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律廷
19世纪法国小说家都德《磨坊信札》中,讲到一个“金脑子”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天生有个金子做的脑子。他长大成人要去闯世界的时候,母亲说:“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分享你的财富。”于是他把自己的脑子分了一大块给母亲。后来,他为爱的姑娘用了脑子里的许多金子。两年后姑娘死了,他把剩余财富花在他认为必须的豪华葬礼上。有一天,他掏空的脑袋已经不工作了,栽倒在地上死了……
大文豪都德说:“这个故事听上去是编造的,但从头到尾是真实的。许多人为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事情却付出他们的一切,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痛苦。”
对现实世界中的老年朋友们来说,“被啃老”、“被掏空脑袋”、“被掏空心脏”、“被掏空身体”的情况屡见不鲜。为着所爱的晚辈们打拼和付出,直到自己心力交瘁,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老年朋友们要如何调适自我呢?我们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学方法——臆想。
“臆想治疗法”不是做白日梦,更不是逃避世界,而是一种使人内心强大的工具。一般来说治疗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讓自己在安静的音乐和环境的调节下,闭上眼睛深呼吸,逐渐进入自己的想象世界。在对自己想象的描述中,逐渐明白自己的问题,继续提供给自己能刺激感觉意识的话语。
然后,帮助自己找到一种缓解焦虑的工具。比如:想象中的花园、属于自己的城堡、美丽初恋的约会处……在想象中进入这些地方,从而减轻痛苦。在此过程中,心理师会帮助患者(您自己也可以)臆想年迈智者、智慧天使等人的造访,并且获得神奇的精神礼物。有时候,心理师会帮助患者与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进行对话,用不同的颜色来比喻不同的力量,从而战胜负面的东西。
举例来说,退休教师王阿姨刚刚晋升为奶奶,跟媳妇为了育儿的事情有很多分歧。为了解决心乱如麻的心绪,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进行自我臆想疗法。
优雅的音乐中,她想象一道“和平之光”的彩虹。伴随着深呼吸,将一道彩虹吸进肚子里。伴随着音乐,她幻想自己来到一条自我关照的通道,她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我的大脑里,充满了各种房间。一个悲哀的灰色房间,一个充满音乐的黄色房间,还有一个快乐的红色房间,一个深蓝色的房间……她想象爱的能量从彩虹上面倾泻出来,顺着头顶流进她的大脑和双手……几次之后,她平静下来……
经过这样的臆想与放松,王阿姨不再焦虑了,她恢复往日的淡定与优雅。拥有平和心态的她,与媳妇之间进行了真诚而巧妙的沟通,更好地互相分工,带孙子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婆媳关系也好起来。
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臆想是浪费时间,做白日梦。然而,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这些充满画面感的景象,比任何心灵鸡汤都更管用。臆想法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现在老年朋友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化解压力,寻求力量,从一团乱麻的精神状态中抽身而出,才能保证我们摆脱“掏空族”的命运,真正做到颐养天年,享受难得糊涂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