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人,请看好你的养老房

2017-05-09 21:06张思佳严琪李盈盈
百姓生活 2017年3期
关键词:韩某过户刘先生

张思佳++严琪++李盈盈

近年来,城市老人的养老房,正成为不少骗子垂涎的肥肉。一些骗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以高回报为诱饵,设置坑人骗局。如有的老人抵押了自己的房屋去购买理财产品,岂料一分利息没拿到,房子还被人家过户了。提醒想以房养老的城市老人,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性,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养老房,防止上当受骗。

老人抵押房产理财,没拿到一分利息房屋还被过户

北京的刘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儿。老母亲听信朋友介绍,将房产“抵押”给了一家公司,然后将抵押款交给了某个人理财。老母亲原本是想理财结束拿回本息,再拿本金赎回房本。没承想,理财的人一个子儿不给,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被过户了。买了这处房子的人,整天催促老人搬家,甚至强行把她的家具搬了出去。

刘先生的母亲,住在北京市丰台区世界公园附近的一个小区,这是老人的养老房。前些日子,经一位朋友介绍,老人动了理财的念头,希望能挣点钱帮帮孩子。不过,这次挣钱听起来风险不小,老人需要将房产抵押给一家公司,抵押的过程会进行公证。由此,老人将得到150万元抵押款,随后再将这笔钱转交给一个负责理财的人。这样,老人每个月会得到几万元的利息,3个月后,老人便可以连本带息都拿回来。接下来,便可以用本金赎回房本。如此估算,3个月下来,老人不但没有损失,还可以拿到将近20万元的利息。于是,老人便将房产进行了抵押。可是没想到,当老人将150万元房屋抵押款交给负责理财的人之后,说好的每月利息一分没有,如今本金也拿不回来了。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因为还不上钱,被抵押的公司过了户。

按理说,光是抵押协议,不会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过户房子。原来,当初老人签了字还进行了公证的合同,根本就不是一份抵押合同,而是彻底的委托合同。也就是说,老人作为乙方,把房子的管理、过户等权利,全权委托给了合同的甲方。而甲方也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姓龙的人。

更让刘先生担心的是,受害的可能不止母亲一人。近半年来,老人总是念叨着什么“大项目”,跟老伙伴们打电话聊天,也是“大项目”不离口。可家人追问时,老人又闭口不言。刘先生疑惑地说:“不会是有什么传销组织,给老人洗脑了吧?”

市值285万元的房屋,仅抵押了150万元

“前不久,我们接手了一个咨询案例,一个老人的房子被‘骗走了。他住了一个星期旅馆,没办法了,才告诉儿子。后来虽然报案了,但是他和那个抵押公司签订了一系列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投资合同和全权委托卖房合同,没法立案。”北京老年维权服务项目负责人、至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颖说。

据刘晓颖介绍,这位老人遇到了一伙人,他们给老人出主意,告诉他把房子抵押给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可以借款150万元,然后再把这150万元投资到他们推荐的一家理财公司,由理财公司按月代为偿还借款,借款还清后收益再打给老人。

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还让老人签署了全权委托卖房协议。房屋定价权,也由被委托人决定。对于这个事情,父亲一直瞒着儿女。

事发后,老人的家属选择了报警,但是警方没有立案。因为老人与代理人签订了全权委托书,房屋已经抵押给其他人,而且被对方私自过户给别人了。据悉,老人的房子市值285万元,但是他把房子抵押所得的借款只有150万元。

刘晓颖表示,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接到的类似咨询案例不止一个,都是公司曲解国家的“以房养老”政策,哄骗老年人抵押住房及连带的各种骗局。

据北京市老龄办、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发布的《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2016年7月7日至9月27日,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共接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咨询案件935件,其中197件属于老年人遭遇涉众型经济犯罪被骗。

报告显示,被骗老人的经济损失最高达300万元人民币,但是52%的老年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不愿意告诉子女。在197起案件中,其中投资企业类、投资理财类、投资养老项目类、投资艺术收藏品类和购买药品保健品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58%、25.52%、14.58%、4.68%和43.23%。

一对八旬老人被骗房,老汉发现上当后郁闷而死

八旬老人张某和韩某夫妇,被上门推销药品的青年郭某和苗某欺骗,以名下房产替二人向银行抵押贷款,待两位老人签了各种协议后,二人将此房屋过户到郭某名下,并向银行贷款53万元。张某发现房子被骗,怒不可遏,郁闷中离世。2015年9月,老伴韩某忍着丧偶之痛,以返还原物纠纷为由,将郭某和苗某诉至北京通州法院。

