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
说实话,我是万分不情愿参加磨课研讨活动,不是我不热爱教学、不喜欢交流,主要是忍受不了混乱无序、喧宾夺主、耗时低效的研讨过程。就拿刚刚结束的一个磨课研讨会来说,整个研讨过程充满火药味,最后却没有达成一个明确可行、众所认同的讨论结果。
这是一节准备参加市级优质课评比的数学课,讲课的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青年周老师。早在四五年前,周老师就曾经参加过市级优质课评比,可谓是课场老将。周老师选择的课题是二年级下册《推理》一课,使用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进行上课。要知道,如果使用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而选择二年级的学生,则又面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权衡之下,周老师只得选择二年级,毕竟面对未曾学过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知识储备不足的弊端。
周老师在试课完成后,我们几个乡镇骨干教师和县城学校来的骨干教师,聚在校长室里,召开了一个小型的磨课研讨会。研讨会一开始,周老师所在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便大致安排了一下发言的顺序及要求。这样,随着第一个老师的发言,研讨会算是正式开始了。
打断正常研讨进程的意外出在第二个发言人身上。这也是一位李老师。这位李老师有着多年的教研经验,而且是一位很有思想的老教研员。他的发言着重在一点上:周老师没有将学生合作学习中探究的结论明确、清晰的展现出来,数学讲究知识的确定性和清晰性,应该让学生对于知识看到、听到、记住,。为此,他手舞足蹈的采用模拟上课的方式,阐述如果这节课是自己上,该如何进行。但是,同周老师一并来的李老师则即刻予以否定。他的观点是: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二年级下册的知识,本身就存在难度,如果将知识结论清晰展现,则超出学生认知范畴。再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虽然没有说明具体的推理过程,学生也十分完美的讲结论说出来了,不需要老师明确展示了。他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应该降到要求,让学生感性、直观感知就可以。两人很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接近三十分钟的辩论过程中,双方的观点没有大的改变,不过是语调升高了些许。
最后,坚持要“呈现观点”的李老师略带无奈的说:“如果我要讲过市级公开课,你们就相信我的观点了。”因为,同周老师一起的李老师曾经获得过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当然这位李老师也有充足的资本相信自己观点的正确合理,因为他是全县小学中少有的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眼看放学的时间快到了,这一争论便作为有待商榷的问题,暂时搁置。剩下的几位老师便稍微阐述了自己的观课感受,研讨会便匆匆结束了。
这样的场景我经历过多次。每一次研讨结束后,我都有身心疲惫的无奈感。
这样的争论有意义吗?
让几位观点鲜明的老师占据研讨会的话语权,其余老师的观点没有值得思考的价值吗?
磨课研讨可不可以时间短暂一点?
……
西方有一个经典的开会规则,叫做“罗伯特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产生,就是基于耗时低效的辩论,为了维护开会的秩序和辩论的高效而产生的。中国的寇延丁先生出版了一本中国本土色彩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著作《可操作的民主》。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开会,如何议事的参照规则。并且寇先生还总结了中国本土罗伯特议事规则十三条。其中有三条我觉得我们的磨课研讨会是真真实实的违反了,例如“主持人在主持期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第一位李老师在整个研讨会中扮演了召集人的角色,等同于研讨会的主持人,他不断的与另一位李老师辩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再者,“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直接面对的发言”,既然两人观点对立,那么两人应该将评论权交给其他与会老师,而不是两人独自辩论;还有“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超过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规定”,没有时间观念,这是在我所经历的磨课研讨会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研讨会容易被观点鲜明、个性强势的人左右。在各种研讨会中,最容易使会议进程出现偏差的便是那些拥有鲜明个性及特色观点的人。他们左右了会议的讨论议题,偏离的原本讨论的主旨,导致会议时间大大延迟。
其实,磨课研讨会如果程序合理,與会人员严格遵循一定的议事规则,不仅可以减少无效的发言,还有助于与会人员观点的整理,有助于研讨会初衷目的的达成。同样以此事为例,两位李老师在发言完毕后,授课教师记录好两人的发言,在回本校后,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测试题测试一下,也可以将两人的观点放到课堂中实践一下,便可以得出可行结论。仅此而已。
磨课研讨会的目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众人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的头脑风暴。这一场头脑风暴是在一定顺序与准则的规定下开展的。评价每一个人观点对错的标准不是观点对立两方的激烈辩论,而是被讨论人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否则,只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石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