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伪贫困生”为关键词在网站进行检索,可以搜到100多万条相关信息,每年的开学便是这种现象的集中“喷发季”。在国家不断加大对资助资金投入的当下,贫困已经变得并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伪贫困生”的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早已不仅是局限于经济上的贫困,更多的则是折射出某些学生的道德贫困和资助体系的制度贫困,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遏制这种现象的日益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伪贫困生”;道德贫困;制度贫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1-0065-04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贫富不均现象仍较突出,寒门学子家庭微薄的经济收入和不断攀升的高校学费在大学校园里不期而遇。随着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以2013年为例,全国2600多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本、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达74.25万人。如何切实解决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等费用问题, 已成为高校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的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1]自2007年以来,本着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而缀学的精神,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每年用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财政支出也在逐年攀升,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即在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幅度不断增高、资助比例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申请资助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一些家庭经济并不非
常困难甚至经济上还算比较富足的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挤进了贫困生的申请队伍,于是在高校以出现了“伪贫困生”一族。“伪贫困生”的出现在严重挤占那些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获得资助的有限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地助长和刺激了那些“伪贫困生”日益膨胀的物欲,滋生这些学生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恶习,对公平正义、校园风气以及资助工作本身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更是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伪贫困生”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伪贫困生”的道德贫困
道德品质特别是诚信品质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认识能力的发展影响深远。良好的道德(诚信)品质既是大学生做人的基石,更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根本保证。[2]高校“伪贫困生”现象的愈演愈烈,不仅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对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1.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偏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诸多无奈和尴尬,一些无视公德、自私自利、投机钻营的例子时有发生,往昔
单纯的校园因此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些负面样本往往会让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迷失了人生本该正确的方向,甚至有一些学生不顾自己家庭实际情况,无视家人的艰辛和汗水,盲目攀比,讲排场,讲面子,为了满足自己对高消费的畸形渴求,不惜丢掉斯文、放下廉耻、绞尽脑汁去骗取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资金。正是自身这种价值观和消费观的严重偏离才诱使他们迫切地去追逐自身的私利需求。现行资助体系的疏漏,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申请资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缓解自身学习和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畸形消费甚至是高消费的的无度需求,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于是一些家庭经济并不贫困甚至是还算比较富裕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到申请各类资助的行列。
2.诚信意识的丢失
现有的学生资助“认定”大多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诚信”,如果学生没有诚信,学校就很难去甄别其“贫困”的真伪,极有可能被那些“伪贫困生”钻了空子,从而使得面向贫困生开展的资助违背初衷,偏离正确的路径,因此,学生的诚信意识是学生资助认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各高校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时候,多是由学生本人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再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在同班同学中以民主评议的方式加以认定。这种认定基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证据,那就是一纸《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登记表》,只要学生在申请资助时提交生源地相关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调查登记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确实”困难,即可名正言顺地成为一名“贫困生”。这份《调查表》也就自然成了贫困生资助认定事实上的真正“绿卡”。大量“伪绿卡”的出现使得本该是公正公平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消失不见,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反而成为一种常态。
(二)资助体系的制度贫困
高校“伪贫困生”的出现,不单单只是某些学生的道德贫困所致,其根源还在于现行资助制度的“贫困”。一张张盖着公章的“伪贫困证明”则是“制度贫困”最好的证明,同时也是“伪贫困生”现象越来越猖獗的根本原因所在。中国历来是个人情社会,生源地相关部门的经办人员不是与学生家庭沾亲带故就是邻家熟人,签字盖章自然成了顺手人情,因此生源地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因而大打折扣。资助体系制度设计的缺陷,使得为了保证资助政策能真正惠及寒门学子的有关规定在源头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约束力。尽管制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如能亡羊补牢,及时消除“制度贫困”,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住正在肆意蔓延的“伪贫困综合症”,也一定能够消弭因诚信的系统性缺失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所造成的长期、潜在的不良侵蚀。
1.缺乏科学的制度量化标准
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的时候,采用定性判断的情况居多,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分析判断的较少,缺乏科学的制度量化指标体系。因为不同的地方其贫困标准不尽相同,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贫困标准也会动态调整,地区间贫困标准的差异和变化,给学校认定贫困工作造成实际操作层面客观上的技术难题。也就是说,学校仅仅依据来自不同地域学生所提交的贫困证明很难准确界定学生家庭的实际贫困程度。
目前各高校普遍是按照各院系总人数来进行分配各类奖助学金名额,忽略了个别院系贫困生有可能相对集中,而有些院系贫困生有可能相对较少的实情。只是采用单一指标按人头比例分配资助指标,显然有失公允。这也是导致在个别院系“伪贫困生”集中出现的原因之一。因为院系为了保证分配到手的名额不被浪费,就会出于恻隐抑或是出于人情默許这种现象的出现。
2.认定的依据单薄
贫困生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流于形式,一张《申请表》或一纸“证明”作假的空间太大,几乎是零成本,而且毫无风险可言。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需求,往往骗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开具证明,而地方政府出于对生源地学生的偏爱和袒护,加之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在出具贫困证明的时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压根就没想到还要去严格审核把关。学校基于对学生的信任,对公章的认可,才会让虚假信息催生“伪贫困生”现象的泛滥。
