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会计准则建设比较研究

2017-05-08 05:43汤玲
商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际趋同资本市场会计准则

汤玲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摘要】本文拟通过在资本市场环境影响下中国与西方会计准则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对如何建立我国更高标准的会计准则提出合理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本市场;国际趋同

会计准则是会计主管机构发布的由会计主体共同遵守的标准和规范。资本市场是企业筹集和投资的场所。作为对企业盈利和经营情况反映的会计报表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会计准则的创立本身实际上是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的需要,会计准则自身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又为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会计准则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发展与完善,而会计准则也对资本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待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建设,并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资本市场与会计准则建设的联系

资本主义市场信息需求可以说是会计准则诞生的催化剂。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此基础上,美国的证券市场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各种新的融资工具的出现,各种新的交易手段也开始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准则的约束,不同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无法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企业拥有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美国于1959年顺势成立起会计原则委员会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该委员会采取了救火式的工作办法,使得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满意。于1972年成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始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公共事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开始有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增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各国开始意识到会计准则的统一和协调的重要性,于1973年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跨国投资与融资的比重逐渐变大,由此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以及编制者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各国都開始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推进与发展,并开始有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进行合作的设想与意向。

高质量的会计报告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会计报告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会计准则的质量决定的。会计准则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会计准则的不规范很容易带来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不信任,影响投资的积极性,以至于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以资本市场为视角的中西方会计准则建设比较

资本市场是企业资金融通的市场,同时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也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会计准则的建设,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下面就我国和西方以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视角比较两者的会计准则建设。

中国资本市场在成立之初的时候,它的功能是被定义为服务于国有企业,为国有企业脱困进行保驾护航。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最初定位已经有所转变。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投资和筹资功能也在逐步的被完善。

如果说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获得了初步发展,那么债券市场就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资本市场的这种“一轻一重”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无法满足市场主体多样性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成熟稳健的市场机制的形成。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并发展债券市场,使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西方的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当属美国资本市场。美国的资本市场以其完备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的运行,和对市场活动规律的遵循闻名于世。但是美国资本市场今年来也受到了来自实务界的不小冲击。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带来的”安然””安达信”等大型公司的破产给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会计准则的建设提出了质疑。

在美国,企业的长期资金主要靠证券市场来筹集。股票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发展和扩大,市场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企业通过股市融资的比重明显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股票市场股票的发行额远远低于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在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的确是大大超过其股票市场的,债券融资在其企业公司的融资结构中也逐步地占据主要地位。

三、影响中西方会计准则建设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因素

(一)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备受重视

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得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于西方国家的私有制相比,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企业也众多。因此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资本安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需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西方国家相比,会计比较注重满足于国家的需要,更加强调的是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西方国家则更多的是注重投资者的需要,注重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公允价值来作为计量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原则弊端的暴露,我国会计准则也逐步引进公允价值计量标准以取代历史成本计量。

(二)融资倾向的不同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在西方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模式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和以银行为导向的模式。但是无论是以证券市场为导向还是银行导向型的,以外源性融资为主体。

而我国的上市企业却具有比较强烈的内源融资的倾向。先通过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再利用外部融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方面需要大幅度提高。为了改善融资方式,我国推出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股票期权主要是指上市企业以股票期权这种方式来激励人员,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制度。股票期权对于解决企业内部由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效果显著。而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股票期权,由于与国外社会、经济制度、法律法规的差异,并不能完全照搬,而是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实施管理办法与相关配套措施。企业也需要深入研究股票期权的基本思想与理论,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

四、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也在进一步地建设起来。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适应资本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一个由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组成的被称为“G4集团”的会计准则区域协调机构成立。1972年第十次国际会计师大会在澳洲召开。会计职业国际协调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它为国际会计委员会的成立打下了基石。

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伦敦正式成立,从此之后这个组织开始致力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发展,IASC也在1993年加入了G4集团。2005年通过的《关于重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未来的建议》这一报告之后,IASC成功的实现了改组,之后也将改组后颁布的会计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anl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

我國财政部于1998年才正式成立了会计准则组,开始正式而规范的去研究会计准则。1978—1992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也开始了逐渐局部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道路。1992—1997年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初始建设阶段: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制度,这不仅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始迈出了国际化的一步,也代表着我国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会计模式的结束。1997—2006年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阶段:《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品的披露》的颁布代表着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规范模式的正式开始运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也由此开始基本上建立成。2006年以后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化趋同阶段:我国正式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些新的会计准则也会被上市企业使用。

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照搬,这是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的转变、融资倾向的不同以及股票期权的应用等说明:为了发展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根据我国的实际的发展情况,参考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来发展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

参考文献:

[1]郑晓英.对中西方会计准则差异的分析[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4(4)

[2]周红,王建新,张铁铸.国际会计准则,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5)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财政部会计司.积极开展会计国际协调,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7)

[5]徐海军.简析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7)

[6]周军.金融市场与会计准则的探讨[J].公用事业财会,2005(04)

[7]孙百原.论资本市场与会计的关系[J].财会通讯,2009(7)

[8]刘威.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9]张为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动向及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03)

[10]李孝林.关于会计国际化的研究[J].财会月刊,2002(02)

猜你喜欢
国际趋同资本市场会计准则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从“魏则西事件”看“细胞免疫疗法”行业发展状况
资本市场对证券分析的影响研究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