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维护与保养中的应用

2017-05-08 13:39王少丽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

王少丽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一门与岗位对接,实践性强,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高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实施,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实具体,直接将专业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是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效性极强的教学方法。通过寻找合适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组织学生探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案例为发散点,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课本知识为实践操作,用好发展性评价,共同提高师生的专业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在教学中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在管理、技能、沟通、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职业素养。本文就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教学实践谈谈案例教学的应用与建议。

一、课前准备

(一)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合适的案例是为了达到其教学目的,要求具备典型性,与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中,案例应该来源于实际,具有真实可靠性,且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保证案例的可操作性,任课教师必须深入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等场所收集教学相关的汽车故障案例,走访询问客户的用车感受,得到整个流程的真实情景,从而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投入其中去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二)案例的引入

在学习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时,笔者引入这么一个案例:一辆某进口品牌四轮驱动SUV越野汽车,在拐弯路段因车速过快,刹车失灵,致使转向不足,撞到路边树上,车辆前部及右侧车身严重受损,所幸人员只是轻伤。将车拖回修理厂后,对制动系统零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除了制动液不合格外,其他部件正常。询问车主是否定期更换制动液,车主说前不久开车到外地因手刹灯亮了,就随便在一个路边店买了一瓶制动液,只更换了储液罐内的制动液,后因事情繁忙便没有进一步处理。车主还从后备箱拿出了半瓶用剩的制动液。

(三)案例讨论

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要巧妙和恰当,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展开讨论,并且取得满意的结果。根据所述案例,笔者设计以下问题:①制动液能不能混用?请说明原因。②制动液的更换周期多久?③制动液的更换能不能随便找人操作?有什么要求?④如果你是车主,跑长途前在常用工作液上你会做哪些准备?上面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制动液使用情况设计的,也与汽车保养密切相关,能立刻激起学生想要探讨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再引申出不适当使用制动液会引发什么故障,该如何处理;汽车上其他常用工作液还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由此激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认真思考,从而掌握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要求等知识,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开始简单问题使学生尽快进入讨论主题,学生能轻松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继续探讨的信心;再层层递进,慢慢还原复杂、真实的案例,让他们在讨论和推理中把问题解决,自然而然地掌握技能。

(四)对案例法实施存在问题的预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正题”发展,防止学生讨论时出现“跑题”现象,但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避免把课堂变成讲座。比如,学生没有驾车经历,无法讨论跑长途前常用工作液上要做哪些保养,反而讨论起长途去哪里旅游。此时,教师从机油、变速箱油、转向助力油、制动液等各种油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内,对液面过低是否需要及时添加来提醒学生,把他们拉回讨论的正轨。也可再引入一个小案例:如果常用液体有小渗漏,在长途或高速行驶中,会造成什么后果?该如何解决部件渗漏?怎么样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准备好评价记录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改进。

二、课堂应用

(一)引导讨论

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汽车制动液故障好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探讨学习,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讨论。在课堂实施时,按照4S店汽车接待流程,教师指定一位学生扮演车主,一位学生作为维修接待,把如何接待,怎么询问车主讲诉其车子的故障,如何建议保养与维护表演一遍,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带动讨论组的气氛。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整节课的精华,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会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具体案例,鼓励学生大胆推测,踊跃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本课中提出如果你是车主,在跑长途前常用工作液上你会做哪些准备?让学生根据不同车型不一样使用年限发挥不一样的见解。再根据学生讨论出来的信息,每组选2人作为代表发言,而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可补充。同时,作为教师,要控制好时间,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围绕着课堂知识讨论,协助学生按时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当课堂出现冷场时,教师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提一些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讨论。

(三)课堂总结

讨论课结束前,应对整个讨论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把讨论的问题及答案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归纳,反映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教师总结,让学生获取系统的知识,并对整个讨论环节中的亮点进行鼓励表扬,出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总结让所有学生都懂得汽车各工作液的使用要求及如果发生小渗漏的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检查轮胎胎压、轮胎花纹等,更有学生提到用汽车故障诊断仪对全车进行一次大检查,找出故障点再对症下药。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效果

(一)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只要学生坐在课室里,就开展满堂灌,学生接受多少知识也无从考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教师很用心地“灌输”,但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完全提不起兴趣。在案例教学法中,通过对案例问题的探讨,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几个同学一起讨论或上网主动查找相关的必要理论知识,对知识自我消化及整合。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小組讨论形式,有利于集体进步,使理论知识上升到能力水平。

(二)案例教学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案例教学是最直接的社会实践,避免“纸上谈兵”,让学生脚踏实地学好专业技能。学生接触大量案例,在不同的案例中充当“车主、维修工、销售员、接待客服”等角色,探讨着不一样的问題,为他们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比如车主该探讨如何保养好自己的爱车,维修工要有什么样的技术修理汽车,销售员该锻炼什么样的口才热卖自己的产品,接待客服该用什么样的服务吸引客户消费等。案例教学提前让学生适应社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实践体验。

(三)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教学方式。学生解决一个点就能引出一大片问题出来,需要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整体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解决了制动液的问题又引出机油、变速箱油、转向助力油、冷却液等工作液的使用,工作液的使用又引出整车的保养,如发动机的维护、底盘的维护、电气设备的维护等。一个问题的解决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专业水平。

(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案例教学不同于直接授课,教师需要分析整体框架,引导学生讨论,梳理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这些都要求教师不单要“吃透”案例,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极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长时间的努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四、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注意:

(一)案例讨论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在案例讨论中,要把握讨论节奏与方向,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尽量摒除自己的主观观点,做到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案例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受学生的性格、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因素影响,教师要结合各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在讨论环节扬长避短,表达不同的意见与个人见解。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多讨论、多发言,教师要耐心倾听,面带笑容,表现肯定的样子,给他们信心,课后再找他们谈谈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不断提高;对于话题太多的同学,教师要做到纵观整个课堂,察言观色,避免学生讨论过头,造成跑题。

(二)教学体制影响案例教学的实施

现有的教学体制规定了每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学时,而案例的分析可能需要把所有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这就使得有些案例无法开展。每门课程都需要考核,教师只能为了完成规定任务,提高学生的分数,不得不放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恰恰由于这些原因,教师没时间把汽车所有知识整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部分案例教学无法实施。

(三)教师案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些教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没接触过任何4S店、维修厂培训,理论水平很强但实践脱节,汽车一些故障由什么引起又对汽车造成什么更严重的影响完全不懂,案例启发点单一或者点评不足,学生信服度低,造成课堂效果差。

总之,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要求高,对教师要求更高,但这不是我们止步的理由,更是教师、学生、社会、企业共同努力的动力。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汽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汽车的“出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