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我的高考的你的手

2017-05-08 01:21许非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巨轮芦苇荡祖辈

许非

我的父母,生长在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参加高考。如今他们已经从农村走向城市,有了“铁饭碗”。在他们眼里,高考是至高无上的,高考让他们实现了梦想,给祖辈长了脸面,为自己赢得了光明的前途。所以,虽然我还没有经历过高考,但“一考定乾坤”“学习改变命运”等说法像大字报,时时刻刻张贴在我的心中。

有的人为了高考放弃稳定的工作,有的人为了高考甚至不顾自己的家庭。在那个年代,高考或许就是唯一的路口。然而也有人对高考不屑一顾,而是另辟蹊径。他们的人生,一样绚丽多彩。青海小伙周浩,放弃北大,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众人的惊异下追寻心中所爱,拾回了最初学习的热情,最终成为知识技术复合型人才;马云高考时,数学成绩只有个位数,如今却成为超级富豪;韩寒被人视作不爱读书的坏孩子,后来在作文大赛中一“文”成名。可见,高考是一条渡江的白船,所有人都能顺着河流轮番划桨,十年修得一张录取通知书,而少数高考之外的人,幸运乘上了巨轮这艘顺风船。上帝并不是偏爱他们,只是他们在高考之外,选对了适合自己的路。

高考只是普渡众生,一种选拔性的测试,并非昔日的科举。作为学生,更重要的是从学校学到必要的生活之道,走出校门后有一定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如今人们把高考神圣化,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为甚者,有些家长竟然放弃自己优越的工作从幼儿园开始全职陪读。

每个人都喜欢看着别人演戏,自己却入戏太深。我不敢嘲讽,或许未来的我也会这样。高考没有头破血流,却充满烽火硝烟;高考没有尔虞我诈,却隐隐争相暗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不敢说高考是上天赐予的神圣的使命,却是众考生握在手中的一根稻草,捻在手中便是荒废,种在田里便能充饥。

现在的我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去处,条条大路通罗马,却似乎没有一条路是我行得通的,唯一的选择是随波逐流。大部分高三学生起早贪黑,弓着身子,有时候我会想到逃避,着实不愿步入魔鬼般的生活。

我有个女同学,虽然她会读书,但是平时蓬头垢面,邋里邋遢,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她向来对人冷嘲热讽,无时无刻不找人软肋戳,时而令人尴尬,时而闹得面红耳赤。未来的她,或许会在高考时遥遥领先,拔得头筹,但是待她步入社会,没有与人为善的品行,又是否能笑傲江湖?

高考是一艘小船,在一片静谧的芦苇荡中缓缓前行;高考之外是一艘巨轮,在广阔的蓝海上航行,虽然甲板上摆着珍奇异宝,但那都是稻草上最后一点细穗。大海不如芦苇荡平静平稳,时而风平浪静,转眼狂风暴雨,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最终能安稳到达的“可怜”人寥寥无几。

难怪鲁迅先生大力赞扬“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真的勇士。

可是吃得到螃蟹的人又在哪里?

巨轮也不是任何人想乘坐就能乘坐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一个人不懂挖掘自己的潜力时,他的世界里就不会有缤纷的童话。如果没有乘坐巨轮的资本,不如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后悔的苦涩不过是短暂抹上唇角,在心里会泛起一片黑色的波纹。

前两天,闺密找我谈心,她的脸上挂着惨淡的哀伤,不似平日说笑时那般快活。月光透过明窗轻柔地打在她的脸上,她一字一顿痛苦地说:“我好迷茫!猛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特长都没有。学习不好,运动也不行,真的好无用!我不喜欢高考支配的人生。”说完静静地望向窗外,一言不发。我一时语塞。仿佛任何安慰的话都像是一种嘲讽,是微不足道的同情。

在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啊,都把高考视作饿狼虎豹,认为自己是关在囚笼里的苦命人。其實,高考并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之外,社会也会给我们创造绽放自己的机会,提供深造的平台。可见高考并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命运,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还是自己的优势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能够让我们扬帆起航的还是我们自已。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是啊,人生无处不青山!或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光彩耀眼,或许我们只能在平凡的高考中寒窗苦读。人们常常妄自菲薄——乘坐巨轮的人能有几个,谁知道那束花环会不会落在自己头上?一路还有汗流,梦还没腐朽,命运到最后,记得勿忘心安。

猜你喜欢
巨轮芦苇荡祖辈
芦苇荡
两会落幕你的生活将有这些变化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巨轮平肩壶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叶建明的诗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巨轮上的秘密
芦苇荡里藏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