3.“后资助”教育工作缺失
一年一度的贫困生认定以及各级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开学季,各校由于从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人手严重不足,所以只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各项认定评选工作上,而对各类资助到位之后的“后资助”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后资助”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繁琐工作,如若后续跟踪教育、管理、服务跟不上,将会直接导致资助政策指向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状况出现无法弥补的巨大落差。评选、认定、发放之后的“后资助”工作除了有心无力这一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后资助”不被重视,学校认可钱到账,学生以为款到手,资助也就到此为止。“后资助”教育、管理、跟踪、服务的长期缺失,直接导致很多受资助的学生感恩、图强、回报意识的丢失,特别是那些“伪贫困生”更是发现自己钻漏洞的便宜之后,并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就算是有人举报其有作假行为,因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所以也就更加心安理得,继续挥霍。
二、“伪贫困生”现象的防范对策
(一)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
现如今,高校都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常常通过慢条斯理的理论灌输,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树立诚信意识,希望藉此就可以形成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但往往收效甚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更需要一对一定向精确制导,否则只会涛声依旧,思想政治教育的旧船票就很难登上青年才俊的新客船。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大学生早就过了他律的年龄阶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教、全方位施加影响,需要积极地通过诸多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产生内在的体验,将他律逐步转变为自律。只有形成自律,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看问题,才能反思自己以往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足,并在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3]
(二)转变资助观念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及“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往往注重的是物质的资助和满足,而忽略了对贫困生心理、精神上的疏导与帮扶,比如感恩教育、自强自立教育等。目前高校现行的这种无偿式的资助方式是导致“伪贫困生”对各类奖助学金虎视耽耽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伪贫困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各级各类的资助就是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没有看到这些资助背后倾注了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在他们眼里,不会有一丝感恩之情,更不会好好利用这笔资助,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和帮助过他们的人。
因此拓展并延生单一物质资助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援助教育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毕竟资助只是一种手段,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是根本。
(三)改革资助模式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受益群体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这样的变化趋势,高校应该不断地推进资助模式的改变,为资助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提供足够的平台和相应的制度保障。
1.多元混合型资助模式
高校目前的资助方式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国外高校的资助体系中,有偿资助要比无偿资助多的多。国内高校可以借鉴这种有偿资助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单一的钱款发放模式转向实物发放,为贫困生提供学习、生活中必须的日用品,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的同时,也能消除“伪贫困生”申请资助的源动力。
2.科学识别和界定贫困生
与奖学金的量化评定不同,现在只要学生提供当地相关部门加盖公章的一纸证明,就可以提出助学金的申请。助学金的认定条件过于笼统和含糊,这也给那些“伪贫困生”留有造假的可能和空间。
当前不妨尝试建立“贫困生评定指标体系”,将贫困生评定体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及学生本人情况,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自然资源指标、经济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社会资源指标、特殊性指标以及学生本人的经济资源指标和综合素质指标等项,三级指标有生源地最低生活保障、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所在地发达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项。[4]各个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经济情况和申请贫困学生的特点,分别给以上定量、定性指标赋予相应分值加以综合评价认定,最终确定该生是否符合申请资格。
3.加强“后资助”教育管理
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在各项奖助学金发放完毕后就已经结束,“后资助”的教育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长期缺失。加强“后资助”教育和管理除了直接关乎到各类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还可以从中发现那些“伪贫困生”的真面目。
虽然“伪贫困生”现象时有发生,但并不是不可以缓解和改善的,通过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资助模式、转变资助观念,还是可以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正常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 ]国家教育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EB/OL].[2016-08-10]. http://www.cnnsr.
com.cn/jtym/fgk/1993/1993072600000014102.shtml.
[2]钱钰钰.高校伪贫困现象研究[D].海南:海南大学,2012.
[3]余莎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与教育引导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7-80.
[4]姜涛.XW大学贫困生认定标准及其管理途径的研究[D].西安:西南理工大學,2010.
(责任编辑 杨卫宏)
Analysis on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Moral and System Defects in Colleges Poor Student 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Phenomenon of “Pseudo Poor Students”
YU Sha-sha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Search the key words “Pseudo Poor Students” online and more than one million pieces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ill come out. Every year after the school opens, this phenomenon becomes prominent. Now Chinese government is increasing the aid fund input for poor students, so they do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poverty. What concerns us now is not just the short of financial support, but the appeara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Pseudo Poor Students”, which reflects the moral defects of some students and also the defects in aid system. If this phenomenon cannot be prevented effectively, the consequence will be dreadful.
Key Words: “Pseudo Poor Student”; moral defects; system defects