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潘玉良,是中国民国美术史、中国女性绘画、油画民族化这些理论中都无法回避的人物,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温情,充满了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也有着女性独特的艺术视角。这种视角源自于潘玉良的女性意识,而形成这种女性意识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女性意识;潘玉良;时代背景
说到女性意识,这是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的一个概念,是女性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关于女性自身的一种思想意识,对于女性画家而言,女性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她们作品的趣味会与男性画家有所不同。就潘玉良而言,其绘画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绘画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取决于她所生活的时代,她所经历的生活学习,她的情感等等方面。
1潘玉良女性意识形成的时代背景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古今画家,每个人艺术特征的形成都会主动或被动的接受历史环境的影响,有人是主动迎合这个时代,有人则是被动让时代改变。
上个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封建王朝的败落,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的思想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变化,西方的思想文化来到中国,给当时处于正统的儒家思想造成不小的冲击,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对西方文化比较推崇。他们一方面对于西方的思想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坚信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艺术等等方面能够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不是说改变就能完全掀翻改变的,这种一边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一边对西方新兴文化的渴求,让先进知识分子很是矛盾。但矛盾的出现并不代表会停滞不前。在艺术界,大胆的尝试就已经开始,很多美术工作者尝试接受西方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引进素描、水粉以及油画等方面的学习,使中国美术向现代美术逐步过渡,当时思想先进的教育家们,也将近代社会的变革进步与美术的启蒙转变联系在一起,从救国救民的角度呼吁中国美术向西方美术靠拢。
除了思想上,在实干上中国美术也有了质的改变,美术专业学校的建立,把向西方美术靠拢的理念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实践,这就是中国崭新的美术教育面貌,专业的美术院校一上海美专为代表,在各地都是艺术运动的中心,这类学校可以综合中西方美术的精华,又因为在创办初期将自己的教学和社会进步挂钩,而使他们更具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就是招收女性学生,这就让一批像潘玉良这样的人能够接触艺术,爱上艺术,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甚至走出国门游历欧洲,对中国美术乃至世界美术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潘玉良出身底层,有人说潘赞化是她的贵人,但深层次想一想,如果没有社会的变革和艺术界的探索,潘赞化能够给予她的仅仅是从青楼解脱,做一个被疼爱的小妾,在那样的环境下,她的出身和经历潘赞化又能保护多久,都是未知数。正是因为社会的变化、文化的冲击、艺术的进步,让潘玉良得以进入学校,走出国门,成为教授、画家、雕塑家。
2潘玉良女性意识形成的学习经历
潘玉良从艺六十年,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尤其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她经历了从国内到国外,多个国家和学校的学习历程。
1917年,22岁的潘玉良在爱人潘赞化的引荐下,向洪野教授学习,作为上海美专的老师,洪野教授可以算作是潘玉良艺术道路的启蒙老师,洪野教授相传是自学成才,其绘画以国画、书法、彩墨见长,他还主动地将西画技巧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潘玉良从洪野处学习到了西方传统绘画的理论和技能,这对潘玉良艺术思想和绘画意识的形成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上海图画美术院(也称上海美专)是由刘海粟、张聿光、丁悚等人在1911年联合创办的综合美术学校,1919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女班,潘玉良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上海美专学习的。也由此开启了她专业道路的新方向。学校倡导写生,包括室内写生和室外写生,认为写生能够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拉近繪画与生活的距离,能够表现更为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更为可贵的是,学校并不是意味的学习西方绘画,在学校的教学中,也保留着中国传统绘画课程,包括国画花鸟、山水、书法、篆刻等课程,国画名家张大千和黄宾虹在那里给学生们授课。潘玉良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下学习,也方便她一边学习西方传统绘画,一边向国画大师学习,临摹名作,集众家所长。与其说上海美专教授了她足够的专业知识,还不如说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氛围对潘玉良的影响更大,毕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力。
在上海美专学习两年后,迫于国内氛围的压力,潘玉良从上海美专退学,考入法国的里昂中法大学继续学习,之后转入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一个专门培养美术人才的学校,潘玉良在这里学习到了最纯粹的西方绘画,由于专业出众,1924年6月,凭借自己的努力加之西蒙教授的推荐,潘玉良成功考入法国美术最高殿堂——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自由的艺术氛围与之前在国内的压抑状态不同,优越的师资条件也为潘玉良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她在学习传统绘画的同时,也关注当时的欧洲比较流行的艺术形式,像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等等,这都让她从中找到艺术的灵感和可以为我所用的营养。她的绘画作品开始出现了印象派光影表现的技法,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写实主义的样子。1925年,潘玉良考入了她学习生涯的最后一所大学——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在这里她开始接触雕塑,也能够近距离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大量艺术瑰宝,她也在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皇家画院的女性画家。
3潘玉良女性意识形成的情感历程
如果说社会环境和学习经历是潘玉良绘画中女性意识形成的客观条件,那么潘玉良女性的身份和她的情感经历则是这种女性艺术形成的主观必要条件。
潘玉良有着坎坷甚至悲惨的童年,先是父母双亡,年仅8岁便成了孤儿孤苦伶仃,跟舅舅生活六年后被卖到了芜湖的怡春院成为了一名青楼女子,17岁的潘玉良遇到了时任海关督察的潘赞化先生,潘赞化被她的才情所打动,瞒着家里的正室纳她为妾。一般人纳妾或是贪图美貌、或是传宗接代,潘赞化则不然,他对潘玉良更多的是欣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真爱”。他给潘玉良找教书先生,发现她对绘画有天赋时,引荐洪野教授教她绘画,在她在国内备受压力无法立足时,送她出国追求理想,在潘玉良的心中,艺术其实和潘赞化先生一样的重要。这在潘玉良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见她的这种爱,包括对潘赞化先生的爱,对潘赞化儿子潘牟的爱,《我的家庭》绘制的是家庭肖像画,画中的潘玉良坐在椅子上正在作画,爱人潘赞化和他儿子潘牟站在它的背后正聚精会神的欣赏着作品,这是她心中的家庭像,有爱人有孩子,其乐融融,她曾经为潘赞化怀过孩子,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保住,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有人说画面中的潘玉良有意识地突出女性的意识,她是构图的中心,是妻子、是母亲,是女画家,这似乎都在强调着女主人的权威。在她旅居欧洲的几十年里,她将爱和思念也在作品中尽数表现出来。
纵观潘玉良60年的绘画经历,不难看出,潘玉良的画既不被西方绘画准则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也没有受制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原则,而是集众家所长探索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情绪是她非常看重的,女性意识通过她的画笔流露到绘画作品中去,让人们在欣赏她的绘画作品时,看到她的一生,她的爱情,她的思想,她的一切。
参考文献:
[1]刘海粟著.《女画家潘玉良》[A].齐鲁谈艺录[C].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年.
[2]徐虹编著.《女性:美术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林语堂著.《女性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
万娣(1986~),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