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关于我国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

2017-05-10 02:23宋淑华
运动精品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报高原负荷

刘 鹏 宋淑华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高原训练是现今耐力项目最追捧的训练方式,高原训练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运动员到一定海拔高度地区进行训练,在高压低氧和运动负荷的双重条件刺激下,使得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进而激发机体内部更大潜能的运动能力,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促进运动成绩提升的训练方法。近年来我国对高原训练的研究越来越科学化,使得国内高原训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使了大批耐力运动项目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现今高原训练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我国有氧项目运动员,随着全球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发展,高原训练研究的运动项目更加广泛,对高原训练探究有了进一步创新的思考。女子运动项目是我国运动团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为研究方便,排除以“低氧舱间歇性训练”、“模拟低氧训练”的文献研究,只考虑纳入自然环境中的高原训练且对象均为国内女子运动员。

1 文献现状

表1 女子运动员高原训练文献在中文核心期刊的分布

1.1 女子运动员高原训练文献期刊分布及文献量

通过查阅CNKI核心期刊类,使用高级检索输入关键词“高原训练”并且输入与全文有关的词“女”筛选出近十年有关的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共49篇(如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刊发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理论研究论文的状态,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最多,占28.6%。高原训练在我国兴起有60余年,并且我国的高原训练环境有多个地方,如云南、四川、贵州、青海、甘肃等地都拥有可供选择性的高原训练的基地,因此在我国对于高原训练的研究也是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广泛化;但可以从检索核心体育类期刊文献中看出现今研究者对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还是缺乏的。

1.2 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期刊年份分析

图1 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期刊年份分析

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17,关于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的文献总数以及各年份数量,可以发现期刊发表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文献呈分布不均的状态。到2017年核心期刊共计发表此类论文49篇,其中以2011年、2010年、2007年最多,各为7篇。随时间推移,对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日益减少,由此可以说明对于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并没有随高原训练研究发展而发展。

2 研究热点分析

2.1 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控

由于高原训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运动员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利用高压缺氧和运动负荷的双重条件刺激,使得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与一系列骨骼肌肉提高利用氧的能力,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大多数期刊文献中主要是通过对血乳酸、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大摄氧量、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监控,以此来得出结果分析,证明高原训练是否促进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提升。

赵少平,薛文敏[1]以湖北省游泳队为期23天高原训练的1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血乳酸、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醇等方面进行机能监测与分析,探讨高原训练对游泳的生理效应。

樊小兵[2]测试安排运动员进行30天高原训练,分别于上高原前1天、高原训练第2天、第15天、第30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毫升,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采完静脉血后测定血氧饱和度(spO2)。

2.2 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的训练结构分析

2.2.1适宜的海拔高度

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是高原训练的前提与基础,训练高度的选择要根据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水平、高原训练次数以及运动员个体机体差异等进行综合考虑。如果选择不当将会大大降低高原训练的训练效果;一般把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分为亚高原区域和高原区域。

赵晋,田野[3]通过观察世居亚高原的赛艇运动员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主要做功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力量的变化,研究高原和亚高原训练对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索高原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

2.2.2 高原训练时间安排

由于自然环境多变性的特点和运动项目、训练目的的不同,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也自然不同。对于高原训练时间安排的文献研究大致有训练持续时间安排、上下高原最优时间安排、高原训练赛前时间安排等。

邱俊强,李明月[4]选取备战2010年冬奥会周期国家速滑队外教组为期3周的高原训练,观察与分析高原训练前后训练周期的安排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杨明、佟彤、侯广庆、马海燕[5]利用国家竞走青年队进行冬训为研究对象。在冬训中外教通常采取每周双循环的训练安排,每四周为一个训练周期,三周走量,一周调整,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目的,有针对性的对课型进行调整,分阶段进行高原训练分析研究。

王林,武雪莲[6]等指出: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选手白雪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马拉松比赛中摘得金牌,其中主要因素是训练时间安排合理,在高原训练赛前训练时间安排为10周,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高原训练前的平原阶段、高原训练阶段、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阶段以及赛前一周的训练阶段。

2.2.3 高原训练负荷安排

运动训练的负荷由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组成,处于高原自然环境中的运动训练更是要注重训练负荷的安排,在训练中主要是控制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文献中涉及到不少对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负荷比例、特点、节奏等研究,探索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因素。

