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王星
孔雀,隶属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因其华丽的外形和惊艳的开屏行为而闻名于世,成为最知名的雉类之一。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再到动物园、公园里它们旁若无人地悠闲漫步,人们对孔雀似乎早已熟识。
为什么说是“似乎早已熟识”呢?是因为大部分人对孔雀的了解,并非自以为的那么多、那么准确。事实上,还有不少人惊讶于孔雀竟然是鸡形目鸟类——那不就和我们熟悉不过的家鸡是亲戚吗?
不是尾巴的“尾巴”
但凡见到孔雀的人,大多会惊叹于它们巨大而美艳的“尾巴”。长长的“尾巴”平时被收拢在身后,像是女性优雅的华服,不过这身华服却是雄鸟才有的装束。
雄孔雀的 “尾巴”由多达100-150根羽毛组成,伸展开来1米多长,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多数羽毛的末端具有由红、黄、蓝、紫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纹,开屏时就像一个巨大的彩扇,十分美丽。
其实,组成孔雀尾屏的羽毛并非它的尾羽,而是它的“尾上覆羽”。鸟类的尾上覆羽是指着生在尾羽上部、呈覆瓦状的一系列短的羽毛,通常只遮住尾羽基部。但是,孔雀的尾上覆羽特化延长成尾屏,遮住了整个尾羽。当孔雀开屏的时候,绕到它的身后,就能看见尾屏后面有一把类似鹅毛扇的褐色羽毛,高高翘起展开,托住上面的尾屏,那才是它真正的尾巴。
蓝孔雀和绿孔雀
孔雀属下共有两个物种。
一种是我们在动物园、度假村等地方常常见到的蓝孔雀,也叫印度孔雀。它并非產自我国,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不过其驯养历史悠久,早已被诸多国家引进养殖。
而原产于我国的孔雀则是绿孔雀,也叫爪哇孔雀,古籍中还称它为越鸟、南客,其体型比蓝孔雀稍大。除我国云南部分地区,它还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由于栖息地破坏、盗猎等原因,绿孔雀目前数量稀少,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级别定为濒危,我国将其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凭借两个明显的外形特征,我们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两种孔雀。一是冠羽不同。蓝孔雀冠羽的每根羽毛长度基本相当,仅在最顶端才有羽枝,基部都是光秃秃的羽轴,较松散,呈扇状。而绿孔雀冠羽长短不一,紧密聚集成簇,呈剑形。二是脸颊裸露的皮肤颜色不同。绿孔雀在白色皮肤的边缘,有一大块儿区域呈黄色,而蓝孔雀仅有白色皮肤。
就两种孔雀的雄性个体而言,外形的差异还不止于此。蓝孔雀的脖子披着蓝色丝状羽毛,而绿孔雀的脖子上覆盖着绿色的鳞片状羽毛,颜色迥异的脖子正是这两种鸟名字的由来。此外,蓝孔雀翅上覆羽有白色和褐色交替的虎斑纹,绿孔雀翅上覆羽无斑纹,为或浅或深的蓝绿色。
再说说雌性个体。蓝孔雀雌雄个体的羽色差别极大,雌性个体的羽毛除脖子外均为褐色,全身没有一丁点儿蓝色,要不是看在雄孔雀的份上,叫它蓝孔雀实在是有点儿名不副实。更尴尬的是,它脖子上的羽毛是绿色的,呈粗糙的鳞片状,常常被人错认为是雌性绿孔雀。而雌性绿孔雀远比雌性蓝孔雀艳丽!除了没有尾屏,雌性绿孔雀的羽色与雄性绿孔雀非常相似,仅在几个地方和雄性稍有不同,一是眼前斑纹为棕色,而非雄性的深蓝色至黑色;二是冠羽较雄性更短、更松散。另外,和大多数鸡形目鸟类一样,孔雀也只有雄性才有距。
变异与混血
蓝孔雀人工养殖历史悠久,在养殖过程中,人类选育出了一类全身羽色洁白、可以稳定遗传的蓝孔雀变异品种,这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白孔雀。虽然全身羽色变白,但是扇状冠羽清楚地显示出它的蓝孔雀血统。需要说明的是,白孔雀不是患了“白化病”,而是发生了“白变”。白化个体由于酪氨酸酶异常,无法合成黑色素,其虹膜颜色很浅,眼睛往往呈现红色。而白变个体是源自胚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变异所致,但由于眼睛中的黑色素细胞并不来源于胚胎神经嵴,因此白变动物眼睛的颜色是正常的。除了白孔雀,在人类有意识的选育下,蓝孔雀还出现了尾屏眼斑为白色、翅上覆羽呈蓝黑色、身体羽色蓝白相间或呈各类棕色的诸多变异。
