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松涛
浅论中央厨房的技术平台建设
文|林松涛
在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央及各级地方和行业媒体等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媒体融合转型实践。从整个传媒行业来看,媒体融合发展是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技术平台三位一体的融合和变革的过程。
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的全社会普及背景下,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高速发展与成熟落地,媒体的内容创作与传播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来提升媒体的生产、传播、决策、指挥等业务应用成效,如何应用技术平台配套于集团融合发展的整体业务体系,成为媒体当下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媒体的技术支撑平台也被各传媒集团空前重视,在传媒集团的融合运转体制没有成熟转型之前,通过技术引领的模式来推动转型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传媒集团的深度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平台。
今年初,刘奇葆部长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重点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以“中央厨房”即融媒体中心建设为龙头,创新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在这次座谈中提出“中央厨房是标配”的概念。既然是标配,那么所有媒体的技术部门都要围绕“中央厨房”的龙头工程来建设支撑集团融合转型的技术体系。
“中央厨房”最早在2014年底已经被国内部分媒体所提及,彼时界定“中央厨房”工作流程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而不同的媒体则对此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中央厨房”是采编发体制的变革;有的认为“中央厨房”核心是中央指挥大厅;有的认为“中央厨房”是完整的技术体系等。今年刘奇葆同志明确提出,“中央厨房”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应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这两个层级是“中央厨房”的核心部分。
因此从技术平台来看,各家的“中央厨房”建设可以有所差异,但其基本标准已经被规范:一个工作平台、一个技术支撑体系、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和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笔者从多家媒体的相关建设经验来对“中央厨房”的“四个一”进行理解和分析。
工作平台是媒体集团所需要建设跨媒体多业务单位的融合指挥大厅和多业务单元人员的集中办公平台,保证融合人员能够混编一体化办公。这个工作平台建设需要有:集中办公的采编发硬件办公平台、数字化大屏、即时通信系统、统一认证平台等主要系统,在工作平台需要将后台各系统的数据集成供大屏或指挥使用,所以工作平台还需要集合不同异构系统的数据总成。工作平台的指挥大屏在各媒体的应用不尽相同,有“展示模式”与“实用模式”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指挥大屏应对于宣传和“展示模式”方向上,可将大屏的设计做到极致,以丰富、动效和美观的可视化展现无疑会获得领导和所有人的赞誉;大屏“实用模式”与常态的中央指挥则需要提炼数据交互场景,以文字列表+简洁可视化展现更能让领导把握重点、聚焦内容,并做到即时的中央现场指挥。指挥大屏还需要结合报道指挥的模块集成,能够发挥前台记者与后方编辑或领导的实时视频对话和与直播等功能,以实现信息即时传递与沟通协调。工作平台的人员一体办公,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来保证如何将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从“相加”到“相融”。相融不仅是办公位置的融合而是工作模式的真正融合,这里不再多述。
技术支撑体系,主要是确保为多渠道的融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这里的技术保证不仅仅是基于软硬件环境的采编发网络稳定运行的技术基础,而是涵盖了线路、带宽、网络、安全、存储甚至是支撑传媒集团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体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技术体系必须能够与时俱进,确保未来N年内媒体集团内的技术支撑不被很快淘汰换代。这就需要针对“中央厨房”的技术支撑体系需要有专业的技术运营管理团队,并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支撑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与互联网的DT时代相接轨。
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融合理解。有完整将全渠道采编彻底融合的一体化实践案例,也有保留原有独立渠道采编而在数据层融合的积木式案例;有一次性全量建设的平台级系统,也存在存量改进的迭代升级系统。无论哪种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推动方式,殊途同归,其目标都是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以适应报、网、端、微、视等方面的融合生产与传播,充分利用VR、H5、短视频、无人机、直播、数据新闻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按照以往媒体技术系统建设的惯性思维,以采编流程为中心出版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内容的数字化出版,但是仅有效提升采编效率是不能够真正发挥中央厨房的优势,无法真正实现采编流程的制度化重构和优化。通过对刘奇葆同志讲话精神的分析,我们发现包含了大量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如一体化稿库资源库的加强、背景资料和素材的提供、新闻线索的获取与研判等大量基于DT以内容资产为中心的思维贯穿其中。这就需要在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需要自顶向下来确立技术平台建设的中心骨架,勇于打破原有系统的枷锢和瓶颈,构建一套先进、稳定、开放的内容生产管理平台。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底层的统一,更有利于内容数据的相互流转,并能够提炼系统流程运转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健康高效运转的自我优化。
