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活动式教学简述

2017-05-09 21:04曹鑫梅
关键词:陋室铭断句标点

曹鑫梅

【摘要】教学必然涉及教什么、怎么教。教什么固然是第一重要的,但怎么教也不可轻视。往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相差很大。只有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才会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现以平时文言文活动式教学为例,简述几种教学手段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教学手段 优化文言文活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9-02

常见的文言文教学是要求学生预习时先抄课文,抄一行空三行,空着的第一行写重点词的解释,第二行第三行铅笔写句子翻译。课上教师逐字逐句串讲词意句意,然后概括分析文意,最后测试过关。有时甚至是教师直接打开现成的课件,照本宣科,或者和学生一问一答。

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简单的字词句解释加文章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主要通过倾听教师讲授而学习。

这样的课堂,学生忙忙碌碌记笔记,紧紧张张听讲记忆,学得很累,也比较无趣。基础较弱的学生更是听得头脑昏昏沉沉。测试时全凭死记硬背,学习文言文苦不堪言。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通常要花好几个课时来听讲、记笔记,受尽折磨。

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了学习者通过倾听教师讲授,在两周以后仅能记住所有内容的5%,这是所有学习方式里效果最差的一种。而讨论能记住50%,实践练习能记住70%,向其他人教授或立即应用能够记住90%。这三种高效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习者主动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压缩讲授时间,设计蕴涵丰富、别具匠心的活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讨论、练习、应用,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课堂实效。

一、断句标点思维活

我在讲《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等短小的文言文时,都给学生印发删掉注释,删掉标点符号的白文,请学生断句标点,然后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在断句标点的过程中,尝试翻译文章。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节奏和美感都有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享受思维的过程、思维的乐趣,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就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小小的辩论。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形式,课上都全心投入。

案例呈现

《陋室铭》课堂实录片段

师:请同学们给删掉标点的《陋室铭》标出标点。

(给出充足时间)

师:有疑问的可以问问其他同学。(小组讨论)

……

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啊?

生:自然语感,自然而然顺下来的。

师:为什么这样读就顺呢?

生:老师您看,这是十个字吧,除以二,两句话,一句五个字。

师:哈哈,数学思维啊,有道理!《陋室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同学们从字数的角度思考,很不错!还有别的什么方法帮助大家划分?

生:绿和青相对。

生:台阶上的苔痕是绿色的,小草的绿色映入帘子。

师:好方法,从内容的角度,对偶的角度划分。句意理解得不错,不过“苔痕上阶绿”这句的翻译咱可不可以再翻译得“信、达、雅”一点。这句话里哪个字很有意思啊?

生:上。

生:爬上。

师:对啊,绿色的苔痕爬上台阶。这一句有什么妙处啊?

生:化静为动,类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师:太棒了!咱可以想象到碧绿的苔痕爬上台阶,把台阶都染绿的画面。

生:非常幽静。

从这一个实录片断就可以看出,学生开动脑筋,断句和标点的过程,既涉及到文体特点,又涉及对偶的形式,词意句意的理解,还有数学思维的应用。“要准确断句和标点,就要推求字义,就要梳理文段的脉络,就要感知文章的旨意。断句标点,既指向‘言也指向‘文,是文言语感的综合训练。”

二、联想成语积累多

《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文言文寓言故事。寓言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所以,我把《愚公移山》的教学定位于,抓住语言文字,解读愚公移山给我们的启示,理解学习愚公精神。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由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成语、俗语?请同学们写在黑板上。”学生非常踊跃。

由愚公“年且九十”而立志移山,我们联想到“老当益壮”和“凌云壮志”两个成语。“聚室而谋”联想到“集思广益”。“方七百里,高万仞”然“吾与汝毕力平险”联想到“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投诸渤海之尾”联想到“移山填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联想到“雷厉风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联想到“高瞻远瞩”“志存高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联想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联想到“众志成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联系到“冥顽不化”“不可理喻”,从愚公说这句话的语气联想到“义正辞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联想到“生生不息”“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目光长远”。“何苦而不平”的语气联想到“毋庸置疑”“乐观积极”。“河曲智叟亡以应”联想到“无言以对”“哑口无言”“理屈词穷”。由智叟对愚公的嘲笑联想到“自作聪明”,愚公的回答联想到“有理有据”“大智若愚”。由“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联想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联想到“有志者事竟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每想到一个成语把它写到黑板上,都很有成就感。整个活动类似于一个竞赛游戏,紧张而快乐。学生不仅深入多元地理解了寓言的寓意,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德的浸润。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里,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就是在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

文言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前后勾连,古今对应,学生已经养成了这样思考积累的习惯。比如在讲《陋室铭》时,同学们由“惟吾德馨”的“惟”,联系了“惟我独尊、惟利是图、惟命是从”,“馨”联系了“德艺双馨”,“斯”联系了“逝者如斯”,“鸿儒”联系了“鸿篇巨制、宿儒”,“谈笑”联系了“谈笑风生”,“调素琴”联系了“朴素、素面朝天”,“案牍”联系了“连篇累牍”……这样的形式不断地激活学生的储备,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掌握字词的基本含义,扩大词汇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学习状况。

三、挑错游戏效率高

有些篇幅稍长的文言文,我提前请不同程度的几位同学翻译文章的不同段落,然后我把典型的错误翻译打到课件上,然后课上请同学们挑错并订正。

比如《马说》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有学生翻译为“况且跟普通的马等同还不可能,又安心能要求它跑千里?”学生会发现“安”在这里不应该翻译为“安心”,联系以往学过的“安能辨我是雄雌”,就理解了“安”在这里应是“怎么”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里“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有学生翻译为“抄写完毕,走着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学生会发现“走”翻译错了,再联系“走马观花”,《口技》里的“几欲先走”,“走”在这里应该翻译为“跑”。

这样的方法,易错点非常清楚,学生都会的就不讲,把时间留给学生不会的、错误的,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学生印象深刻。

四、文白互译趣味多

“语言之间互译,学习者逗留在语言上的时间拉长了,尤其是‘白译文,会促使学生更多地浸淫文言之中,更深刻地理解文言表达的特点。不仅如此,‘文白互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鉴赏能力。”

我在講《记承天夜游》时,先请学生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达成共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然后,再请同学看着课件上的翻译,写成文言文。拿类似“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的句子与原文比较,学生很快就感觉到自己的句子不如原文精妙,原文有沉浸其中,恍然大悟的情感变化,更能体现出物我两忘,澄澈静谧的美感。

文言文活动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不再是灌输式地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情境,给出任务,处处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适当地帮助学生,让每一堂课对学生来说都新鲜,有吸引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享受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快乐。这些课堂活动是文言文教学手段的优化,符合学习金字塔的高效学习规律,对课堂任务的完成、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2011.6.

猜你喜欢
陋室铭断句标点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文言断句判断法
妙用标点巧断句
有趣的标点
一篇《陋室铭》,仿写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