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勤丁新华李 栋沈伯华
(1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00;2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415)
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卫 勤1丁新华2李 栋1沈伯华2
(1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00;2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415)
为有效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10%氟苯虫酰胺S 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0%氟苯虫酰胺SC 20~30 mL,在稻纵卷叶螟1龄高峰期施药1次,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稻纵卷叶螟;10%氟苯虫酰胺S C;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俗称白叶虫,是水稻“两迁”害虫之一,也是上海市奉贤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在奉贤区主要以二、三、四代幼虫为害,严重时造成水稻田间成片白叶。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纵卷叶螟在奉贤地区形成了迁入期早、发生量大等特点,给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笔者于2015年进行了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探索了其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剂量,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试验对象、作物
试验对象为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供试水稻品种为“花优14”,机插种植,于2015年6月10日插秧。试验设在奉贤区庄行镇姚泾村进行。试验田土壤为青黄土,pH5.84,有机质含量30.9 g/kg。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供试药剂为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S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1%甲维盐可湿性粉剂(WP,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杜邦公司)。
试验设每667 m2用10%氟苯虫酰胺SC 20、30 mL,1%甲维盐WP 100 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不施药空白对照(CK),共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0 m2。试验于2015年7月31日上午施药1次,施药器械为台州市路桥富达喷雾器厂生产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每667 m2用水量为50 kg。施药时稻纵卷叶螟虫龄以1~2龄为主,水稻生长处于拔节期,且长势良好。在本次施药前后20 d未用其它药剂防治过其它病虫害。
施药当天天气为晴天,平均温度为31.1 ℃,施药后第10天有1次降雨过程,雨量共计2.2 mm。
1.3 调查与计算方法
药前进行稻纵卷叶螟虫口基数及水稻卷叶基数的调查,施药后3 d、7 d、14 d调查稻纵卷叶螟残留虫量及水稻卷叶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调查25丛(5点×5丛)水稻,计算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药效计算公式:防治效果(%)=[1-(CK区药前卷叶数或活虫数×处理区药后卷叶数或活虫数)/ (CK区药后卷叶数或活虫数×处理区药前卷叶数或活虫数)]×100。将各处理间的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性比较,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p=0.05和0.01标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对水稻有无药害发生。
2.1 防治效果
本试验期间,试验田稻纵卷叶螟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
由表1可知,每667 m2用10%氟苯虫酰胺SC 20、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持效期长,药后3 d卷叶防效分别为64.67%、75.23%,虫口防效分别为68.38%、86.30%;药后7 d卷叶防效分别为78.07%、79.50%,虫口防效分别为94.53%、94.07%;药后14 d卷叶防效分别为89.09%、91.26%,虫口防效均为100%。
表1 10%氟苯虫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单位:%)
对照药剂每667 m2用1%甲维盐WP 100 g,药后3 d卷叶防效为68.45%,虫口防效为67.11%;药后7 d卷叶防效为68.37%,虫口防效为71.54%;药后14 d卷叶防效为80.51%,虫口防效为73.57%。每667 m2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药后3 d卷叶防效为80.28%,虫口防效为94.70%;药后7 d卷叶防效为87.15%,虫口防效为100%;药后14 d卷叶防效为95.13%,虫口防效为100%。
经方差分析,10%氟苯虫酰胺SC 2个用量处理与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1%甲维盐WP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
2.2 安全性
经观察,各用药区水稻生长未见明显异常,表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安全。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0%氟苯虫酰胺SC 20~30 mL,在稻纵卷叶螟1龄高峰期施药1次,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由于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会随着虫龄的增加有所下降,因此,在生产上要抓住防治适期用药,同时,提倡在早晚用药,避开中午高温,且要用足水量,喷雾均匀。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