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则灵

2017-05-10 09:54张美凤
关键词:错误同学老师

张美凤

作为教师,把儿童当做“教育的起点”和“中心”,以孩子为主体,去尊重孩子,去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因为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需要爱,师爱有时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角色,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会捧着一颗火热的心热爱学生,真诚地熟悉学生,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会以博大的胸怀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做到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使教育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作用。

一、情景描绘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小H。他的父母离异了,而且父母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在孩子二年级的时候父母都离开他了,父母的两个家庭都容不下他,他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听说教过他的老师说,他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很不错,学习很稳定。自从父母离异以后孩子就不爱学习了,经常不写作业,爷爷奶奶也管不了他,时间长了孩子学习拉下太多,而且也开始贪玩,不好好听课和同学打架的现象。爷爷奶奶对他百依百顺。当他不听话时,从不敢深说。长此以往,他养成了事事由着自己,不让别人说不是的坏习惯。老师批评就睁眼,要回家,老师和父母都拿他没有办法。

二、原因分析

(一)父母的离异,缺乏母爱

1.父母突然离开了他,作为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一下子接受不了,心想: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我还学习干什么呢?富裕的生活,使得他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认为一切来得很容易,因而吃不了苦,见了困难就畏缩。

2.父母的千依百顺滋长了他自私自利的思想:认为别人爱他是应该的,事事必须以他为中心,别人应该服从他,否则他就心里不平衡。

(二)成就的需要

同学的冷落导致他孤独,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学习习惯不好,懒惰,缺乏自信,使他没有学习的动力,体验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转化措施

(一)用爱感化孩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把爱无私地播撒给每个学生,即使他是一个样样都不行,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对他的爱。作为班主任,面对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学生,我并没有轻视他。在思想上,我不歧视他:而是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对待他,做到一视同仁,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公正无私;在感情上我不厌恶他:他毕竟是孩子,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在态度上我不粗暴:当他犯错误时,我不挖苦、讽刺他,而是给他摆事实、讲道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厌其烦的分析解释,使得他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听取我的意见。另外,在学习上,我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给他补课辅导;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我时时处处关心他:有暖气了,他在阳面的教室,屋里热了,看着他穿着厚厚的运动服,满头满脸都是汗,我提醒他把衣服脱了,怕他热着。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使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感化他,促其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反思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一次英语课上,他与老师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免影响其他同学,他被送进我的办公室。这时候,他嘴里还嘟囔着,表示很不满、很委屈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急着去批评他,而是让他站在一边冷静。这时候,下第四节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吃饭了。怎么办呢?我去食堂打了两份饭,将小L叫到树荫下的小石桌旁 。笑着说:“来咱们边吃边聊。”王云翔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有钱,一会儿我自己去买。”我告诉他快点吃吧,以后他再请我。于是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事。小L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他心里的想法是:“别人说话老师不管;我说话老师就说我,我觉得老师在找我的茬。”我认真地问他:“老师跟你有仇吗?” “没有”他说。“那老师去班里干什么呢?” 我又问。“上课” 他回答道。“说得对,老师是去找你的茬吗?”,“不是”。我又问:“你上课的任务是什么?”,“学习”。“那你上课说话对吗?”,“不对”。就这样,经过一点一点的耐心分析之后,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上课说话不对;老师管他是应该的;认为老师找茬的思想更是错误的。当我问到他该怎么办的时候,吃了几口饭的他诚恳地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看着他噙满泪花的眼睛,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那我们教育自然会成功的。

(二)以“顺”治“逆”

开始的时候,小L不光身上毛病多,而且逆反心理严重。你说东,他朝西。你苦口婆心说了半天,他什么也没听进去。总之,他和其他同学反着来。如果顺其自然的话,不仅严重地影响他与集体关系的正常发展,而且给其个人的身心发育成长带来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加以矫正。

如何矫正他的“逆反心理”,融化他心灵的“坚冰呢”?“逆反心理”很强的他,一开始很难接受说教,更不用说批评训斥了。我采取的是“先顺后逆的方法。“先顺”就是暂时承认他的说法也有些道理,拆除他心理上的“障碍”缩短感情距离。“后逆”就是在“顺”的基础上再指出他在问题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进而慢慢灌输正确的认识,待“水到渠成”时,在进行正面教育。“先顺”到“后逆”,是我们师生感情拉近、产生共鸣的过程。