蓝孔雀和绿孔雀虽然是两个物种,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可以产下可育的杂交后代。杂交个体因其混血程度的不同,会或多或少兼具两类孔雀的特征。自然条件下,两种孔雀的分布区域重叠不多,发生杂交的概率并不大。不过人工养殖的状态下,混养普遍,杂交严重。在国内,大多数动物园所称的“绿孔雀”要么是蓝孔雀,要么是蓝绿杂交种。我国绿孔雀的原生地——云南省,大量引进蓝孔雀养殖观赏,部分蓝孔雀逃逸后,也有可能混入野生绿孔雀群污染基因。绿孔雀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了,而当它们的基因被污染,对其岌岌可危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濒于绝迹、识者寥寥的原住民
在我国,除了绿孔雀数量日渐稀少、杂交情况严重以外,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情况:由于其数量稀少、分布地区偏远,加上宣传、科普较少,大多数国人并不认识绿孔雀。不管是在小时候的语文课本、美术课本,还是在各种晚会舞蹈里,我们见到的总是头上长着一把“小扇子”的蓝孔雀置身在孔雀之乡云南,各种宣传海报、雕塑和旅游商品上,也都是清一色的蓝孔雀。而已经濒临绝迹的中国原住民——绿孔雀,却识者寥寥。
其实在古代中国,绿孔雀的知名度并没有这么低,甚至其分布远不局限于滇西南一隅,在许多地区十分常见。从战国至晋朝,孔雀似乎在四川盆地、两广地区、两湖地区、浙江都有分布。到了唐代,便只能在《岭表异录》《北户录》等这些记录两广地区风土人情的著作中看到孔雀的记载了,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有孔雀分布。再至清代,从《岭南杂记》《粤西偶遇》等著作来看,珠江三角洲的孔雀似乎已经绝迹,广东的产区大为缩小,仅广西尚存不少孔雀。鉴于这些古籍对形态的描绘,以及分布区的连续性,这些孔雀应该都是绿孔雀。
除了人类的频繁活动造成生境破坏,滥捕滥杀也是中国绿孔雀分布区不断缩小的原因。南宋的《岭外代答》就有记载:“中州人得一,则储之金属,南方人乃腊而食之,物之贱于所产者如此。”此外,多种捕杀孔雀的方法在古籍中也屡见不鲜。
到了现代,除西藏墨脱等地有极少的观察记录外,绿孔雀我国的分布已缩小至云南部分地区。由于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加上非法盗猎和捡蛋,绿孔雀数量还在继续下降,分布区逐渐缩小。根据1991年-1993年间多位学者开展调查后估计,当时云南全省已仅有800-1100只左右的绿孔雀,分布于20余个县。此后,景洪、勐腊、勐海、蒙自、金平、绿春等多个地区陆续不再发现绿孔雀的踪迹。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保护和研究调查力度,通过利用红外相机等技术,在楚雄等地区拍摄到绿孔雀照片和视频,确认尚有极小的绿孔雀种群,让人为之欣慰。但愿在努力下,这类美丽的鸟儿能够继续在神州大地上世代繁衍下去。
奇特的非洲远亲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热带雨林深处,还分布有一种叫做刚果孔雀的雉科鸟类,不过它并不隶属于孔雀属,而是独立为刚果孔雀属。鉴于和孔雀属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人们将这两个属置于同一个族(介于科和属之间的分类单位)——孔雀族下。
刚果孔雀发现较晚,直到1936年才被正式定名。和体长动辄1米多甚至2米的孔雀相比,刚果孔雀体形较小,仅60-70厘米长,且不具尾屏。雄性通体呈蓝黑色,颈部皮肤裸露,呈红色,头顶有白色或黑色的短而乱的冠羽,雌性则呈红褐色,背部有绿色羽毛,和华丽的孔雀相比,外形寒酸了很多。刚果孔雀婚配方式和大多数雉科的一雄多雌制不同,为一雌一雄的单配制。
刚果孔雀分布范围狭小而分散,数量稀少且繁殖率低,加上战乱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其生存面临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级别定为易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