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诗惟
摘 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瓶颈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口译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不断推进产生变化——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充当“讲授者”“评价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角色分别为技能的“学习者”“交流者”和“评价者”;并通过高效的生生、师生交互学习,从而提高大学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微课;对分课堂;师生角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使教学活动超越了文本内容而具有了建构知识和生成意义的功能,不仅是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上的成长,教师的生命意义同时也获得提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一改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主导作用,而是注重对学习主体实质性地参与课堂生活品质,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因而师生角色定位自然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依据不同教学阶段和环节中的教与学的任务来确定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架构者与组织者,尽管统筹设计和安排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担当全能角色,而是依据其在不同教学阶段所应发挥的功能与作用来确定其角色的。学生从传统课程中单一的接收者成为新型教学课堂中实践环节的制定者、课程环节的实施者和评价者、课堂效果的评价者。学生的角色更丰富,实现了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一、微课制作者及微课学习者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时间短,内容少,但是主题突出,传播方式多样、灵活。
教师在现阶段主要工作是课程设计。设计阶段包括教学策略、教学顺序、微课要素设计等。教学目标的实现,需根据不同的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组织和传递策略得以实现。
教师同时也是微课视频的讲授者。微课适用于传递陈述性知识,对于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则选用演示法等等。微课内容、微时间、微的特点,需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教学顺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效率。教师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实现环节,其中引起注意、告知目标、讲授新知和组织练习这四个环节为常见、易实现环节。微课呈现方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其要素的设计,主要是对微课形式、微课任务单和微课脚本的设计。下表为适用于《口译》课堂的微课的相关资源要素设计:
微课形式指依据微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使用哪种微课制作方式,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微课任务单是明确学习目标,确保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提醒学生在微课学习之前准备哪些学习材料,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微课的脚本设计指导微课的制作,是微课录制成功的保障。
对于微课制作的五个指标评分如下:
微课是否使用得合理,是否使用得当,应当由微课的制作者和使用者——教师与学生来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微课的制作进行评价以及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进行对比。分别从整体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作品规范、教学活动设计、媒体效果等五个指标,按照优、良、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次进行了评分。
二、对分课堂设计者与课堂环节的制定者
对分课堂针对师生“教—学”任务的分配和承担,把教师从繁重、琐碎、面面俱到的全覆盖的知识点中解脱出来,教师作为对分课堂的设计者,角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分课堂要求教师工作前移,从实体课堂前移到课前的课堂预设,把传统的课标预设转化为对分课堂的生成性课标、生成性课堂过程和生成性资源的“三位一体”的预设。
本教学假设包括一次完整的口译课程设计。第一次课第一课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本学期的口译教学安排,实战演练,会议翻译模拟,PPT 制作,第二课时布置口译任务。第一次课的课时用于完成教师讲授( Presentation) 环节。第一次课后一周内,学生以小组形式搜索相关资料,也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内容的外媒报道及商务谈判资料,了解经济以及商务洽谈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词句积累和情景模拟等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于答疑时间找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并展示学习日志。第二周内,各小组组员集体讨论各自搜索和自学内容,确定角色及談判大纲,利用微信或QQ 将角色安排及会议关键节点讲稿电子版发送给老师进行修改,并依据老师的修改意见组织语言,在答疑时间向老师展演。这主要完成对分模式的吸收内化( As-similation) 环节。第三周,学生用 15 - 20分钟时间展示模拟会议并完成交替传译,同时展示 6 - 8 张PPT,以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会议主题。第二次课的课时分配分为两大部分: 10 分钟的小组讨论, 15 分钟的组际讨论和教师、学生点评。这主要完成了讨论( Discussion) 环节。至此,第一单元的口译课结束。
学生是课堂环节的制定者,意味着课堂环节的制定并非由教师一人单独完成,教师需将学生在微课阶段所学习内化的知识、信息纳入考虑范围中,换言之,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决定着课堂环节的制定。
此外,由于每位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成长的,他们也就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有不同的选择和接收,会用不同的语言和心境去描述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建构和生成。以第一单元商务谈判口译任务为例,师生互动中对相同的口译任务认知理解时,可能碰撞出多个不同的结果,无论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教师都将其转变为积极的口译实践过程和课标生成的有效材料,这种适当利用生成性资源的课堂,即生成性课堂。
三、课堂环节的引导者及课堂环节的实施者
对分课堂将口译课堂教学过程预设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环节: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讲授环节在微课中已完成,吸收交于学生在课下观看微课视频实现,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检测学生观看视频的理解程度,并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主导,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微课讲授环节,教师只需把握基本框架和重难点。吸收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课下独立学习,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吸收过程,独立完成作业。讨论环节,内化吸收之后,学生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与全班同学和教师进行深入地互动交流。这样,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对等”性变革,师生都有了自己对等的权利和义务,都能够作为主体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所以,有两个核心要素需要强调: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把控的方向,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在与己相关的各种关系和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成长为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有效地实现认知、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的积极改变,这种自主“成人”的过程就是生成—“预设—生成”。
任何一堂课的课堂原本都是不存在的,是围绕教学内容,师生在双向交往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是一个动态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才能既充分认识到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创造出具有质性更新意义的生成性课堂。
四、学生表现的评价者及课堂环节的评价者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互动性主体,教师的角色转换总是与学生的角色转换相对应。在对分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和教师角色在互动中不断转换。因此,厘清学生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升教师教学与指导的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从知识的初步“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交流者”,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师生之间在课堂生活中的关系逐渐由“教—学”转向“导—学”,师生角色悄然发生改变,教师由教学中的权威主导者逐渐转变为辅助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角,经历了由教师引领下的“要我听要我学”到内化阶段的“我要学我要悟”,再到讨论环节的“我要讲我要分享”的深刻转变。
消化环节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关键阶段。教师为学生预留的课后作业,不仅是检测学生课堂听讲情况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作为评价者,在这一环节中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弹性评价方式,建构多元评价标准,尽量避免终结性评价,而应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护。在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中,既要对学生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也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结果予以中肯的反馈,并给出指导性建议;既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激發其学习潜力,又能为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合格基准线,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语
对分课堂保留教师讲授这一传统教学的精华,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分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不必为吸引学生注意去“表演”,而是回归到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正确定位上。对分课堂虽然减轻了教师教学中的机械性成分,但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迅速提高,会督促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中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没有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就一定不会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瑞丰. 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
[2] 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J] .外语电化教学,2014(7).
[3]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2(12).
(本文审稿 王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