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青少年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7-05-08 18:07孟俊贤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抑郁青少年

【摘 要】目的: 考察邯郸市青少年抑郁状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中学生抑郁量表,对邯郸市9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5.9%的学生抑郁得分高于3分,有可能存在中度程度的抑郁。抑郁在学校类型、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邯郸市高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生抑郁状况存在不同特点,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抑郁状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人口学变量

抑郁是困扰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受到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广泛重视。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假设,研究目的和抑郁现象的不同水平,对于中学生抑郁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即:(1) 抑郁情绪;(2) 抑郁症状;(3)抑郁性神经症(冯正直等,2005)。中学生的抑郁是指他们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不良情境或事件的消极反应,是一种非特定时期的悲伤、不快乐或苦闷的情绪状态(阳德华等,2000)。

本研究对邯郸市高中阶段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抑郁状态的特点,及其在学校类型、性别、父母文化程度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邯郸市两所两所重点高中一、二年级学生313名,一所普通高中一、二年级学生304名,中专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301名,共918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年级445名,二年级473名;男生404名,女生514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王极盛(1997)编制的标准化的中学生抑郁量表。该量表共20道题目,5点计分,被试根据项目的描述是否符合自身的情况,从 “无”到“严重”,分别记为 1~5 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

(三)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中学生抑郁量表测试结果

表1显示,有15.9%的学生抑郁得分高于3分,有可能存在中度程度的抑郁。

(二)高中阶段学生抑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在学校类型、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经χ2检验显示,不存在性别的差异(χ2性别 =3.28,P =0.915)。具体结果如下:

从表2可见,抑郁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多重检验发现,中专学生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学生。

从表3可见,学生的抑郁在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检验发现,父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学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学生。

从表4可见,学生的抑郁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检验发现,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学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学生。

三、讨论及结论

中学生抑郁量表测试结果显示,有15.9%的学生有可能存在中等程度的抑郁,说明高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本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有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中专学生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学生,表明中专生的抑郁水平高于高中学生,这与有关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王玲凤,2006;张晓玲,2004)。中专生大部分是因不能升高中而去就读于中专的学生, 这使他们感到低人一等, 心灰意懒, 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不但承受着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 同时还承受着学习、考试、升学受挫,就业、适应环境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相对较多。

考察性别差异我们发现男女生在抑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王极盛等(200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冯正直(2005)的研究则认为女生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采用的抑郁量表有关。

从总体上来看,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抑郁程度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父母的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抑郁有很显著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有更明显的抑郁倾向(饶燕婷,2004)。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则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惩罚也更加严厉,造成孩子的抑郁水平较高,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往往给予子女更多的尊重、理解,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更融洽,在使用惩罚、拒绝等消极教育方式时更为慎重。

中专学生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学生抑郁水平越低;抑郁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发展的性别、年龄年级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32-34.

[2]冯正直,张大均,汪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446-448.

[3]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12-17

[4]王极盛,邱丙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3).

[5]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7):444-448.

[6]张晓玲,沈丽琴,董勇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457.

[7]王極盛,丁新华.中学生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4):336-338.

[8]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70-76.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0030144)。

作者简介:孟俊贤(1968.2),女,邯郸,高级讲师,研究生(理学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抑郁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