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彬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就业市场上供需关系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大学阶段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乎现实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在进入职场时省时省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带来便利。但就目前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指导方式单一、对指导的结果少有效的监控等等,而如果能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思维引入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帮助。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管理;就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超过了对其需求的速度,初次就业率不断下降;与之相伴随的,是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不断降低,工作转换频繁。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入行之初就频繁跳槽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尤其是转行时,将面临更大挑战。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大学阶段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乎现实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在进入职场时省时省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带来便利。
上个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开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先河。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并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但就目前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指导方式单一、缺少有效的监控等等,而如果能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引入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帮助。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问题
(一)指导方式较单一,缺乏对效果的监督和反馈
总体上,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完成。但一般情况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入学之初开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虽然可以依靠其他的职业测评、与就业相关的职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弥补,但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掌握的情况如何基本无监控无反馈,无法保证指导效果。
(二)缺少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咨询
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大多通过课程的讲授,或者一般化的职业测评,但是对学生的个性化缺乏积极关注和有效指导。笔者采访了所在学院的学生,他们认为,就业指导应是一对一的,能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能提供建设性意见,用过来人的眼光思考,看待他们可能看不到的问题,加以交流和沟通。所以,大学生们对个性化的指导的需求非常迫切。
(三)缺乏对行业、企业的认知
缺乏对行业、企业、职业的系统研究与指导,缺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深度指导内容与形式。学生们普遍反映“现有的就业指导太空谈,都可以百度的到。浪费了时间还没有什么实质作用”。社会、企业是和校园截然不同的课堂,学生们在校很难体会到现实的工作环境,在校的专业老师也大多没有社会企业的工作经验,因此学生缺乏对行业、企业、职业的感性认识,是学生们在就业选择时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管理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管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项目的复杂化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管理科学,项目管理这种科学的方法、全新的管理模式在人们生活实践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那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吗?项目一般来说,具有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性三大特点。而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也同样具备这三个特点。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起点为学生对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的探索,终点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项目完成;其次,每一个学生,每个专业的学生,每一届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能完全相同,项目完成后,学生对于工作的选择也由此不同,所以是独特的;最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会在过程中分步、连续的积累,逐步完善。例如,在最初,對于一个学生的了解和对其需求的理解一般是粗略的,随着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的逐步深入,目标会逐渐清晰,理解上会更加完整,那么,对于学生的指导过程会更为具体。
三、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优势
(一)整合资源,让整个过程有序、可控
整合创造优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整合,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而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有计划、有控制,有评审,历史工作可追溯,可以通过检查点或决策点,以及可交付成果的达成情况,随时监控,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可评估的成果为导向,结果可靠、有保证
项目管理是结果导向的,即必须在规定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之下做出既定的可交付成果。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依靠项目团队所有成员的配合,及时对里程碑事件进行检查和总结,因此结果和效果可靠有保证。
(三)提升工作效率
任何工作项目都有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任何项目都有检查点、决策点等,从而可以使得工作更有目标性,提升工作效率。
四、项目管理运用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项目干系人
1.培养一批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
建立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的指导队伍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指导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求职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现如今,在市场上出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师这一职业。职业生涯规划师是以职业人的个体利益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源,给予客户有关职业的适应、发展等方面的专业咨询、辅导、判断、建议和解决办法的专业人才。 学校可以选送一些与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就业部门相关老师去进行专业培训,经常为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生涯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
2.将社会、企业资源纳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范畴内
大学最欠缺的,应该是有实际工作经验,懂行业,懂管理,又能指导学生的人。笔者通过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学生对企业非常欠缺了解,希望能通过参观、实习、交流的机会对企业有更多的认识。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多方努力,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接,将目标企业的经理、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整合为项目的干系人,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带来新的力量,为高校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储备人才。
具体来说:第一,可以通过校友资源,校企合作企业,鼓励安排一些企业老总、人事部经理等走进校园,有针对性地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价值理念、品牌、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使师生们加深对有关企业的全面了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与这些企业建立关系;第二,可以有目的的与社会上的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建立关系,让企业的HR进入学校,进入就业指导的环节,通过合作或者公益的方式,提供交流、培训的机会。
3.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加强组织创新
项目管理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前提是组织里的人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能力和经验,具有项目管理的工作思维。项目管理对组织能带来很多无形的价值,如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整合力,执行力,这与传统的高校的部门的工作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需要对传统工作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
(二)实施全程指导,全程监控
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是需要贯穿大学阶段始终的。具体来说:大一阶段,需要做好职业意识的基础引导。大一的学生人生目标模糊,职业意识淡薄,某些学生甚至对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一无所知。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从新生专业介绍开始,讲解职业生涯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引导学生对未来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大二,大三阶段,做好职业的理性认识。可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专业基础课来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提供学生方法、技巧、认知为主的指导教育,提供职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明确职业能力、判断职业倾向。专业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践,以实习、实训、理论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在此期间,加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开设职场礼仪、时间管理等课程和讲座增强职场氛围。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学生将自身特性与专业很好的结合,并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大四阶段,全面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进行下企业实习,可以在期间进行企业员工素养方面的培训,加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还应该提供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的培训讲座,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市场就业信息,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
那么,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将大學的这四个阶段结束的时间,划分为项目管理执行过程的四个里程碑,确定每个里程碑必须交付的成果。举例来说,以大一结束为一个里程碑,那么可以将职业生涯课程的分数,学生对自身能力、兴趣、价值观的分析,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综合适应情况(学业、人际关机、参与校内外活动的情况等)作为该里程碑必须交付的成果。大二结束,可以将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课程的实践情况,学生对于未来自身是否目标明晰和有详细规划情况作为可交付的成果。大三结束,可以将学生是否完成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情况、学生是否对于毕业归宿有明确的想法和付之以实践的方法、学生相关专业成绩、竞赛成绩、专业证书等所谓可交付成果。大四上学期结束,可以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可以交付成果。对每个里程碑可交付成果进行检查、分析、总结,遇到有问题的情况与学生一对一分析。从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就有了监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能保证细化到每一个人,确保每个工作都能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小金.《项目管理方法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唐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2012
[3]薛继红.《构建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机制的思考》.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