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踢皮球” 宗棠忙文化
徐志频作家、评论家,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
左宗棠在大战来临之前醉心文化事业,不是偶一为之。在左氏看来,天下之所以大乱,生灵涂炭,源头在人心大坏,要改善人心,关键靠文化
从1862年1月开始,左宗棠将主要精力从忙打仗转到关注文化上来。
难道太平军这么快就基本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不是。原来,太平军七大军事领袖与左宗棠相继交手后,发现都不是对手,内心惧怕,开始避楚军锋芒,另寻弱敌。
浙江经济富得流油,全省防务虚弱不堪,是理想的弱敌。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率先突破浙江省防,1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去,江西前线眨眼变成后防。
左宗棠为什么不赶紧追杀过去?这事需要征得朝廷批准、浙江巡抚衙门同意。浙江巡抚王有龄倒是早早发来邀请函,闽浙总督庆端也期盼甚殷,但朝廷没批示,楚军不能动。
古代巡抚、总督,号称封疆大吏,实权广大。地方政府行政、公检法、民政成员组阁,包括省政府秘书班子的搭建,除了部门一把手由朝廷任命,其他全由巡抚、总督自费开支、组阁请人。
曾国藩此时正处在权力上升的转折关头,他名义上仍是兵部侍郎,奉旨督办苏、皖、浙、赣四省军务。手握绝大权力,需要军事实力支撑,这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怎么为左宗棠谋得浙江巡抚实职?总不能要朝廷开除王有龄再任命。综合权衡,曾国藩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太平军清洗完浙江,再安排楚军去收拾乱局。
活该是浙江省政府领导班子要覆没,都到这个关键时候了,于公于私,楚军有诸多借口和理由不来救助,此时若以相当数额的军饷诱惑,左宗棠也许会提前救急。但提到军饷,浙江巡抚王有龄却推给闽浙总督庆端,理由是总督衙门在福州,这事儿需要上级支持。庆端接到信,心里也许感到好笑。根据清朝规制,总督、巡抚同属封疆大吏,没有明确的上下级界限,你杭州前线不急,我福州后方急什么?借口推给江西。
江西巡抚沈葆桢打开信一看,心里估计笑岔气了:庆端兄,您跑题了吧?江西是前线时我还有借口敢拖欠楚军五个月军饷,现在要我出钱支持他们打浙江?话不是这么讲的。干脆装聋作哑。
办事最怕内部踢皮球。左宗棠可等得起。都火烧眉毛了,眉毛不急胡子急,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左氏不急,他忙起文化事业来。
文化确实是左宗棠一生的兴趣所在。要知道,40岁出山前,他原本打算终生隐居湘阴做学问,以著作留世的。
《致霖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一》一信中“郭大叔为叔容阅定诗稿刊行,我之私怀亦慰”一句,指郭嵩焘为张叔容编辑出版诗集一事。
张叔容是左宗棠妻弟张声玠排行第三的儿子。张声玠与左宗棠同年入赘湘潭周家,娶了周诒端的妹妹周茹馨。两家同住桂在堂,左家居西屋,张家住东边,中间只隔一个院子。
周茹馨婚后,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周诒端却接连生了三个女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左宗棠遭遇湘潭邻里诸多嘲讽,加之连续三次会试落榜,屋漏偏遭连夜雨,压力可想而知。
张叔容是张声玠三个儿子中最英俊聪明的一个,左宗棠见了爱得不行。两家经常一起聚餐,左宗棠爱喝酒,而且酒量不错,对喝至半酣,便借酒兴掏出心里话:妹夫,你看能不能将叔容过继给我?张声玠听罢,呵呵地笑。他自己也最喜欢这个儿子。
