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11 08:08何秀琳王丽萍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出院效能住院

何秀琳,段 伟,王丽萍

·临床护理·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何秀琳,段 伟,王丽萍

目的 探讨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准入标准的110例青年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得分、自我效能量表(GSES)得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及再次住院率的差异。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青年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恢复功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脑卒中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青年卒中;出院计划模式;连续护理;健康行为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的特点[1],是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国内外研究显示[3-4],青年卒中(18~44周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45周岁的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15%的患者出现严重伤残,若得不到有效预防,30%患者在5年内将发生第2次中风。出院后,由于对康复知识的缺乏、居家康复水平低下等因素,使得患者在院内已取得的康复效果不能得到连续性和有效性的保障[5]。出院计划模式,是指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地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医护人员及医院各部门共同制定计划,以满足患者(家属)出院的治疗和康复需求[6]。连续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质量和预后,也能减少医疗开支。我院神经科将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青年卒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1日-2016年 6月1日我院神经科青年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初发者并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7]。②意识清楚,无失语、痴呆,目前和既往无严重精神症状者。③年龄﹤45岁。④患者同意能够在宁夏人民医院定期随访者。⑤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曾罹患脑血管疾病。②意识障碍或严重认知障碍。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④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先对研究团队成员进行培训,达到同质化。入院当天收集基线资料,向2组患者发放脑卒中知识知晓度调查表,内容包含饮食知识、安全用药、生活起居、基本知识和康复知识,并且当场收回;第2天采集2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血脂(TC、TG、HDL-C、LDL-C)、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次收集问卷资料和生理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

1.2.1 对照组:给予神经科治疗和护理常规,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坚持康复锻炼、合理饮食及定期复诊。

1.2.2 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计划护理,包括评估患者关于脑卒中知识及健康的需求,团队成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发放《脑卒中健康行为手册》,出院后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

1.2.2.1 入院当天:护士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说明出院计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团队成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出院时的可能状态,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共同制定出院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1.2.2.2 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脑卒中健康知识手册》,由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采取小讲座的方式详细讲解手册内容,强化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1.2.2.3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指导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戒烟戒酒。康复护理尽早介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肌力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训练,每周5次,每次≥1 h。可自行锻炼的患者,每次≥40 min,每周3~4次的中等有氧运动。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定期由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及时调整运动方案,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

1.2.2.4 出院后延续护理:每2周电话干预和家庭随访,评估自我管理效能,适时改进措施;微信群组管理,将研究对象加为微信群,分享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心得。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次收集问卷资料和生理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

1.3 评价指标

1.3.1 健康促进行为方式评定量表Ⅱ:用来评价健康行为水平,包含6个子量表,共52个条目,分别为健康责任营养、自我实现 、运动、人际间支持和压力应对。采用李克特 4级评分法,计算量表的总得分和各子量表的得分,各子量表的得分均为各条目的平均分,得分为1~4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经检验,该量表信效度为92.7%。

1.3.2 自我效能测量表:用于测定患者的自我效能,该量表总得分为各项目的平均分,每个项目得分1~4分,总分10~40分,得分越低表示自我效能越低。

1.3.3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动作、自我照顾活动及行动相关活动。总分0~100分,>60分为良好,<40分为差,总分分值越低,依赖程度越高。

1.3.4 再次住院率:指2组患者出院半年内因新发脑卒中再次住院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结果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再次住院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干预组健康行为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可改善青年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水平得分比较(分,±s)

2.2 2组患者自我效能的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可提高青年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s)

2.3 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干预组的上升幅度较大,表明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青年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比较(分,±s)

2.4 2组患者1年内疾病加重及再次住院率的比较:实施干预1年内2组患者的疾病加重及再次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青年卒中患者的疾病加重和再次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见表4。

表4 2组患者1年内疾病加重及再次住院率的比较±s)

3 讨论

3.1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改善了青年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脑卒中发生与个体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可降低80%的脑卒中风险[1]。健康行为,指个体为了维持健康、促进健康以达到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活动[8]。有研究显示[9],高血压、吸烟和饮酒是诱发青年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交活动有关。对于正处于人生最关键时期的青年人来说,脑卒中是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对事业及生活均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要使青年人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对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干预前的健康行为水平无明显差异;对干预组实施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随干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一方面,出院计划是从入院就通过问卷调查有的放矢针对性制定的,充分考虑到了患者、家属的康复需求,并将疾病相关信息及如何预防脑卒中再发生的健康知识制作成手册,便于患者及家属居家康复使用;另一方面,出院后,团队成员每2周电话随访或上门访视,加强了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及时指导康复进程,督促提醒患者保持健康的行为活动。

3.2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护理提高了青年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10]。自我效能、良好的社会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健康行为水平呈正相比[11]。脑卒中后患者多有偏瘫、口眼歪斜、吞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尤其青年卒中患者出院后仍要面对繁忙的工作和交际应酬,如何有效增强其自我效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坚持健康的行为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患者坚持,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督促与帮助。本研究过程中,在住院期间对患者个体化讲解,对家属团体授课、同步教育,发放康复手册加强宣教;出院后进行连续的护理干预,采用电话随访或上门访视,与多学科人员及时沟通合作,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再次验证了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在提高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上的优势。

3.3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护理降低了青年卒中患者的再住院率:随着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医院床位周转率的加快,患者早期出院转入居家康复已成为必然。因此,全面详尽的出院计划和连续护理会激发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照顾能力。本研究显示,为期1年的干预期间患者疾病加重次数及再次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可有效降低青年卒中患者的再次住院率,这与刘燕[12]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干预的核心是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由护士主导的家庭健康计划,是一个有效、协调、连贯的过程,它可以有效恢复患者功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脑卒中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1] 刘华玲,时艳霞,朱海萍,等.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81-985.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中国卫生统计 年鉴[EB/OL].2013-08-28.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ljnj/year 2012/index 2012.html 4.

[3] Bi O,Wang L,Li X,et al.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in Chinese young adults[J].Neurol Res,2010,32(4):366-370.

[4] 张鹏,毕齐.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调查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2,7:264-270.

[5] 秦素萍,高雅琨,高静,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37-1342.

[6] 殷少华,杨文君.基于出院准备服务概念提高脑卒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研究[C].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 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270-273.

[7] 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8] Pender NJ,Murdaugh CL,Parsons MA.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M].5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2006:421.

[9] 毕齐,张鹏.青年卒中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国卒中杂志,2012,7:260-263.

[10] 班杜拉著.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思想和行动的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7.

[11] 徐江华,胡慧,王宁.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87-90.

[12] 刘燕,金奕,赵岳.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8-61.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获基金资助论文。获基金资助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基金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左下角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作者须写清楚具体单位及科室(二级学院)的名称。

10.13621/j.1001-5949.2017.04.0382

宁夏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科研项目(2014-NW-033)

宁夏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 银川 750002

R473.5

B

2016-11-07 [责任编辑]马兴忠

猜你喜欢
出院效能住院
妈妈住院了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快速出院回家对于符合医保出院条件的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是安全的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