据原告韩某诉称,2012年的一天,郭某和苗某到家中推销药品,闲聊中两人请求她和老伴办理房屋抵押以向银行贷款。由于她和老伴年事已高,不明白办理抵押贷款的具体流程,便全部委托苗某办理此事,自己只是配合签署了相关手续。不料苗某私自将她夫妻二人的房产过户到郭某名下,并向银行贷款53万元。

2012年10月20日,苗某向韩某夫妻二人出具了一份证明书,保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全部还清贷款,并将房屋产权恢复到韩某丈夫张某名下。2013年1月9日,苗某又向张某出具了《确认及承诺书》,确认登记于郭某名下的房产实际产权人为张某,应张某要求随时无条件地将房屋过户到张某名下,并承诺在2013年4月底前将贷款本息全部还清。

张某夫妻二人一直期望苗某能够恪守诚信,但事与愿违,苗某一次次推脱归还房屋所有权,张某怒气伤身,郁闷致死。由于苗某不按期归还银行借款,银行通知韩某限期腾退房屋。

老两口被忽悠抵押房产,投资80万元全打水漂

年近八旬的刘先生,家住北京丰台区南三环附近。一次偶然机会,刘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张某、商某二人,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联系过。

2014年年初的一天,劉先生接到张某的电话,称在美国某大银行有一笔1590亿美金的冻结资产(折合人民币上万亿)。现在要解冻用于慈善事业,解冻的条件是必须用个人名义的资产注资,事成后有房产等丰厚回报。刘先生信以为真,2014年9月,他将自己位于北京南三环的唯一的房产抵押贷款80余万元,交给张、商二人。

“老两口没敢把这件事和儿女说,结果一拖就是一年多。”办案民警介绍,刘先生本以为会顺利地收回本钱和回报,但没想到“解冻资产”的事迟迟没有消息。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某、商某继续与刘先生联系,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到了2015年11月,刘先生夫妇因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贷款公司将其抵押的住房强制收回。这时候老人再联系张、商二人,他们不再接电话。

2015年11月13日,刘先生的儿子从国外回到家,刘先生才把事情经过告诉儿子,儿子立即带上二老到派出所报案。警方以刘先生的名义联系张某,称又有20万元的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将两人约出见面后抓获。据张某、商某交代,根本没有什么千亿美金冻结要解冻的事,是他们编造出来骗人的。

非保險机构的“以房养老”产品不保险,老人把房子抵押后被贷款人卖掉

综观上述案例,基本上都是类似的诈骗模式,媒体也曾多次曝光,为何老年人仍频频上当受骗?

“以房养老”,2014年由保监会的一份名为《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出,老人可以把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为老人提供每月的生活费、护理费等,等到老人百年之后,抵押的房产由保险公司来处置。这个正式的政策实施了两年多,应者寥寥,只有数十名老人参加。保险公司对此也非常谨慎,或者说缺乏积极性,推出的产品稀少,设置的条件也很苛刻。

然而,一些非保险机构迅速嗅到了商机,在保险公司以房养老的产品尚未成型之前,抢先推出了以房养老产品。这些机构有的自称是房地产公司,有的自称是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有的机构甚至还在组建之中,便已经开始推销相关业务。

一些公司或者中介未必是抱着骗人之心为之,但是客观上却帮助别有用心之徒把“以房养老”给忽悠成了“养老房诈”。比如,前文提到的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就不止悄悄过户了一套房产。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曾经采访报道过一个与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有关的案例。刘大妈住在北京市丰台区,一直独自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不到3000元的退休金。因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退休金的一大部分还要用来购买药品。2014年秋天,刘大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家公司的副主任石某。石某向刘大妈介绍了“以房养老”,说是只要把房子抵押出去,每月就可以收入几千元。然而,最后的结局是,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消失了,刘大妈的房子被贷款人给卖掉了。

正是中介的乱牵线,给了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图谋老人房产的机会。

猜你喜欢
韩某过户刘先生
旧事
投 宿
继承房产未过户,财产分割引诉讼
将房产过户给子女,为什么会被判决撤销?
房子过户给子女怎样才能更省钱?
遗嘱以外的直系亲属有权变更遗嘱内容吗
恋人一方因拒绝分手而自杀,另一方犯法吗
房屋过户给子女,怎样更省钱
将夫妻财产赠予小三及非婚生子,妻子可否要求返还
人大副主任不怕党纪怕情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