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 王大鹏
(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7004)
近些年,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被众多研究者们所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其中对动机领域中的自我效能的研究则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学校体育领域内进行的自我效能实验研究并不是很多,多数是经验层面和宏观理论方面的探讨,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探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沈阳药科大学82期(2015级)2个瑜伽班级为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对象,共计10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通过电话、邮箱等工具对体育心理学和学校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对相关内容的意见,完善内容、严谨方法。
1.2.3 问卷法
依据研究内容,制定的体育运动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2份。
1.2.4 实验研究法
在瑜伽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为实验班(52人),另一个则为对照班(50人),采用8周的实验周期。实验过程中,由一名瑜伽教师负责教学,采用双盲实验研究的方法,实验班采用特殊教学因素干预,对照班采用以往正常教学方式方法,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为哈他瑜伽。
实验班采用的特殊教学因素干预包括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响因素,即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和社会劝导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由四大影响因素分别组成的相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2.5 统计法。全部数据处理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完成.
2.1 实验班学生自我效能感各影响因素的对比变化情况
通过8周的实验教学手段干预,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各影响因素上的指标均有所变化,详见表1。
表1 实验班学生各指标变化情况
2.1.1 “成败经验”影响因素变化情况
据表1数据可见,实验班学生由成败经验带来的因素干预刺激效果非常显著,由实验前的19.57分,提升到实验后测得的20.78分(p<0.01)。说明学生在体验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自信心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
2.1.2 “替代经验”影响因素变化情况
替代经验是通过观察他人进行练习时的表现,进而对自身能否完成任务的判断情况。由测得的数据可知,实验得分由之前的16.71分提升到了18.42分,在均值上提高了1.71个单位(p<0.01)。说明老师和优秀学生的标准动作,或者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影响着学生自身自我效能感的变化。
2.1.3 “言语与社会劝导” 影响因素变化情况
言语与社会劝导简单说是包括说服性建议和劝告等语言信息手段的刺激干预。均值变化从16.33分提高到18.15分(p<0.05),表示差异情况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激励和消极的语言暗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提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语言的艺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 “生理及情绪状态” 影响因素变化情况
生理及情绪状态简单说是学生学习时的一种状态。“班杜拉指出,人们常把紧张情境中的生理唤醒作为不良信号加以解读,这会降低对努力成功的判断水平。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的需要。”①测得的数据结果也证实了学生由生理和情绪状态的变化所引起的自信心的提升(p<0.05)。说明这一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
2.2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整体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由表2对比数据清晰可见,实验班在各项因素、指标以及整体自我效能感的前后差异情况均较为明显,数据结果都已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而对照班在没有特殊手段刺激的情况下自我效能感的各项指标和总体水平均变化不大,不构成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表2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整体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在实验手段的干预设计上,研究过程主要施加的刺激变量包括学生对成功的愉悦体验和失败的挫折感受,教师的标准示范和优秀学生的动作展示,鼓励性的言语劝导,以及调整好学生最佳的身体和情绪状态,综合各项指标、因素的作用,再加上一段时间的持续情境教学,使学生的整体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相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这一心理及认知上的变化,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会迁移至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广泛、持久的积极效应。
3.1 在瑜伽课教学中特别适合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和社会劝导、生理及情绪状态各因素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均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3.2 各效能指标是综合对效能信念发挥作用的,学生在对效能指标整合时,运用的规则是因人而异的。
3.3 建议在瑜伽教学,乃至其他体育专业的教学中,开阔思路、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各种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学质量。
[1] 张力为,任为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20.
[2] 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114.
[3] 黄希庭总主编.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40.
[4] 高慧.瑜伽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