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皮影造型元素在动画造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08 01:14周飞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皮影湖南动画

摘 要:湖南皮影艺术是湖南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奇葩,与湖湘民间宗教俗信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浓郁的湖湘地域民俗文化特征。本论文通过对湖南皮影造型艺术特点的总结,将其优秀精华的艺术特征引入动画造型课程设计中,从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皮影造型元素 动画造型设计

一、皮影艺术在动画造型中的应用

中国的皮影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它完美的将绘画、雕刻、戏曲和表演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透露着劳动人民内心淳朴和对于生命、生活的体悟与认知。动画是一门新生的艺术门类,却与皮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让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惺惺相惜,所以在我国动画发展初期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皮影动画片,如《张飞审瓜》,《东郭先生与狼》,《会摇尾巴的狼》等。早期的皮影动画在造型设计上表现手法略显单一,画面色彩并不丰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脑技术的提高,皮影动画制作有了飞速发展。2006年的国产动画《桃花源记》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电脑动画和皮影技术结合的新形式。《桃花源记》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上表现手法有了明显的提升,不但吸取了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征,并结合现代审美特点进行设计,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如在人物造型的纹路上线条的勾画,即不失民间美术工艺的影子又比传统皮影更为灵活;人物表演具有皮影表演的视觉效果,角色的形体动作打破传统皮影表现的局限,更流畅,面部表情更丰富。影片中将水墨画、工笔画、剪纸、皮影等元素自然的融合在背景中,整个画面通过电脑动画的技术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新的视觉体验,增强了影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自己的局限性,通过与现代电脑技术的结合打破时空的局限。皮影动画的发展应基于传统皮影造型基础之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富有民族特色的皮影动画作品。

二、湖南皮影造型的特点

(一)造型手法在一定的程式化中表现出多样

程式,即为一定的标准。湖南皮影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己经成为一种模式,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湖南皮影戏在人物头茬,身段比例,服饰图案,表演操作上都有一定的套路,但又非常灵活,湖南皮影中头茬和身段可以通用,从头茬上可以分辨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如丑角则会浓墨重彩,表现手法运用夸张。这些都是受到戏曲的影响,所以与戏曲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湖南皮影戏中,关羽的造型与戏曲中的造型极为相同,长须飘逸,头戴英雄巾,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突出忠义双全的形象。湖南皮影造型在整体上呈现头大,身短,净头茬约占全身五分之一的生角造型,头茬约占全身六分之一的丑角造型等,表现手法夸张而不突兀,如此设计也是为了让台下较远的观众能清晰的看到台上角色的表演。

(二)外简内繁的角色装饰造型

角色的外轮廓雕刻概括、简练,而内部的镂刻却运用复杂,尤其在头茬和身段图案的构思上颇为讲究,对民间的刺绣,剪纸中的中长短线,海浪纹、月牙纹、圆点等各类传统纹样进行吸收,融入造型设计,注重图案组合对比统一,节奏韵律,以此来展现着皮影戏中角色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在角色制作的材料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尝试,由最初的纸制作人物造型,其花纹较为单一、无色不理想、做工粗糙,到后来采用了牛皮和羊皮,通过特殊处理成透光的半透明状,在加以繁复的内部雕刻,重彩绘制。其中人物角色造型中的身段雕绘需要十几道工序,极为复杂,也是湖南皮影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教师如何将皮影造型元素渗透在动画造型课程中

(一)教师在引入湖南皮影元素的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练习中的辅导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

是否能设计出新颖,独特,有自我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修养,有深厚的文化涵养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角色造型。我们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采用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来进行创作。发散式思维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聚合式思维则是确立目标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行思考创作。第一步,在最初的动画角色造型构思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式思维对湖南皮影戏表演和皮影角色制作从多渠道、多角度的实地观察考察,做好详细的图片文字记录,并绘制大量草稿,为湖南皮影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构思和设计,这也为后续的创作打好基础。

2.加强学生对湖南皮影艺术各方面的研究和学习

我们在动画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动画设计教育的实践性,很少会和学生一起探讨或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们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会发现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候是《大闹天宫》,而《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画角色形象是张光宇先生设计,张老先生并不是一位专业的从事动画角色设计的大家,但他设计的孙悟空却深入人心,至今无人超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张光宇先生深厚的文化修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我们在看看现在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很少,更多的只是学习电脑技术操作,强调设计的实践性,这样会使的学生创作出来的动画造型设计缺乏理论上的支撑,空洞单薄,没有灵气。对地方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并吸取精华运用于设计中是高校动画专业刻不容缓应该做的。湖南皮影艺术在南方皮影中独具湖湘文化特色,是集绘画、雕刻、戏曲和表演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可以带领和组织一部分同学去申报各级政府的科研选题等,鼓励和支持学生们积极参与并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些相关考察研究的小论文。

3.与动画周边产品市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与周边产品市场的联系非常紧密,不但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还能树立一个优质的动画品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尝试着把自己的“课堂作业”与具体的“周边产品市场”结合起来,即直接导入实际项目,也是课堂教学较为重要的部分。其实这样成功的案例还是很多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04级学生王卯卯在大三时期创作的“兔斯基”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的市场更加开放,平台也更多,为学生作品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让自己创作的动画角色作品与市场接轨。但我们也要明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凸显出来,首先要充分的了解服务的对象在市场上或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如何,现在周边产品市场中大量的充实着日美韩三国的动画角色周边作品,其实大众是很希望看到属于自己民族的优秀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文化的诉求是很大的。湖南皮影在上世纪在人们生活中还是很活跃的,大众对其并不陌生,引导学生从湖南皮影人物造型中提煉出一些元素与当下大众审美视角相结合来创作动画角色造型,既能让学生找到丰富的创作素材,又能让湖南皮影艺术得到有效的传承和推广。

四、学生如何将湖南皮影造型元素融入动画造型学习中

老师将湖南传统皮影元素引入教学过程时,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主体如何将湖南皮影造型元素融入动画造型学习中?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盲目从上日美动画造型设计,对本土文化不感兴趣

随着时代发展,西方文化渗透和长期为日美动画代工,使得国内创作的大部分动画作品都偏向日美动画风格,以至于在校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创作时,一味的模仿和翻版日美动画作品,而忽略和抛弃了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看到日美动画也是有其根基的,也是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之中。皮影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文化与动画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是动画造型创作的宝贵的素材来源。引导学生站在湖南皮影艺术文化的根基上去学习、借鉴和吸收,合理融入湖南皮影艺术文化元素创作出独具湖湘韵味的动画造型作品。

(二)生搬硬套,缺乏对湖南皮影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合理运用

当老师要求以湖南皮影艺术作为创作素材进行动画造型设计时,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将湖南皮影的元素或纹样直接绘制运用,相应的场景设计与其他道具造型等不相呼应,在视觉上带来突兀之感,是背离设计学的初衷的。对湖南皮影艺术进行提炼,取其精髓再巧妙地融入到动画造型设计中,并根据动画造型有效的开发与其相关的周边产品市场,来推广自己的作品和湖南皮影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康保成.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大象出版社[M].2011.

[2]吴乐盈.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7).

作者简介

周飞碟(1981.2-),女,湖南株洲,汉,研究生,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动画设计。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5YBA132

猜你喜欢
皮影湖南动画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我的动画梦
不老的皮影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