一次下午英语课上,有位学生用书拍了他一下。他立即就跟这位学生打了起来,搅得教室乱糟糟,恰巧这一幕被我看到了。当时我很生气,立即把小L叫了出来,进行了严厉批评。小L为此很不服气,他的心理是“他先打我,我后打他,错在对方”;至于对其他学生的不利影响,他认为都是由对方引起的,应由对方负责,所以坚持认为自己有理。基于对他个性的了解,我认为一味的批评训斥,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我采取了“先顺后逆”的方法和策略。我心平气和,迂回曲折的同他谈论这件事。首先認可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他马上表示出少有的对老师的尊敬,心态变好。这样,我俩的谈话可以得以正常、顺利的进行。从那位同学打他不对,到他对之采取回打的方式可以理解,从他俩的打闹对班级、以及其他同学的影响,到老师的批评教育,一点一滴分析他的想法和所作所为其合理之处在哪,错误之处在哪,摆事实,讲道理,在理解他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的片面和错误的想法及做法,使他非常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改正,积极上进。运用“先顺后逆“的方法,使得我与小L的每次谈话得以顺利进行,圆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先顺后逆”的方法,使得我们师生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感情接近,继而使小L肯于接受我的疏导,甚至批评。

(三)放大优点,给孩子自信

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最高程度的自我同一性,最接近真实的自我,最富有个人特色。”从这个意义上看,高峰体验乃是自我实现伟大的瞬间。在平常状态下,人们常常处于自我矛盾之中,自己跟自己打架,自己与自己搏斗,自己压抑自己。而高峰体验则使人的自我真正成为自我。在高峰体验中,人内在珍藏的理想变为现实。后进生在老师动辄请家长,算“总账”的压抑下,逐渐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常常觉得自己的世界有太多不可能,因而气馁、沮丧。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对学生的鼓励与惩罚的比率为5:1时,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最佳。所以,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于小L这样一个毛病较多、很難找出优点的学生来说,我并没有吝啬。我同样把肯定表扬送给了他。我千方百计发现他身上的积极因素:他比较聪明,于是我利用这一点鼓励她,“只要努力学习,你的成绩也会很好的;只要有信心行动,你同样是个好学生,你不比任何人差。”因而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他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我也会表扬他。“Well done!”上课没有趴桌子;作业写得比以前清楚;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集会时没说话等,我不仅面对面表扬,而且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以提高他的自信心,提高他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另外为了巩固已有的成绩,进一步提高,我任命他为主管纪律的小组长。当了组长之后,他不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不说话,不做小动作。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自习课上主动维持纪律,带领组员学习。因为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同学们的配合,他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出色的工作,带动了他的学习,原来放弃的科目又重新捡了起来,不会的知识知道问老师了。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为此我又表扬了他。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法是鼓励他的好行为。”由于我的不断鼓励,从而激起了他心底的层层浪花。他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了;对班里的事、集体的事也开始关心了:班级的活动比赛他积极参与,他天天督促孩子准备,童谣天天领着同学背诵,他表现得非常积极。

四、效果与反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爱心、诚心、恒心和顺心,使得小L在纪律上、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按时完成,各科成绩均有较大提高。

2、在处事和思维方式上有了明显的转变:在家里,主动做家庭作业,帮妈妈做家务;在学校能与同学和谐相处;不再顶撞老师,尊敬老师、爱护老师 。每天都到办公室问我,今天准备什么教具,我帮您拿。而且积极参加活动。帮同学打水,同学的衣服掉了主动拿起来拿,受到同学好评;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3、育人的道路是漫长的,且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贯彻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努力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让特殊生这些“金石”也能被感化。

参考文献

[1]《名言警句》.秦楚.蓝天出版社.2016年4月.

猜你喜欢
错误同学老师
在错误中成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怒”与“努”
“浮”字等
可爱的错误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