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芳
[提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对郑州市打造高端产业基地、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走向国际化陆港城市发挥引擎作用。本文运用PEST分析其发展特点,结合已呈现或潜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原特色;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7日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且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以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对打开河南经济发展之门、聚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汇聚更多高素质人才等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环境分析
(一)现实环境(PEST分析)。郑州航空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可运用PEST分析法全面且深刻地认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在所面临的宏观环境。
政治环境层面,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2014年2月,签订了《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旨在把郑州打造成集全球航空货物集散地、全国区域性高端服务中心、国际化航空城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经济环境层面,河南省是链接东西部经济的重要枢纽,国内陆路交通较发达,郑州自身具有大型交通枢纽优势,为河南发展航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环境层面,河南人口众多,以及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为中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潜能。
技术环境层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个且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如河南航天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众多航空类专业的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输送,为其发展提供政策优惠、人才支持等良好的大环境。
(二)郑州航空港建设SWOT分析
1、优势条件(Strength)
(1)地理交通体系优越。郑州航空港区地处中部平原地带,有利于东西南北各方位航线的建设和多式联运工程的开展,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是拉动中西部地区向外向型经济驶进的火车头;同时,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大大加快经济外向型发展步伐。
(2)自身资源生态环境良好。郑州航空港区地势平坦,南水北调中段工程紧绕航空港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港区可利用土地面积大,且投资成本低、效益好,为规模化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3)文化资源丰富。河南省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文化鲜明,为综合实验区建设、港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契合、中原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接轨提供先决条件。
2、劣势条件(Weakness)
(1)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区域间缺乏有效互动协调机制。机场内部水电暖供应和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外部联动的交通系统尚未形成,郑州航空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深度不够,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现象等制约其综合发展。
(2)产业基础薄弱,集聚效应不足。郑州航空港区传统低端产业多且规模小,尚未形成高端制造业产业链。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与航空业相关的产业不完善,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的发挥不足;更深层面致使实验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强。
3、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国家给予战略支持大背景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将此项工作当作“1号工程”来抓,提出“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的战略构想,为郑州航空港区先试先行、改革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推进,给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为承接高端产业提供结构性优势。
4、面临的威胁(Threat)
(1)航空大都市建设竞争加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2013中国机场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有多个城市依托机场经济发展,且都规划了临空经济区,发展具有很多相同领域,这就加大了区域间的竞争。
(2)高铁发展对航空运输的冲击。郑州市位于我国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上,高铁带来的高速、便捷、舒适的服务以及迅猛的发展态势对航空运输的冲击日趋凸显。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问题
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发展成集航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电与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及医疗、教育、商务休闲于一体,总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的航空城核心功能区,具备中部六省1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其中13条都在郑州的发展优势。2013年郑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货邮吞吐量完成25万吨,同比增长69.5%,增速排名全国第一。当然,取得诸多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经济区发展需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不仅对人才有庞大的需求量,而且对人才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但实验区呈现人才需求与人才开发、供给不对称现象。如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相对较少、跨文化交际能力技巧单一等问题。
(二)實验区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单一,且融资渠道狭窄。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资金,投资依赖过度集中的同时势必造成风险的高度集中;另外,金融机构支持不够,直接融资规模较小,较少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资本工具进行融资,呈现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的特点。
(三)土地开发利用粗放,预留土地意识淡薄。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意识不强,诸多核心地块已经被外围产业瓜分,对未来核心产业的引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入驻造成了障碍。
(四)应对潜在竞争力度不足。鉴于国际及国内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先行发展现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第一,面临中原临空经济区的激烈竞争,比如湖北省武汉天河机场规划建设武汉航空经济区,湖南省长沙黄花机场与周边城市群联动发展航空经济区;第二,高铁的快速发展对航空运输业将带来巨大冲击,高铁同样的高速、便捷、舒适服务,占据了部分民航运输市场,对航空公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机场经济区的发展。
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建议
(一)综合实验区发展方向。具体分析港区的发展方向问题,对航空港区的未来发展进行定位,从而更加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得到跨越式进步。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成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结构优化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区、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绿色智慧航空都市、国际航空文化大都市、人才数量多且质量高的高端城市,探索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实用性强、极具创新性的发展道路。
(二)综合实验区发展建议。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现有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预防出现其他港区建设类似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发挥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步实施人才引进、培养与开发策略。以产业为依托,完善产业链式发展,发挥产业带动人才集聚效应;同时,推行实验区企业与高校间的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加强国际化接轨能力,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
2、提倡融资主体多样化,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多方位引进金融服务机构、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融资制度,利用产业发展等多种措施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进驻实验区建设,改变目前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融资、出让土地使用权等不可持续性发展来解决实验区建设对资金需要的局面,改变融资渠道狭窄、不畅的融资格局,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河南省综合金融体系对港区综合实验区的金融支持。
3、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预防土地闲置。规范征地程序和预留土地规划性指导机制,严格郑州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准入,建立全省、市、郑州航空港区间的用地保障联动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在增强土地预留意识、盘活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存量工业用地基础上防范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现象发生。
4、注重特色文化融入综合实验区建设。河南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中原文化特色,有条件以现代航空运输文化为基础,打造出一个以国际航空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大都市。以航空文化主题,融入如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及曲艺;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汴京灯笼张、清明上河园;嵩山少林寺等中原特色文化元素,凸显航空港现代城市独特风格,提升航空港区文化吸引与文化带动的联动发展模式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郝爱民.航空经济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分类——兼谈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发展策略及路径[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与贸易经济研究中心,2014.8.
[2]張大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秦天枝.加快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的思考[N].科技经济市场,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