城市亲友数量、家庭距城镇距离等均是影响农民创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评价农民创业环境的实效性奠定了基础,但现有研究普遍存在样本数量过少、模型结构不清、探索与验证混淆、参数说明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研究假设
综合学者相关研究,从“政策支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创业教育环境”、“金融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等七个方面构建农民创业环境。同时,以创业农民“营业收入增长”、“企业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增长”描述其创业绩效表现。
毫无疑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植政策是构建良好农民创业环境的基本保证,故假设“政策支持环境”对于农民创业绩效有直接影响。此外,创业教育的效果以及地方人文社会环境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所以将“政策支持环境”设定为“创业教育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表明这两者除了会直接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影响之外,也会通过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植政策间接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影响。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创业绩效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假设“经济发展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有直接影响。此外,由于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金融机构的投资意愿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直接相关,所以将“经济发展环境”设定为“金融服务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表明金融服务环境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创业绩效,也会通过地方经济发展间接影响农民创业绩效。
众所周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创业人文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如果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类型相对较多,各类信息的传递及时而丰富,则人们的思维比较开阔,商业典型的辐射也比较明显。所以,将“经济发展环境”设定为“人文社会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表明人文社会环境不仅会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地区经济表现间接影响农民创业绩效。
考虑到地方自然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情况也会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影响,所以将“自然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两个指标加入到评价模型之中,假设其会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直接正面影响,但未设置中介变量,并假设“基础设施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优于“自然资源环境”。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对吉林省创业农民的调查,本次调研重點走访了吉林、九台、磐石、图们、德惠、农安、桦甸、舒兰、榆树、永吉、蛟河等地,涉及吉林省27个乡镇,调查对象为“农民老板”,包括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工商户、特色种植业业主、家庭农场负责人等,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率为92%,有效问卷率为87%。受访人群中男性占比达到91.2%,创业农民的平均年龄为42.3岁,初中文化水平占比较高,42%的创业农民接受过创业类培训,83%的创业农民有外出打工的经验。
吉林省农民创业环境实效性评价模型包括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结果变量为“农民创业绩效”,包含3个描述性指标。调研时采用李克特五级评价量表,回答选项设有“完全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相应赋值为5、4、3、2、1,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表1)
(二)模型构建。课题组遵循理论先验性原则,根据已有的关于农民创业环境的研究成果,结合吉林省农民创业环境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农民创业环境实效性评价模型。模型包括5个外因潜在变量,分别为“人文社会环境”、“创业教育环境”、“金融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两个中介变量,分别为“政策支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1个内因潜在变量,即“农民创业绩效”,模型中共包含34个观察变量,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
此外,为了保证模型的识别性,将5个外因潜在变量设置为存在共变关系,外因测量变量、内因潜在变量、内因测量变量增列误差变量,路径系数固定为1,将测量指标A1、B1、C1、D1、E1、F1、G1、H1的路径系数限制为1。至此模型中共有变量79个,包括34个观察变量和45个潜在变量。
(三)模型估计。运用AMOS24.0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正态性检验与异常值评估结果显示,数据的偏度系数处于-1~1之间,峰度系数与标准误的比值小于2,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对假设模型与数据的适配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通过辨识,整体适配的卡方值为1281.901,自由度为506,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拒绝虚无假设,表示假设模型与数据间无法契合。查看各路径回归系数发现,“自然资源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12,估计参数标准误为0.918,临界比值为0.667,显著性概率值为0.505,该路径不显著。在初始模型中,假设模型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无法适配观察数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模型需要进一步修正。
