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中医治病养生要求“辨证论治”,就是要在辨清不同的病状和体质性质之后,再针对性地用药。人的病状和体质是有寒、热、虚、实之分的,所以治疗上就有祛寒、清热、补阴、益气之异,这是中医的特点,要为每个人“量身定做”处方,包括养生药膳、食谱。
但是,“奉阴者寿”却是各种体质、各种病状治疗时都要遵循的大法!“奉阴者寿”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保护人体之阴,及时补阴的人,才可能长寿。
中医治病养生的目的,就是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但提到阴和阳的关系,更多人想到的是對立,“阴虚”的人怕热,“阳虚”的人怕冷,从症状上就是反的。其实,阴和阳,不仅有相互制约、对立的关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关系,是上和下的关系,阴在下,阳在上;阴在内,阳在外,一如《黄帝内经》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很显然,阴是阳的基础,“奉阴者寿”其实就是强调要夯实身体的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由阴阳气血组成,阴和血同属于一类,是物质基础;阳和气同属于一类,是功能和能量。一个活人,不仅要有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还要发挥功能,这个功能还要能产生能量,否则就是一具完整而冰冷的遗体。
所以,人只要活着,身体就是温暖的,好比一根燃烧的蜡烛,“阳”是上面的火苗,“阴”是下面的蜡烛。如果上面的火苗熄灭了,就算蜡烛的体量再大,最多也是一具完尸。但是,如果火苗烧得太旺,太快,底下的蜡烛很快就要被烧完了,这个生命虽然灿烂,但时间非短暂,人就早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之所以强调“奉阴者寿”,就是告诉大家,蜡烛是人体之阴,是物质基础,一定要保证燃烧,不能因为各种错误的消耗而提前变短了,烧完了!那样的话,人就不可能健康长寿了。
不仅疾病可以伤阴,平时生活中的很多错误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之中的伤阴程度,也绝对不在疾病之下,只不过因为习以为常而不被人重视,往往是阴伤到一定程度,引发为明显的疾病时,才开始追悔莫及。最典型的比如现在高发的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以及女性的乳腺疾病、妇科肿瘤等,究其根源,都是伤阴。而这种伤阴,尽管是精神压力、生活环境导致,但对现在的人来说,想彻底摆脱精神压力,改变生存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做到的就是对压力带来的伤阴及时补充,只有及时、随时地补阴,才能实现“奉阴者寿”这个中医大法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