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性评价”的学案分组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08 13:36汪洁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活性分组

汪洁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自主的课堂,突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案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自控、组织等能力的培养。而学案式分组教学法,就是在学案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分组的形式实施教学活动以及进行全面客观的活性评价。

二、课题提出

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主自控能力不足。而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内容较抽象,绘图过程较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自主自控能力,很多问题在分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便迎刃而解。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科目上显得尤为不适用。

另外中职学生普遍优点是思维活跃、动手和组织能力强、集体意识强、易接受正向激励。因此传统的终端考试评价制度也无法真实完整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综合素质。

基于以上对学生特点的分析以及机械制图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笔者提出并尝试实施了“基于‘活性评价的学案分组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得到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得到完整全面的评价结果。

三、课题研究

(一)学案教学法

学案是指教師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量身”编制的自主学习方案。它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学案上所承载的内容主要是“学什么”“怎样学”,其实质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使静态的学习过程动态化,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教学实际就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方法一般是上课前教师先将设计打印好的“学案”发给学生,然后学生结合课本按照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问题探究、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等环节,掌握知识、巩固所得。其操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点评、师生总结”。“导学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

笔者编制的机械制图的学案分为五个部分: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评估小结、作业预习。其中“学习过程”是课堂主要阶段,具体分为“复习旧知、自学互助、师生总结、例题精讲、固化练习”五个步骤。学生根据学案上提示的知识要点和步骤在分工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处于 “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分组式”学案教学法

所谓“分组式”学案教学法,就是将传统的以个人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改为将几个学生组合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分工合作学习的自主合作型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学生的机械制图教学时,由于学生基础差异大,传统的个人自学方式会造成“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结果。分组式学案教学法可以创设团结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通过小组内部的分工合作、互相督促以及组别之间的竞争,既实现知识技能的累积,同时也促进学生情商、团队精神的发展。

分组方法一般是根据班额大小,分成4—6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保证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课题中采用“小组式”学案教学法,教师提醒各小组内首先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例如组织能力好的同学负责组织、分工、监督,动手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堆砌模型分析叠加的位置关系,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负责绘制主视图,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可在其余几位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俯视图、左视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检查三视图并讨论总结出叠加型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三)活性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机械制图这门课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分析、想象、动手、态度,以及小组合作中的团结协作、组织能力等。学习效果不仅应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还应考虑学生在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过程中能力的提高。而传统的笔记、月测、考试的综合评价方法单一片面,未能体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和进步。因此我们针对机械制图的“分组式”学案教学提出使用“活性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尝试。

“活性评价”是指用动态的质量观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活”在不仅看学习结果更要看学习过程,“活”在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活”在将发展的眼光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活”在尊重学生的进步和提高上。

这门课我们制定了两张活性评价表:“小组学习过程活性评价”环节目标管理评价表和“学生学习过程活性评价”环节目标管理评价表,分别对小组表现和个人表现两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评价表一个星期总结一次,根据积分排名评选出优秀小组;学生个人评价表一个月总结一次,根据积分排名评选出优秀学生。每月及学期末对优秀小组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课题实施步骤

以下以机械制图中“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为例阐述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小组分配,进入角色

笔者所在学校的机械类班级一般人数在40-60人左右,人数较多,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较适宜的分组方式是6人/组,分为8-10组左右。

在该教学模式实施初期,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平衡分组和角色设定,明确组员的任务及职责。实施中后期可在教师统筹下由学生自主分组。

(二)情景设计,下达任务

上课前先通过启发性、趣味性问题或情境类设计,告诉学生本节课各组需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的奖惩情况。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的目标,激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分发学案,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按小组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步骤为:

1.复习知识,完成练习

2.自学互助

① 按学案提示制作模型,小组合作画出相应的三视图;

② 学习课本相应章节知识,小组讨论:结合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知识要点;

③ 小组竞赛与互查,展示成果。

3.点评、归纳

教師对学习小组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点评打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归纳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进行总结。

4.例题精讲

教师针对共同总结出来的重点知识,通过例题进行论证。

5.强化练习,促进能力提升

理解知识点后,学生需动手亲自论证,固化知识。这一步骤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学情选择练习题自主完成练习后,小组共同探究,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四)评估小结

学习完成后,教师分别对“学习小组”与“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学习过程活性评价”环节目标管理评价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上课前是否做好准备(20分)、小组发言是否踊跃(20分)、小组是否遵守课堂纪律(20分)、小组合作是否和谐(20分)、小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20分),评分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按得分情况分为四个等级:A优(90分)、B良(80分)、C及格(70分)、D不及格(<70分)。

“学生学习过程活性评价”环节目标管理评价表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上课前准备工作(10分)、认真听讲(20分)、积极发言(20分)、遵守课堂纪律(20分)、认真做笔记(10分)、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20分),评分由学生个人、小组组长、教师共同完成。按得分情况分为四个等级:A优(90分)、B良(70分)、C及格(60分)、D不及格(<60分)

(五)作业预习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习题和兴趣作业(兴趣题由学案给定)。提示下一步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课后预习。

五、结语

本课题实施以来,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制图竞赛成绩、学生的反馈等方面综合考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基于“活性评价”的学案分组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从厌恶和反感变成了接受和喜欢,同时也从“学会”向“会学”的方向转变。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活性分组
蛋白酶对禾花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牛奶也有“死”和“活”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