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锦鸡图》一个雉类杂交的故事

2017-05-11 18:12彭旻晟吴飞
森林与人类 2017年2期
关键词:锦鸡种间芙蓉

彭旻晟+吴飞

雉类雄鸟通常具有色彩绚丽的羽毛,是中国传统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到了宋代,花鸟画无论在绘画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摆动,双蝶翩翩起舞,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芙蓉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该画采用了双勾重彩工笔技法,锦鸡造型生动,色彩浓淡相宜,层次晕染清晰。画作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花押“天下一人”,表明出自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其创作年代指向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右上方以宋徽宗著名的“瘦金体”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

时光荏苒,历经近900年的《芙蓉锦鸡图》已成为中国的国宝级美术作品。然而,人们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只色彩艳丽的锦鸡属于哪种雉类?头顶羽毛金黄色和腹部红色羽毛是我国特有的雉类红腹锦鸡(俗称“金鸡”)的特征。然而颈部白色覆瓦状的羽毛却是白腹锦鸡(俗称“铜鸡”)的特征。这样由两种不同锦鸡“镶嵌组和”而成的鸟,究竟是对真实动物的描绘还是拼凑臆想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迫向西方世界敞开国门。一些欧美学者开始深入中国开展生物学研究并采集了大量的标本。色彩绚丽的雉类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广泛关注,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漂洋过海被运到欧美进行展出、饲养和繁殖。

1872年,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丹尼尔·吉罗·艾略特(Daniel Giraud Elliot)出版了两卷本的《野鸡雉科图鉴》(A Monograph of the Phasianidae or Family of the Pheasants),在书中不仅细致地描述了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也首次描绘了杂交个体——杂交个体与《芙蓉锦鸡图》中的锦鸡非常相似。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鸟类学工作者先后报道了在四川省发现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自然杂交个体。关于杂交个体的描述也符合之前绘画中的特征。在笼养观察中,两种锦鸡容易发生杂交,且杂交后代仍然具有繁殖能力。由此看来,早在距今大约900年前,中国古代画家忠实地记录了雉类杂交的现象。

其实,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并非个例。自然界中的雉类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在笼养条件下,人们发现原本生活在不同地域的雉类之间也能发生杂交。其中的一些种类可以与多个种类进行杂交。例如,红腹锦鸡在自然条件下会与同一地区分布的白腹锦鸡和环頸雉发生杂交;而在笼养条件下,红腹锦鸡能与黑鹇、白鹇、彩雉、铜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甚至和家鸡发生杂交。对整个雉科而言,目前有记录的种间杂交组合超过180对。种间杂交为传统物种的划定设置了难题:即杂交后代应该划为一个新的物种,还是归为父母本所属的物种?这个问题也影响到其他方面。例如在制定动物保护法律规定时,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两者的杂交后代是否也应该加以保护?

猜你喜欢
锦鸡种间芙蓉
干旱条件对鬼针草和醉鱼草种间相互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三峡库区支流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及影响因子分析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江苏省宜兴市茶园秋季杂草种间生态关系及群落分类
轻嗅芙蓉妆
营养盐输入方式对3种微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