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主要作者是印度联合情报研究所(USI)负责人莎玛(BK Sharma)和高级研究顾问妮维蒂德·达斯·昆都(Nivedita Das Kundu),中国学者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研究。印度学者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加强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彼此经贸往来,深化金融、能源资源开发、人文交流、教育、科技、医疗、环保、海事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进而提升其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影响力。该倡议的三个核心要素,即地理邻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也彰显出其新地区主义的倾向。倡议雖侧重经济方面的合作,但带有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和新地区主义色彩。在亚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已如火如荼的地缘经济改革浪潮中,印度想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寻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目前,印度正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印度同中亚及欧洲国家的关系,拓展双边和多边合作,进而扩大本国经济体量和进出口份额,同时减少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作者在书中也表示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忧虑。作者认为,如果南海争端得不到有效解决或者南海紧张局势得不到缓解,倡议的最终成果或许不能共享或者有失公允;西方国家可能因为担心中国将借机挑战其主导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而反对该倡议。而印度本国更加关切地区安全,其中包括:“一带一路”不会对印度国家安全造成公开威胁,但是印度依然面临安全挑战;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克什米尔地区是制约印度的战略考量;巴基斯坦着手提高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地区的地位也将影响印度的安全;对于中国-尼泊尔-印度三边经济走廊项目,印度担心印度和尼泊尔的双边贸易额可能因为中国的强势加入而下降;印度认为中印之间的双边经济走廊需要在某些领域划定实际控制线,以建立客户中心和跨境贸易所需的其他设施;1962年中印边界争端还有遗留未决的问题;担心中国对印度邻国的军售,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平稳局势;海盗和恐怖主义威胁印度洋海域的贸易往来。
书中作者还提到“一带一路”在实施中的问题,比如:经贸合作便利化中各国海关合作的问题;能否实现顺利高效的签证审批程序;能否简化银行的业务流程以保障商贸活动的顺利实施;信息沟通不足等。同时,作者还就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建议:参与国应定期磋商;各参与国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商讨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实施集体性安全举措;增强合作的透明度、实行信息共享;妥善协调相关措施、照顾彼此关切;明确机制要求,措施制定过程中要问询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参考其他多边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参与国的战略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