佟胜志[7]在研究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外教罗萨训练理念时得出:通过四个负荷强度区域的合理分布,促使马拉松运动员发展专项耐力、专项速度、专项力量水平,使运动员马拉松的专项竞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杨明,佟彤等对国家竞走青年队俄罗斯外教组2013年冬训的训练负荷进行分析,探索俄罗斯竞走训练负荷结构和节奏特点。

2.3 高原训练营养

由于进行高原训练时运动员会出现对环境与训练不适应的症状,产生一些对生理机能的影响,降低运动训练的质量。合理摄入膳食营养,是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保障措施之一。

孙楠,纪广明[9]对19名运动员进行为期3天的膳食调查,测定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和后期的生化指标,通过运动员营养软件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高原训练中运动员的膳食监测和营养补充是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保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高原训练实践与理论在当今的研究中层出不穷,虽然也涉及到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理论,但是研究不够全面不够细化,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到,例如:

3.1.1 高原训练是当今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训练手段,它对于有氧与有无氧混合运动项目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女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女子的生理基础与男子具有差异性,因此对于女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不可与男子高原训练混为一谈的。

3.1.2 查阅文献可知,高原训练主要以生理学为基础来监控机体各项生理指标,以此反映女子运动员高原训练是否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有改善,但每个机体具有差异性,所以对于运动员应该做到个性化监控,应该对运动员进行下高原后跟踪;其次,对于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大都是关于高原训练方法、负荷的控制、训练周期安排、海拔高度等进行研究,而对于上下高原训练的合理时机选择、高原训练营养补充、疲劳与恢复、过程中伤病恢复等研究都缺乏。

3.1.3 我国虽然拥有良好的高原地缘优势,但还不能满足广大运动员选择合适的高原基地进行训练的需求,并且传统高原训练模式弊端不断,需要不断改进创新,因此对于女子国内高原训练模式的创新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3.1.4 对于女子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过于重叠,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此类论文中涉及最多的是田径类长距离项目以及赛艇等项目,而对女子自行车、足球等运动项目几乎没有涉猎。

3.2 建议

高原训练已经在多年实践中被证实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高原训练依旧还有很多问题没被解决,我们应该客观对待高原训练,不断对高原训练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对女子运动员国内高原训练的研究,提升我国女运动员在需要高原训练的运动项目中的发展,促进我国女子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赵少平, 薛文敏.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影响[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4): 78-82.

[2]樊小兵.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8, (09): 1223-1224.

[3]赵晋, 田野. 高原、 亚高原训练对世居亚高原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2008,(10):53-58, 73.

[4]邱俊强, 李明月. 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陆冰转换及机能状态的影响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3): 49-51.

[5]杨明, 佟彤, 侯广庆等. 国家竞走青年队冬训训练负荷特点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1-6.

[6]王林, 武雪莲. 柏林世锦赛白雪赛前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09): 110-112.

[7]佟胜志.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外教罗萨训练理念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08): 139-141.

[8]胡扬. 高原训练的多元化发展——从HiHi到HiLo再到HiHi+HiHiLo[J]. 体育科学 , 2010, (11): 74-78.

[9]孙楠, 纪广明. 中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的膳食调查报告[J]. 中国体育科技, 2012, (01): 102-105, 145.

[10]盖洋, 赖亚文, 葛春林等. 高原训练对提高青年女排运动员体能测试水平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12): 1720-1721,1724.

[11]崔大林. 高原训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 , 2008, (01): 3-6.

[12]王政. 利用高原训练提高运动员Hbmass的时间特征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 2016, (03): 69-73+145.

[13]邹飞, 刘振宇, 康凯等. 5周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WBC、 RBC、 HGB和HCT影响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9): 38-40, 44.

[14]高炳宏. 低住高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及探讨[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 (06): 747-754.

[15]张敬军, 王林. 朱晓琳备战伦敦奥运会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3, (03): 25-30.

[16]王蕾, 高炳宏, 陈佩杰. HiHiLo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2010, (03): 353-358.

[17]陈波. 我国女子3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6): 103-105,113.

[18]白旭宇, 屈成刚. 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更高海拔训练机能状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7, (01): 94-97.

[19]任勇, 白铂. 女子3000m障碍跑运动员李珍珠冬训负荷研究 [J]. 体育学刊 , 2010, (06): 80-82.

[20]邱俊, 陈文鹤. 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对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01): 67-72.

[21]何琳, 徐飞, 马国东等. 急性低氧对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饱和度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478-481.

[22]叶鸣, 李俊平, 王智强等.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 2010, (07): 100-104.

猜你喜欢
学报高原负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