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单元主题阅读指导策略浅谈

2017-05-09 12:28张永琴
速读·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交流语言教师

张永琴

“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重视阅读是因为阅读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具体而言,阅读可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接触到大量的作品,丰富语言材料,承载语言本身的美、承担着深化单元主题,延伸训练项目的任务。因此我认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一、单元主题阅读材料的选择

单元主题阅读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是孩子喜欢的,再有就是教材及围绕这一主题所扩充的、体现在另外两套读本中的同主题单元内容(即《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选择阅读材料,按照年级教材编排的意图,把从单元导语到集中识字、3~5篇课文、“语文园地”或者回顾·拓展(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成语故事)等小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以发掘主题、明确写法为切入点,选择浏览3~5篇课文,初步了解编者选材的侧重点,感知编者的写法安排。

选择拓展的阅读材料时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如,学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时,可以读《小兵张嘎》《红楼梦》《儒林外史》《百万英镑》等名著,这些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阅读,属于内容的延伸阅读。也可以选取《小王子》《毛毛》《爱德华奇妙之旅》《彼得·潘》中任何一本,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这属于表达方式的延伸阅读。

二、单元主题阅读的指导

自读自悟合奏交流重点指导预读带将“阅读以前对于教材的阅读方法的提示,阅读以后对于阅读结果的报告和讨论。”这是很明晰的指导过程,有读前和读后的指导,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有指导。对此,讨论是阅读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阅读,关键是整体,在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1.按照读物特点提前指导阅读方法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如《丑小鸭》的阅读,要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不把学生拉回现实的场景让学生自读自悟,再设计讨论话题,讨论充分后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童诗以儿童的语气表现儿童的所思所想。知道诗的类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带来的快乐。读懂诗的意思;想象詩的画面;领悟诗的情趣;欣赏诗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学生往往读上几遍就可以背诵,老师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指导。小说是阅读的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关注“心灵”,幽默小说关注“语言”,动物小说关注“情节”和“形象”,科幻小说关注“想象”。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设计讨论话题比较容易,既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讨论语言特色。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觉得还有很多未曾发现,没有体验的细节,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

2.按照本身的规律去指导阅读方法

我们知道“指导”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到尾讲下去。“指导”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以后,再次组织交流讨论,汇报阅读的收获。要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讨论是交流收获,交流经验。

开展阅读,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对词的理解;梳理概况人的品格、精神;绝好的佳句好词;写法勾画批注;勾画深受启发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读书交流要从阅读开始,又从阅读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总之,好的阅读指导应该像优秀的作品一样,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

三、单元主题阅读的评价

1.对阅读过程的评价

阅读要关注差异,但是也要有基本的速度要求,大多数学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不能按时完成的,教师要了解是没有兴趣,还是阅读速度慢,通过阶段性讨论做出相应的调整。对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可以通过规定时间读完短文等方式提高其速度。此外,还要注意,从低年级开始就锻炼学生不指读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在班级讨论中看阅读深度。“教师指定阅读材料教学生阅读,要他们从材料中得到何种知识或领会,必须有个预期的标准;那个标准就是判定成绩的根据。教师在指导阅读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在班级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发言能够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好与不好的评价,而是通过评价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使阅读更有实效。也能根据学生阅读情况的不同对个别学生进行再次指导。这就需要做笔记,摘录或完整的心得,中年级学生通过摘录,加上感受的形式写读书笔记,如果允许的话,可以在所读的书上批画圈点。高年级学生可以就书中的章节或者人物,写出自己完整的真实的感受心得。

2.对阅读结果的评价

阅读以师生充分自读为基础,以班级讨论为主要交流方式,以教师的评价为指导,以促进师生语言与精神成长为归宿。 对学生而言,在阅读中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打动人心的力量、让学生的目光从书中回到现实,看看身边的人,看看自己。来引导学生发现细节来交流,看学生对作品细微处的理解,同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使学生的认识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发现经典的优美的语言,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发展树立一个标尺。具体做法如以捆绑式来评价小组全班展示交流,组员上台发言得4分,小组长上台展示得3分,大组长发言得2分。这样的规定把优秀学生会发言、会解题等单一能力拓展到必须教会自己的组员,组员会讲,整个组才会得高分。一节课上由学生自己在本子的一角记录自己的得分,下课后小组里累计组分,然后各小组评出优胜小组、创新小组、优秀发言小组等奖项,累计分数高的组员和小组长分别评出好几个不同称号的奖项,由教师在事先制作好的“特色卡”上签名(不签名视为无效),发给学生和小组。他们对这些特色卡进行“日记”(每天记录各自小组的轶事和“不足”,每周进行“周清”,把累计的分数和特色卡进行公布。“月表彰”、“学期表彰”。在期末进行五好学生等多个奖项的奖励。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语言需要,我们有责任呈现的丰富,没权利专制于一种。 让学生经历发现美、感受美文学成就。

总之,阅读的本质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所有走进来的人有所收获,让所有走出去的成为新我。阅读是在学校语文课程内的阅读,同生活中的自由阅读、消遣阅读不同,势必会关注到阅读的方法和习惯。阅读要通过单元主题阅读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不能读无所获,所以单元主题阅读要在统一阅读的情况下进行。书中的文化特质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书中的文化因素,精神特质,在师生而言,应该也是在无形中吸收的,绝不能为了方法,而使阅读失去魅力,失去兴致。

猜你喜欢
交流语言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