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亮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企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生产管理,明确各单位、各级部门及其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责任和目标管理及考核的需要,实现安全责任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实施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案》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安全责任、工作任务、实施要求、考核与激励等内容。
《方案》编制落实中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毕竟由于年初的《安全目标责任书》中已有明确要求,又在每月和年底,由公司安委办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考评管理制度》进行评价,直接扣减单位工资总额,故历来备受企业二级机构的关注。但许多企业在《方案》的编制落实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单位、车间、班组级安全工作过程指标分解、量化不足;指标不具备可测量性,且缺少过程跟踪;指标完成的措施不具体或不具备可操作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研究主动性不足,成果不显著;安全工作责任体系覆盖不全面、危险因素过程管控不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部分单位年度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中未能体现指标完成情况等。总之,全员目标、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注《方案》编制落实的重点
要想做一个好的《方案》,归根结底是要按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指标”原则,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层层分解和落实各项指标。关键在班组和个人指标的分解上,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横到边,纵到底”,为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摒弃只关注“目标”,忽略“指标”的观念!需要分解的是“指标”,而不是“目标”!
“目标”对于基层班组等比较小的组织基本不具备分解意义!“目标”是结果,“指标”是将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量化后的评判标准!只有将每一层级应干的工作(岗位职责)量化,逐级、定期进行评价、纠偏,才能保证上一层级“指标”和部门、单位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级机构的“指标”设定体系可突破公司“指标”设定体系,只要能保证公司下达给本部门、本单位“指标”的完成即可。
防止同质化的主要措施
对标。对标管理是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为标杆,从各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对标就是要在“措施、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在保证“指标”完成的具体工作上下功夫,必须体现层级性、专业分工不同等属性,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技术手段,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同时,绩效考核方式上应制定更接地气的规定,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倒查管理责任和相关人员履职尽责情况,加大对各级人员履职督查考核的权重。
管理评审。从年度上级公司体系管理评审输入材料中汲取养分,查找本单位和本部门的管理短板与薄弱环节,部分项目完全可以数据分析为支撑,制定同比提升值,也可对上一年实施的领导干部安全巡视通报进行“回头看”,结合下年度经营目标,在提升产能、效率、技改的同时一并考虑。
群策群力。《方案》编制要克服安全员独自大包大揽的做法,体现全员、全业务、全领域、全过程的参与性,酝酿阶段就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组织各类人员参与评审,一把手挂帅,通过专题会的形式,深入挖掘部门安全/环保潜力。此外,還要强化“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项目安全评审和过程监督,适时推进供方安全/环保能力审核,提高技术、工艺和物资等管理人员履职意识。
增加自选动作。《方案》除必须完成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动作外,还应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对细节的关注度,在自选动作上下功夫。如作业区域识别遗漏或区域安全风险辨识不准确,导致出现安全设施缺(漏)项、安全防护设施或标志未按要求使用反光材料、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以包代管”现象、对承包方的工作缺少有效监管导致特种设备缺乏维护保养、设备运行状态差及设备运行标识缺失等。
其他像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随身携带操作证,环保设施运行维护不善导致个别污染因子超标排放或部分区域被政府主管部门责令停产或限产,单位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存在较多死角、盲区和错漏项,安全环保设施检查、维护、更新的责任落实与失职追责力度不够,运行维护记录建立不规范及留存不完整,部分班组和工段存在“小进即安”和懈怠思想,对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投入使用重视不足等问题均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此,方可实现《方案》可操作、有量化、显实效、再提高。
编辑 边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