(四)模型修正。由于初始模型没有通过适配度检验,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首先删除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的影响路径,即“自然资源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路径。重新进行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重新调整之后的模型整体适配的卡方值为623.766,显著性概率值p=0.012<0.05,拒绝虚无假设,假设模型与数据仍然无法适配。随后,基于AMOS24.0统计分析软件给出的模型修正建议,依次增列M.I.值大于5的误差变量间的共变关系,直至显著性概率值p=0.052>0.05,接受虚无假设,假设模型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与观察数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完成匹配。假设模型的具体适配度指标如表2所示。(表2)
运用AMOS24.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模型中外因潜在变量与内因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图2)
由表3可知,政策支持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金融服务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力较高,经济发展环境、创业教育环境与基础设施环境的影响居中,这一结论与之前假设存在一定的差异。(表3)
(五)模型解释。课题组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吉林省农民创业环境具体特点构建了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并利用200个创业农民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部分结论与之前假设一致,但也有一些问题与之前假设存在较大出入,模型具体解释如下:
首先,自然资源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与之前假设相悖,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吉林省的自然资源条件相对有限,且近几年政府加大了企业对于自然资源使用的管制,故减少了该项指标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力。
其次,政策支持环境与创业教育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这一结论也与之前假设存在较大的出入,主要是因为政策的落地有一定的时滞性,且吉林省的农民创业教育处于起步期,更多的培训内容仍是以技能提升为主,实际效果仍有待考察。
再次,金融服务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效果较大。这一结论与之前假设一致,地区金融服务能力是保证农民创业绩效的基础,其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创业氛围的打造也是影响农民创业激情和成绩的关键因素。
最后,经济发展环境与基础设施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低于预期。虽然经济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两项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其对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却低于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吉林省在近几年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迫使很多有资源的农民创业者纷纷寻求“外援”,借力外省的经济实力,故减弱了本地经济环境的影响权重。
四、政策建议
课题组针对模型的验证结果及吉林省农民创业环境中存在的缺欠与隐患,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细化创业扶植措施,保证政策的落地性。吉林省现有农民创业扶植政策相对有限,且缺乏创新性,政策的宣传和落地主要落在了村镇干部的头上,所以很多政策能否带来实际效果主要依靠干部的能力和意愿,这一现状自然抑制了政策作用的更好发挥。所以,在完善吉林省农民创业环境的过程中,务必细化创业扶植政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能中的各类“难题”给出具体的帮扶措施。此外,创业扶植政策应该设定专门的宣讲人和责任人,保证信息的传递以及农民创业难题的及时解决。
(二)注重创业辐射力量,发挥干部带动作用。吉林省的农民创业者主要是生存型创业,创业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质量,其创业项目的选择及经营方式多是借鉴“身边人”的做法。所以,在构建良性创业环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打造农民创业典型,提炼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积极做法和经营智慧,并及时传递给同类创业者,激发农民创业圈中的鲶鱼效应。此外,鼓励村镇干部将创业项目与扶贫任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创业农民的协同作用。
(三)借助各类社会组织,提升农民商业认知。吉林省的农民创业者根据其“身份”可以分为四类,包括村镇干部、返乡农民工、“资源”大户和“原住民”。这其中的“原住民”指的是既无外出打工经验又无创业培训经历的农民,他们主要是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从事一些传统业务,而由于缺乏商业认知,致使其企业难成规模。而村镇干部、返乡农民工、“资源”大户虽然拥有一定的创业资源和能力,但同样限于商业头脑的缺乏,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规模化发展。所以,应该尝试借助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开拓农民创业者的眼界和人脉,提升农民商业认知。
(四)塑造良好创业氛围,提高机构投资意愿。吉林省农民创业实效性评价模型估算结果显示,人文社会环境对于农民创业绩效的提升拥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应继续打造良好的创业舆论氛围,塑造农民创业典型,以典型的力量打开口碑。但在塑造创业氛围的过程中切记胡吹乱侃,要以真实的人物和企业作为素材,让农民理性认识创业,不盲目崇拜,也不一味畏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将投资焦点转向农民项目,拓宽农民创业者的融资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红根,刘磊,康兰媛.创业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1.
[2]周菁華.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66个创业农民的调查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5.
[3]赵媛,王远均,薛小婕.大众创业背景下的我国农民信息获取现状及改善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2016.2.
[4]周宇飞,兰勇,贺明辉.新农村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