左宗棠这句话传到岳母娘王慈云耳里,她存心了。慈云老人会看相,知道女儿诒端千金小姐,体气虚弱,难以怀上儿子。她相中周诒端的丫环张茹,此女身子骨结实,是生儿子的料。慈云老人主动要求左宗棠纳她做妾。张茹果然不负期望,接连生了三个儿子。
两连襟的遭遇也不同。张声玠仕途通畅,他以举人身份参加朝廷组织的官员选拔考试,考取直隶州知县,全家迁往河北。但随后厄运袭来,1847年,张声玠因一场意外,骤然病故,长子文保、次子癸保20天内也相继莫名其妙死亡。妻子周茹馨欲哭无泪,带着季子张叔容,孤儿寡母重新回到湘潭娘家。
身处乱世,对孤儿寡母无疑是雪上加霜。1852年8月,太平军战火烧到长沙,周茹馨被迫带叔容到柳庄避祸,情状极为可怜。左宗棠既然早有此心,当即收留叔容,视作己出,安排他与孝威、孝宽一起在湘阴县白水洞读书。
左宗棠没有看错,叔容天资非凡,内敏外朴,志读有用之学,完全符合左宗棠的“佳子弟”标准。
但上天既然给人一样才能,同时会用这项才能加害人。叔容天资过人,一点就通,他不但过早地读懂了《易经》,而且会用他来算命。也许是少年时代遭遇家庭大变故,他变得沉默寡言。他据《易经》算定自己在咸丰九年(1859)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有大凶。怕母亲知道,他偷偷记在笔记本里。
这天深夜,桂在堂花园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呜呜”声,园池的水像沸腾了,咆哮起来,家丁听到,不敢靠近。等两个舅舅举着火把壮胆过去,叔容半身站在水中,脸微微前俯,手上握着一卷书。救上岸,身体还有温度,但怎么也救不过来。
这个故事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但左宗棠本人就是这么的记的,也没有现场调查取证,因为他也是听说的。左宗棠一生不信风水,但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他不但相信,而且多处纪录传播,什么原因,已不得而知。
叔容死时才18岁,他早慧勤学,留下数百首诗文。左宗棠爱惜有加,胜过亲子,不但为他题写墓碣,还出资为他出版,为这个“蕴奇负异”的少年,留下一笔文化遗产。
左宗棠在大战来临之前醉心文化事业,不是偶一为之。在左氏看来,天下之所以大乱,生灵涂炭,源头在人心大坏,要改善人心,关键靠文化。
为叔容出版遗文,只是左氏计划传播文化中的一项。信中,左宗棠翻刻《小学》《孝经》《四书》《近思录》四种,供湖南读书人阅读,也是出于用文化熏陶改善本省人心目的。他希望孝威能参与进来,做编辑校对工作。
附信:
《致霖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一》
霖儿知之:
尔所寄各书均到,润儿所作文字亦甚顺畅,览之欣然。
尔体气颇弱,周身间有作胀之时,是气血不足之症。须加意保养,节劳逸、慎起居为要。读书可以养性,亦可养身。只要工夫有恒,不在迫促也。
吾近奉督办浙江军务、节制提镇之命,而浙江遍地贼氛,无从下手。杭州危急,宁波亦将不保。金华、严州、衢州所属寸地皆贼,计贼数总在五六十万。而吾除守婺四营外,仅只六千余人,兵力太单,不敷分布。饷事经自办景镇厘金及浮梁、乐平地丁漕折弥补外,尚欠十七万四千有奇。廷旨令江西先解十万两,福建按月解十万两,然皆画饼也。浙江精华全在杭、湖、宁、绍、嘉兴五府,今皆为贼有。杭、湖、宁波城尚未失,而城外皆贼,一时难以飞越,余则皆贼占踞矣。援浙无数万之兵、数十万之饷,虽孙、吴、韩、白复生,亦难着力,吾亦知之。然明知其难,而又不敢避也。
尔曹在家,当时念我军中艰苦万状,勉力学作好人,不可稍耽逸乐。至要至要。
腊月初一日,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