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洋
十年前,《中华读书报》曾发表了一篇名为《日本流行长书名》的文章,吐槽日本越来越长的书名。当时国内书名大多在10个字以下,出版人隔岸观火,只觉甚是热闹。谁能想到,十年之后,竟会引火烧身,像日本一样,在长书名的路上如脱缰的野狗,越跑越欢。
最常见的,就是“你若”“我若”“愿你”“愿我”系列,如:《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你若不曾来,叫我如何老》《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除此之外,还有名字绕口的,《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有和动物较劲的,《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有直接开演开唱的,《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你饿不饿,我做饭给你吃》。还有互相模仿的,你出一本《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就出一本更长的《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你出一本《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我就出一本《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拥有超过10个字书名的书籍,不仅数量上越来越多,还衍生出了不同的种类和派别。有网友效仿电影鄙视链、足球鄙视链,总结出一条书名鄙视链:短书名>功能性长书名>文青式长书名>微信式长书名>凑热点式长书名>网络小说式长书名。举例来说:《苏轼集》>《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舌尖上的中国:苏轼与美食》>《我朋友的老婆是只河东狮》。书名鄙视链虽是笑谈,却也透露出普通大众对于长书名的不满。
无论中外,古人著作的书名都不太考究,大抵以标示内容为满足。或以作者的名、字、号、谥、官、爵、籍贯来命名,或以内容、年代、编写缘起、题材范围、象征意义命名,如《颜鲁公文集》《王右丞集》《昌黎先生集》《指南录》《山海经》《永乐大典》《资治通鉴》等等。高文典册,莫不以此为成规。至宋明市民文学兴起,长书名的图书才越来越多,且大多是牵强附会、邀名射利的作品,比如明朝出版人余象斗的《新刊京本校正演義全像三国志传评林》和《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为求销量,把时下所有的畅销元素都加进书名里。
为什么书名越来越长?
世殊时异,如今长书名卷土重来,又是为何?针对这个问题,《出版人》专门采访了书店营业员、读者、编辑和作者,向大家请教对此事的看法。
书店营业员:这是读者的问题
书名这么长,是为了吸引读者。“一是为了吸引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眼球。长书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语感和口味。二是出于功能性考虑,必须快速有效地告诉用户能获得什么体验。书名短,提供的信息就会不够多,也就没人愿意拿起,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慢慢了解你到底是什么。功能性的类似于内容简介,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书大概写的是什么。两三个字的书名做不到这一点。”
读者:这是编辑的问题
“书名这么长,就是编辑不动脑子、文化底蕴太薄的后果,虽然没有啥明确规定,但是书名就应该是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像‘万万没想到西游记……这类书名还有点故弄玄乎的样子,显得庸俗。”
“编辑太没创意了,一本书火了,其他的书就跟风。第一次看到《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这样的名字还挺惊艳的,后来发现都是这种书,就不愿意看了。”
编辑:这是读者和作者的问题
“书名要尽量符合书的内容和目标读者的气质。之所以会努力去想又长又奇葩的书名,大多是出于图书本身的市场定位。如果是给年轻人的书,标题就一定要通俗、情感充沛。因为年轻人不喜欢克制、冷淡的标题,也缺乏对文字的想象力。同样,如果图书本身的内容很奇葩,那就一定要配上奇葩的书名,这样才能找到有同样趣味的读者。”
作者:反正不是我的问题
“我本来想起个中规中矩的名字,可是编辑说这样没销量,读者喜欢那种有代入感、沉浸感的标题。他连续给我发了好几个微信体的标题,我也就同意了。村上春树不是也有本书叫《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书名长短和内容好坏没关系。”
虽然大家的意见比较纷杂,但背后逻辑清晰,即:写书的、做书的、卖书的都想用长书名来吸引读者的眼球。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读者都喜欢长标题。日本作家岡田麿里的作品《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はまだ知らない》传到中国后,被翻译为《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未知彼时花开名》等,但是传诵最广、最受欢迎的,却是最短的译名《未闻花名》。就像接受采访的一位读者所说:“长名字会吸引眼球,但是短名字会打动内心。”
长书名会促进销量吗?
大部分长书名的目的是吸引读者,讽刺的是,从数据上来看,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标题都不太长。笔者统计了最近5年畅销书Top50的书名平均字数,如图所示:
最近5年的畅销书书名平均低于10个字,甚至在2013年和2016年出现了两次字数回落。长标题也许能吸引一部分读者,但是产生兴趣并不等于购买,这和现在的流量变现是一个道理。有些长标题甚至会让读者产生反感,望而却步。如果大家还妄想靠着长书名来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可能效果不会太好。
按照经典营销理论,可以将读者分成三个层次:初级读者用眼球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书名、包装、腰封这些饱受诟病的营销手段也多是对此展开。中级读者用口碑来判断好坏,作者、出版社、其他读者的评价,这些是他们购书时的主要参考指标。高级读者用头脑来决定是否购书,他们会跨过眼球和口碑的迷惑,直接看正文,得出自己的判断。与此对应的,就是初级编辑吸引读者的眼球,中级编辑营造良好的口碑,高级编辑培育优秀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级读者越来越少,初级编辑却越来越多。这也导致长书名的书越出越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诟病。也许出版社和编辑们应该进化一下营销手段了。口碑营销,如中某出版社。新书还未上市,各种名人推荐、好评如潮水般涌来。心智不坚定的读者,立马就下单了。内容营销,如人某出版社,十年磨一剑,各种获奖作品层出不穷,既畅销又常销。霸占畅销书榜单的,也正是这两种出版社。相比于用长书名、雷书名吸引眼球,后两种营销方式,才是未来图书营销应该努力的正确方向。
如果说图书市场还太过保守,现在还看不出这个趋势,那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到发展更快的电影市场做个比较。电影营销早就进入造声势、买水军,打评分战、口碑战的阶段,谁还会寄希望于与众不同的电影名、漂亮的海报或者宣传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