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对“观察渗透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人们在观察中主要受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然后通过分析观察和理论的辩证关系对该理论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讲述人们由此观点产生的分歧指出“观察渗透理论”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观察 理论 相对主义 逻辑证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42-01
一、何谓“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汉森则认为:观察并非对物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使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不同的程度相应于他们相互分歧的程度,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不同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的,则可能把同一对象看成不同的东西,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是首先在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所影响的,这种影响就渗透在观察中,他强调这种不同并不是观察者事后对其观察对象所做的解释不同,而是渗透在观察中的,这就是他的“观察渗透理论”。
二、觀察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一)观察依赖理论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
(二)理论服从观察
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汉森认为人们往往观察理解为认真的看和仔细的听,实际上,观察并不是像照相机那样给物象摄影,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看事物,因此,一个人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观察,取决于他在何种程度上把握了与观察对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首先,他把观察的物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加以区别,他认为看不只是物理过程,看还包括视觉经验即心理过程。其次,汉森进一步分析了理论如何作用于观察,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人们最先是客观的感受对象,然后经过逻辑分析从中形成一定的概念框架或概念模式,汉森认为,实际情况正如相反,人们看到某种感觉材料,首先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感受它,而是有无意识地以一种“概念模式去套用眼前的感觉材料”,使它适应于自己过去比较熟悉的材料,从而使各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反应有各种程度的差异。由此,我们看出不同的理论作用于同一观察对象得出不同结论。汉森着重说明的是,理论对观察的影响并非后加的,而是与观察者接受光刺激而发生物理反应同时进行的。汉森不仅以“观察渗透理论”的理论去重新分析观察和事实,进而用此理论去重新分析因果性。
三、“观察渗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汉森先生认为“看”是我们所谓的渗透理论的操作。这一结论对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动摇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合理性评判基础,还为其他学派(如历史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出发点。有人曾这样说过:如果说二十世纪以来,科学哲学中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具体进步的话,“观察渗透理论”肯定要算上一个。有些科学哲学家(例如费耶阿本德)却将其推向了极致,用来捍卫他们的相对主义论题。
对“观察渗透理论”的认知解析作为一种全新角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对这一问题传统争论的突破,开阔了我们的思维视野,引发我们向更深层次进发研究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然而,当扩展到较为广阔的哲学思维领域时,认知角度的解析又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首先,仅作认知解析同样具有狭隘性。其次,这一解析在某种程度上又过于宽泛。另外,认知过程中有主体理论经验的参与,仅仅是对“观察渗透理论”的充分条件证明,并不能以此否证科学具有的客观性,更不能因此就将科学视为非理性的事业。
四、小结
“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为结合科技史对理论和实验的层次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就某具体实验而言,背景理论和“待验理论”是先于该实验的,而“待建理论”则是后于该实验的。虽然,我们反对所有的观察都是理论渗透的极端观点,但是我们也承认,存在着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负荷的观察。为理论渗透观察的过程机制提供约束分析,并不是要否定存在着理论渗透的观察,而是对将理论的渗透无限放大和强化的极端观点的反驳,以期对人类的认识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NR.汉森:发展的模式,邢新力等译[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杜,1988,10.
[2]罗慧生.西方科学哲学史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李雪(1989.02-),女,回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