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
摘 要:语言世界是以语言的方式建构的,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修辞是达成最佳传播效果的优美化手段。在人们的日常语言运用中,修辞活动无处不在。本文简要地分析广告中对修辞的运用,以达到基本了解修辞与生活的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修辞;广告语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修辞的历史告诉我们,修辞就像一把用语言与非语言符号铸造的利器,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都曾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运用它,从而为社会交际需要服务。
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广告中大量运用的修辞无疑就是广告的这种“仪容”的最佳体现。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修辞的类型也更加多元化。广告语中的修辞主要包括修辞的语言手段和辞格。
“修辞格”简称辞格,也称语格、辞藻。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提到:“把语词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光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的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修辞格”指的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的用语模式。商业广告语为了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可读性,吸引消费者,使用辞格现象尤为普遍。常用的有比喻、双关、对偶、回環、夸张、通感等辞格。
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来使某一事物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由于广告是个特殊的文体,它都尽量避免在广告中出现本体,更少出现“好像”“仿佛”这类喻词,我们很少看见一则优秀的广告,像以前小贩走街窜巷般的吆喝一样,如“某某公司的产品好像旭日一般”,这是属于典型的垃圾广告,不过也有“特步——飞一般的感觉”(鞋),“牛奶香浓,丝般感觉”(德芙巧克力)、“美加净护肤霜,像妈妈的手,温柔依旧”(化妆品)这些优秀的广告语。
双关中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广告语言巧妙的利用双关,就可以创造出新颖别致、内涵丰富的广告语,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例如“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英特尔)”“默默无蚊(蚊香广告)”等。语义双关的广告语如某眼药水广告:“滴后请将眼球转动数次,以便药水布满全球。”“全球”一可指全眼球,二可指全世界。还有如“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中意冰箱,人人中意”等运用了语义双关的广告语。
对偶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或相对的短语、句子、句群,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它是广告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运用对偶手法,可以使广告语言精炼、简洁、易记、易诵,让人印象深刻。如“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喝杯青酒,交个朋友”这样的对偶广告,又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再如“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小身材,大味道”“使头发根根柔软,令肌肤寸寸嫩滑”等这些广告均采用了对偶的手法,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内容上概括集中,具有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
回环是利用相同语句的循环往复来表现两事物相关的修辞。在广告中运用回环的修辞,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给人一种美感,而且上下两句字数相同,结构整齐,便于记忆。例如:平安中国,中国平安。是保险公司的广告语。前一句表达了对中国的美好祝福,后一句将“中国平安保险”的名称巧妙地融进其中,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意境,产生了更丰富的意义。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如“眼睛一眨,东海岸变成西海岸”(航空公司广告),这句就极言其公司的航运速度之快。当人们以某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运用夸张的广告时,就会表现出欣赏之意了。
通感也叫移觉。是使五官功能感觉相互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以器官上。例如:“阿尔卑斯,甜蜜如拥抱。”(奶糖广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南方黑芝麻糊)都是从味觉到触觉转化的,它们使人的身心都能感受甜蜜和香甜的滋味。广告语中除了上述的几种修辞手法外,还有顶真,例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日本丰田汽车广告)。引用,例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某锁厂广告)。设问,例如“泻痢停”做的广告:“别看广告啊。那看什么?看疗效!”这个广告既体现了此药的疗效好,又无形中讽刺了某些广告的不真实。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与一般的应用文体在写作目的、阅读的对象、表达方式、结构形式、 手段媒介,宣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广告语言由于这些不同的要素具有特殊性,不应将其与文学语言或其他应用文语言等同看待。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8.
[2]胡性初.修辞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J].2003(3):78.
[3]罗舒.试析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文学教育(上)[J].2008(11):136-137.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