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本文对学风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高校学风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诚信教育对于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建设;诚信教育
一、学风的内涵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学风是一项重要的一级指标,包含三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其中学习风气为重要指标。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学风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要素。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学风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对自己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优良的学风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而且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
二、当前大学学风现状分析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目前高校学生的学风在总体上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认真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的学生虚度光阴,缺乏奋斗目标,存在誠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
与高中管理相比,大学的环境是比较宽松自由的,由于没有了以前那种严格的管理,有些学生进入大学生,自制力差,,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缺乏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2.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不佳。
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上课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学习纪律涣散。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完整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的学习规律,没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3.部分学生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诚信缺失。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内在的道德修养,诚信缺失,平时学习不认真刻苦,完成作业的时候从网上抄袭资料或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敷衍了事,考试的时候存在舞弊的行为。有部分学生在助学贷款和求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
三、诚信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是静态的常量又是动态的变量。在优良学风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和价值对学风具有约束作用。[1]诚信是一种文化,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认同诚信价值,端正学习态度。
学风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怎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学风问题是大学生如何看待学习的价值问题,也就是对学习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诚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让他们在内心形成对诚信价值的正确判断。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就不会被名利遮瑕双眼、冲昏头脑、混淆视听,千方百计想着法儿请假、铤而走险请枪手代考、殚精竭虑找论文抄袭。[2]因为有了对诚信的价值认同,所以学生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自身行为。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人的行为都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思想观念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内容与方式。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每一所高校都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这些制度和规定,比如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行为是学校明令禁止的,但这些现象在高校里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上缺乏诚信的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不能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有了诚实守信的思想,从而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规范着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能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好的学风和校风。
3.形成诚信团队,发挥示范作用。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由于对于诚信的认同,个体学生会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着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的团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团体必定会对周边的同学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诚信团队,形成越来越浓厚的诚信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学风建设的进行。
四、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诚信认知
1.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第一,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这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有关诚信教育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第二,革新教育手段。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根据当今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的情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诚信教育的内容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拉近现实与大学生诚信认知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诚信教育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诚信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师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榜样。
2.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同时要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专业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应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師应该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有目的的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诚信意识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深化。
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内容丰富的活动,如演讲、辩论、征文等,让学生持续关注诚信问题,提高学生讲诚信的自觉性。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典型,对学生起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二是利用国际诚信节、诚信中国节等节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发放传单、图片展示等,提升学生的诚信觉悟和意识。三是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一些社会调研,深入工厂、企业了解因诚信成功和不诚信失败的事例,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充分感受诚信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内心形成诚信的思想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诚信监督
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3]诚信品质的形成,既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需要加强制度的约束。
从学生一入校起,就为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应该公平、客观,实行动态管理,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诚信的表现。同时为了发挥“诚信档案”的真正的约束作用,需要建立诚信考核评价机制。由相关部门根据“诚信档案”记录的内容对学生的诚信度进行综合测评,并将其作为竞选、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依据,将个人的诚信表现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促进其诚信意识的增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妙春,王宏.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6).
[2]宋赛南.浅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J].今日南国,2009(6).
[3]陈军向.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学生诚信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作者简介:
李佩凤:(1980—)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