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作为媒体生产的后续环节,可以说是媒体流程再造的最为重要的一环。传播效果的数据量化在以纸质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体系中是无法获得的重要数据,也是传统纸媒无法构建闭环的重要缺失。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媒体集团的内容多元化发布,更加需要这些量化的传播效果监测数据来反哺到选题和生产环节。传播效果监测系统建设重要性可以辐射到众多的媒体业务场景中。如:①传播效果监测数据可以直观了解本集团从个人到部门到媒体到渠道下,多形态多维度的传播量化数据;②传播效果监测可以了解到集团在某事件或指定时间范围内自身影响力数值,并能竞媒跟踪影响力进行比对;③传播效果监测可以及时通过了解本媒体稿件的传播情况而对后续传播内容和策略进行调整;④传播效果监测的稿件影响力可以直接应用与选题分析供集团领导决策;⑤传播效果监测可以通过对传播路径和关键节点的深度分析来确认主要传播渠道,为广告收益和用户沉淀提供帮助;⑥传播效果监测可以为传媒集团优化改革考核绩效体制提供量化数据支撑;⑦传播效果监测可以通过传播数据分析以获取涉及非法侵权转载的相关信息以提供确权数据来实现版权保护等。
通过对刘奇葆的“中央厨房”指示结合项目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央厨房”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主体框架。在实际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不同媒体结合了自身的特色对“中央厨房”项目落地有不同方向的偏重。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中央厨房”建设模式不同;即使中央级媒体的“中央厨房”建设方向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媒体由于有地域、体量、资本和思维的差别,同样导致“中央厨房”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照搬硬套;在行业产业报的建设上,除了满足于行业内容生产传播外,“中央厨房”更需要结合行业资源和行业知识,通过“点菜式”的个性化生产来为整个行业提供相关的政务服务、资源服务、知识服务和用户服务等。
在媒体领域,针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拓尔思提出媒体的未来在于数据加服务的深刻洞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媒体“中央厨房”深度融合,推出了TRS新一代融媒体智能生产传播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智能生产与传播、媒体大数据、传播分析和运营等核心系统,帮助媒体优化组织架构、实现智慧决策和沉淀用户价值。
拓尔思公司的中央厨房融合生产有六大核心系统组成:数据资源融合平台、融合生产创作平台、传播效果分析平台、选题策划分析平台、协调指挥调度平台和用户资产管理平台。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管理了从源稿到成品、从在线到历史,涵盖文、图、视、微、端等全渠道稿库,通过资源汇聚向编辑记者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应用。数据资源平台结合融合生产创作平台能够实现面向媒体集团的多级厨房的联立兼容,完成内容多渠道分发,并能够对跨媒跨渠道信息进行融合监管。通过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先进技术,实现将资源库升级为知识库的全新应用,成为媒体集团“新闻+服务”的核心数据资源中心。
融合生产创作平台通过统一的平台支撑起了包括纸媒、网站、数字报、手机报、APP、微信、微博、大屏、H5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内容生产平台。通过流程引擎化的适配结合内容资源语义和背景的自动匹配,以知识服务的方式实现智能创作辅助。
传播效果分析平台将传统的新闻作品转化为互联网产品。通过转载、阅读、互动三个维度分析来实现媒体原创文章的传播指数量化;通过本地数据+拓尔思数据云服务+元搜索三种技术互为补充,以确保传播数据的精准化。在项目中成功应用于媒体的绩效管理、传播力指数、媒体影响力、选题反馈、竞媒分析和版权追踪等业务板块。
选题策划分析平台以数据思维转化为业务智慧,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文本智能服务,来为媒体提供个性信息监测、线索发现、头条爆料跟踪、行业及地域热点聚类、事件深度分析等一系列大数据服务体系统,构建了推荐、传播、事件分析、知识服务和热点追踪共5大类数十个维度的落地业务场景。
协调指挥调度平台突出了移动化、扁平化和可视化的特点,涵盖了任务指挥、突发调度、稿件指挥、选题指挥、沟通指挥、应急指挥、融合监控(供稿用稿动态、实时发稿情况、实时流程展现)等应用模块,并结合大屏的数据集成以实现“中央厨房”工作平台的指挥中心。
用户资产管理平台将用户及用户行为作为内容的重要组成,对内实现业务用户的统一管理,打通了系统间信息流转的脉络;对外实现用户资产中心,不仅将静态和动态用户管理,并对用户欣慰进行收集和来管理、结合用户画像系统、智能语义标签完成集团的巨量用户沉淀服务。
平台已在国内数十家重量级媒体集团得到成功应用,重新定义了融媒体时代媒体行业的信息技术架构。
林松涛,现任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新闻出版事业部总经理,有15年的媒体行业技术平台的建设经验,多个实施的大型项目荣获了国家与行业应用奖项。长期为国家级、地方级和行业级的媒体服务,项目上主持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经济日报社等多家中央媒体的核心系统的建设;近两年媒体融合发展阶段,规划并参与全国数十家等媒体单位的整体融合转型项目,并直接负责了浙江日报社和新华社等媒体大数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